波導等之前的一線手機商為什麼逐漸隕落直到目前的消失?期間發生了什麼?他們做了哪些努力?為什麼努力失敗了?


社長給大家梳理一下,從曾經的風光無限到如今以生產手機主板為生,從手機中的戰鬥機到專做老人機,十六年來,波導手機到底經歷了什麼?

四年登頂「手機一哥」

1992年成立的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起家業務是尋呼機研發和銷售,1998年時,波導尋呼機的市場佔有率已位列全國第二。千禧年前,波導開始殺入手機市場,此後的四年發展順利,一度力壓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外國品牌,坐上國內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

2000年7月,波導股份登陸資本市場,業績十分亮眼。2001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26億元,同比增長181%,手機年銷量243萬台,對營收的貢獻超過95%,凈利潤6813萬元,同比大增168%。

根據原信息產業部發布的一份數據,2001年前十月,波導手機居國產品牌銷量第一,國內所有品牌第五。

隨著手機銷量台階式的增長,波導在2003年迎來了自己的鼎盛時期。這一年,手機銷量突破1000萬台。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波導手機已超過全部外資企業,成為全行業第一,前十月的市佔率從兩年前的6.4%跳升至14.2%。年報顯示,波導股份2003年營收達108億,凈利2.45億,與兩年前相比,翻了3倍多。

波導「登頂」的背後,是國產手機品牌的集體崛起。2003年,波導、TCL和康佳瓜分了國內手機市場近3成份額,在這三個品牌的帶動下,國產手機品牌市佔率也由1999年的5%飆升至54.7%。

對於波導而言,鋪天蓋地的宣傳也是在競爭中勝出的一大法寶。請明星李玟當代言人,冠名遼寧足球隊「波導戰鬥隊」,廣告隨處可見。那句經典廣告語「手機中的戰鬥機」甚至給趙本山在春晚的小品提供了靈感。

2003年,波導廣告宣傳費支出高達2.58億元,比前一年多出6000萬,形成對比的是,波導開始減少對科研的投入,科研費支出從前一年的8889萬元降至5850萬元。

這種在宣傳上瘋狂砸錢,縮減科研投入的策略,為波導日後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連續虧損被「戴帽」

危機出現在2004年。

儘管波導手機的銷售量連續五年第一,但業績開始出現下滑。2004年,公司營收102億元,同比下降5.49%;凈利2億元,同比下降15.33%。

在經歷了野蠻生長的幾年後,國內手機市場逐漸恢復理性,消費者也開始追求MP3、照相等更為個性化的功能。在這個背景下,沒有核心技術的國內品牌陷入尷尬處境,以諾基亞為首的外國品牌開始收復失地。

面對市場的變化,波導的應對方式仍是將大量財力投入宣傳。2004年,波導的廣告費和促銷費總共支出4.1億元,而科研費用與前一年持平,支出不到6000萬元。

也是從這一年起,波導開始進入下滑通道。2005年波導巨虧4.71億元,相當於抹去了前兩年的凈利總和。

對於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波導給出的解釋是,手機市場新增用戶增速放緩、外國品牌發起攻擊加劇競爭、「黑手機」湧現惡化市場環境。同時反省了自身經營策略的失誤,稱未及時抓住市場流行熱點,導致舊機型銷售價格下跌,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甚至虧本銷售。

2006年,在嚴格的成本控制下,波導勉強扭虧,但此後又連虧兩年,2007年和2008年的虧損額分別為5.94億元和1.67億元,這也讓波導股份被戴上了「ST」的帽子。

扭虧後仍靠理財賺錢

如果繼續虧損,波導股份將被「披星」甚至面臨退市。

為了避免這種局面出現,波導在2009年力挽狂瀾,扭虧為盈。這背後,是對處置資產、對外放貸以及政府補貼的依賴。

根據財報,2009年,波導股份營收同比減少43%至11.53億元,凈利卻扭虧1572萬元。這主要受益於政府補助的2870萬元,以及處理非流動資產2914萬元的收益。為了不被「披星」,波導股份在這一年完成了兩次轉讓,包括一處土地使用權和一家全資子公司的100%股權。

在波導全力扭虧的這段時間,智能手機開始攪動市場,蘋果、三星的智能機迅速崛起,對國內品牌產生巨大威脅。因為沒有核心技術,在功能機時代就幾乎被淘汰了的波導,顯然已不具有參與競爭的能力。

從此後幾年的業務情況來看,波導在手機研發製造這條路上越走越偏,轉而發展到靠理財賺錢。

2010年,公司凈利4226萬元,其中對外委託貸款收益1629萬元,占凈利近4成;2011年委託貸款及處置資產收益3152萬元,占凈利一半以上。2012年3月,公司董事會通過議案,授權管理層繼續使用不超過3億元的自有資金,進行低風險的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

不過波導也並沒有完全放棄手機業務。2012年年報中提到,公司擁有約300人的研發隊伍,從事手機主板及整機的研究開發,能同時跟蹤多個技術平台、提供各種制式的手機產品。這被波導列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從最新的年報來看,手機主板研發銷售已經成為波導的主業,營收佔比53%,但凈利的最大貢獻仍來自投資收益。

艱難存活的波導手機

波導手機最近一次受到關注是在今年6月末,工信部網站出現一款型號為Bird L608的波導手機,有網友驚呼「手機中的戰鬥機又回來了」。

然而這種說法很快被打臉,不僅外觀不吸引人,這款手機的配置更顯老舊。5英寸720P顯示屏,搭載1.3GHz四核處理器, 1+16GB的儲存組合,搭配前置200萬+後置500萬像素的攝像頭組合,2000mAh電池,運行YunOS 3.2.0操作系統。

這樣的低配置被網友戲稱屬於「繳話費送手機」的機型,而這款手機的背面,恰好印有「中國移動」的標誌。

事實上,在決定轉型做主板的2012年,波導就在經營計劃中同時提出了智能手機研發,但大篇幅預警了風險。

「由於公司在整個產業鏈中的競爭優勢很有限、品牌競爭力也大不如前,所以公司在未來能否跟上智能手機新技術、新應用的前進步伐,能否適應運營商主導、網路銷售快速成長等市場新變化等方面都存在不確定性,公司主業發展面臨的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都十分突出。」

目前,在波導官網上,有多款2016年推出的智能手機宣傳圖,但官方商城仍在售的僅剩一款。

在很多人都以為波導手機已經消失時,它一直堅強的活著,只不過,早就不再是風靡一時的「戰鬥機」,而是主打大屏大字大聲的老人機。

在波導穩坐「手機一哥」的那個年代,小米、VIVO、OPPO尚未出生,如今波導卻只能眼看國內手機市場被這些後起之秀瓜分。

「同行業內排名靠前的競爭對手相比,公司不論是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是與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都明顯不足,主業經營壓力很大,公司參股投資的新項目也還沒有產生效益,公司面臨的競爭形勢 2017 年還更加嚴峻。」波導股份2016年報中提到。

「AI財經社(ID:aicjnews)文|AI財經社 龐凌子 編|楊舒芳


我看過一本手機風雲的書,講的就是02年左右的國產手機的情況,當時波導,TCL,夏新,海爾,科健,聯想(聯想現在還活的可以),03年大概佔到國內市場份額的50%,當時對手主要是摩托,諾基亞,三星等。

在現在來看,當時的智能機還沒有成型,也就是說功能機市場,國產手機的優勢就是外觀比較多樣和價格相對較低,但是從通話質量、系統使用感受、品牌來說都有差距,因此國產手機的廣告費用都達到幾千萬,也沒有好的渠道,後來諾基亞等的低價手機和軟體豐富的塞班系統的打擊下就破產了。

現在來看國產手機的質量也一直在提升,系統和軟體通用,網上銷售模式也是優勢,外觀設計上也不差,而且有針對本地化的改變。缺點就是品牌知名度不高,硬體、專利上容易受制於人。


幾年前的問題,簡單說說吧。

其實是典型的領導層問題,中層管理無力,底層缺乏執行力,對於方向沒有很好的 評估。基本上大公司該有的問題都有。

波導初創的幾個領導人都已經分道揚鑣了,走的走跑的跑。手機市場在那年山寨機橫行中被搞得不行,想要轉去汽車,房地產行業,結果沒多少底,做出的汽車賣不掉,賠了一些。

11年智能手機開始興起時波導還是有機會翻身的,但自身技術實力實在太差,中層不會管人,底層員工沒有動力,走的走,留下的都是老將了。領導決定轉行做方案去了,成為了一些原廠的兒子,山寨廠的爸爸。但是這種模式不過是個中介,沒有什麼核心技術力量了。

也就不會再有什麼出色的產品出現。沒有出色的產品,淘汰是很快的。

基本如上。


波導沒有消失,它又死灰復燃了:

[圖]波導新機亮相工信部:外觀徹底醉了


缺乏核心競爭力


當時階段系統無疑就是塞班的天下,剩下的分給了山寨系統

波導無疑就是一個披著品牌的山寨自然用不起塞班,那麼他由於自己的運營成本比一般山寨高,自然正經不過純山寨,最後就滅亡了。

歸根結底還是自身技術的缺乏和對未來的短視。


1.不能一概而論,但基本上是產品戰略出現問題。對市場的前景分析和產品的方向定位把握不足,面對山寨和諾基亞的低價競爭,在智能手機大潮來臨之前就已經死去。

2.或者說死在iPhone出現之前的廠商,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問題不大。


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追趕通信世界先進技術方面儲備不足,過於注重短期市場擴張而忽略了產品創新,低效的營銷手段導致的成本壓力過大,在自身產品質量方面存在欠缺。不僅僅是技術、人才的欠缺,也包含戰略層的欠缺。


推薦閱讀:

蘋果獲批弧形屏專利 雙鏡頭iPhone板上釘釘
國產手機環保表現墊底,與蘋果的差距有多大?
待機最長的智能手機是哪一款?
性能是要考慮 想要高性能未必只有驍龍835

TAG:商業策略 | 移動互聯網 | 手機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