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泥土Data Clay (一) 匠人精神與新型數字生產方式的共存
人力勞動中的創意(creativity)、直覺(intuition)、隨機無序性(randomness)是否真的無法被機器取代?匠人精神(craftsmanship)與數字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的交集在哪裡?數字泥土專題系列(一)將探索上述問題。
背景
機器勞動力取代人力是大勢所趨。1840年代的工業革命,機器生產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使得人們第一次大規模地體會到被機器搶去飯碗的滋味。到今天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機器仍在不斷蠶食人的工作領域,缺乏專業性、創意性的職業逐漸消失,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好事,相當於一種社會性的「自然選擇」,使得人類向更有價值的腦力型工種發展。
面臨被機器取代的生存危機,人們自然對於什麼工作會被取代、什麼工作不容易取代的問題患得患失。在諸多的討論聲中,一般認為,需要人創造力和直覺的工種,比如設計、藝術、手工藝等,是難以被機器取代的。的確,與那些強調快、精、準的行業相比,這些領域的結果往往不能用指標量化,而在其他領域都急於消滅的人為錯誤和不確定性,在藝術、手工藝等領域反而常常因為突顯了這種「人為痕迹 (human touch)」 而具有價值。(比如長得好像幼兒園捏泥巴作品但歷史藝術價值極高的日本茶碗。Wabi-Sabi的理論這裡就不展開了。)在談到匠人精神(craftsmanship)的時候,我們欣賞的是那種經過不斷練習後「人」「技」合一、給物品賦予獨特的精神和品格的能力,人手參與所帶來的必然差異亦使得所造物具有了工業量產的大眾產品所沒有的「靈性」。
現在假設,如果「人手」所能帶來的直覺、人工操作中的隨機性也能被機器模擬,也就是說,機器也能代替人,來給物品賦予一種獨一無二的「靈性」,那我們是否能繼續將機器只看作為一種與創造性無關的勞力?如果所謂的「手工藝(craft)」並沒有「手」的參與,我們是否應該更新對於「手工藝」的定義?傳統工藝與數字科技的交集是什麼?對於設計師、藝術家和匠人來說,數字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相關技術又帶來了什麼樣的挑戰和契機?
通過數字泥土(data clay)的專題,我們將聚焦於歷史悠久的制陶工藝和其他以陶土、泥土等作為原材料的製造工藝,探討數字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對於這些傳統手工藝領域的衝擊和啟發。
「模擬的」創意
玩過陶輪的人都知道,在陶輪上做一個陶碗或是陶罐,理論上好像很簡單,真正上手才知道需要非常精準的控制力,就算是最基本的圓柱體形態,不練個十天半個月的是沒法做好的。在圓柱體的基礎上,再要做出其他形態,也需要各種小心翼翼的嘗試,對陶輪的旋轉速度、陶土的濕潤程度等都要時刻注意。手指的移動稍微偏一點,就可能前功盡棄要推倒重來。但這手和手指的移動,又恰恰是創意的直接來源,是形成最終形態的原因。那麼這種精細的動作,讓更有控制力的機器來做會怎樣呢?
設計師Charlotte Nordmoen就做了這樣一個嘗試。她改造了一個工業機械臂,通過運行機器學習的演算法,機械臂可以在陶輪上造出新的陶罐設計。機械臂的工作端是一個翻模的硅膠人手指,這個硅膠手指直接跟陶輪上的陶土接觸,代替了本來與陶土接觸的人手。那麼人幹什麼呢?只有準備陶土、監管機器這些零碎的小事兒。
通過這個項目,Nordmoen想要挑戰我們對於傳統「手工藝(craft)」概念的理解,如果「手工藝」需要人手的參與、是獨一無二的創造,那麼機器干預的「手工藝」又算什麼呢?人手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小錯誤,也能夠被機器模擬,也就是說,只從最終產品,我們將很難區分」人手製造「和」機器製造「,那麼對於「手工藝」必須人手參與的說法是否不攻自破?
數字製造與傳統陶藝的交集
來自比利時安特衛普的設計工作室Unfold早在2002年就開始探索衍生式設計(generative design)等數字工具對設計帶來的影響。2009年,他們推出了第一台可以3D列印陶土的印表機,從此開始了探索傳統陶藝和數字製造技術交集的旅程。
對於Unfold的創始人Claire Warnier和Dries Verbruggen來說,他們感興趣的是設計師的角色在這個設計和生產都逐漸數字化的時代會如何變化 (What is the role of the designer and how is it changing in a time whe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digitized?),以及新工具新技術對於設計生產銷售等諸多環節的影響。在他們看來,傳統工業生產的封閉系統已經被3D列印等新型數字製造技術所打破,一種結合前工業革命時代的手工作坊和現代數字製造技術的新型民間生產模式正在生成。比如,有了3D印表機等數字製造技術,一個設計工作室可以完全在內部進行設計和生產,再加上網路直銷等電子商務方式,一個小型工作室就可以形成以往只有大企業才有能力進行的豎向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
(關於數字製造技術對生產模式的影響以後再單獨討論。此處先挖坑留念。)
將3D列印應用到傳統陶藝的一個最直接的益處,就是形態上的自由度。傳統陶藝由於工藝和材料的雙重限制,在形態上雖然有很大的創造空間,但也有很多特定的限制。3D列印通過層層疊加的「增材製造」方法,突破了傳統陶藝在形態上的很多限制。Unfold最初的3D列印陶土項目就探索了很多非傳統的陶土器具/雕塑形態。
Unfold的種種探索,不僅展示了諸如3D列印等的數字製造技術在傳統陶瓷手工藝中的應用,更揭示了正在轉變的設計師/匠人角色。新技術和新工具的產生,使得原本的設計、製造流程發生了改變,而設計師/匠人的角色定義也在逐漸變得模糊。設計師不僅僅是坐在電腦前面產生了關於最終產品的創意的人,製造、生產的流程以及人機的協同方式同樣需要創新。數字製造技術的普及(如小型3D印表機)使得設計師進行設計迭代更加方便,可以不斷通過原型來優化設計,而這個過程與匠人不斷通過練習來達到技藝的純熟是類似的。對於諸如陶瓷等的手工藝領域,設計師和匠人的角色常常無法區分,如今在新技術的影響下,設計師和匠人的角色將繼續合二為一。
數字泥土Data Clay (二) 數字時代的匠人 The Digital Craftsman 將繼續探討數字製造技術推動下的陶瓷工藝及多位設計師/藝術家/匠人的不同探索路徑。
推薦閱讀:
※有可能設計一個軟體讓智能手機發出任何想要的電磁波信號嗎?或者說在某一頻段的特有信號?
※手機控制電動機轉速,需要哪些硬體?
※如何快速學習數控編程?
※兩部電梯是如何自動控制的?
※數控系統的好壞對機床控制以及零件加工方面到底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