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帖:營銷是不是一種下降頭?
01-29
最近,郭天王和葉璇組成了新一對國民CP——「降頭黨CP」。那天,一位營銷同行突然感慨一句——哎,你說!要世界上真有「降頭」,是不是咱壓根不用這麼累死累活做廣告啊?只要給產品下點降頭,就完事了?我哈哈大笑,連連點贊——是啊是啊!咱以後就不叫「廣告狗」、「營銷狗」了,直接叫「天師」!嗯,麥天師,這名兒不錯,乍一聽就很有風骨!以後鄙人就專心閉關修丹,改日福澤眾品牌,爭當宇宙第一營銷天師……
推薦閱讀:
開玩笑,言歸正傳。首先:「降頭」到底是什麼?
從技術的角度而言,降頭是一種可以遠程控制人的巫術。據不靠譜的史料記載,有三種起源。一種是說,唐僧去印度取經回國時,路徑安南境內的通天河,被烏龜精所害,掉進河裡,所求經書只有一部分大乘的《經》被撈回來,另一部分小乘的《讖》,流入暹羅,演變為降頭術,在東南亞一帶流行開來。另一種說法,降頭源於我國雲貴一帶的蠱葯術。另一種說法,源於中國傳統道家分支「茅山術」,茅山術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元朝,因為當時政府竟然依靠降術來控制人心、防備中原人造反。相傳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曾招納數百降師於各個州府,設「降台」百座,以「順風耳」之術聽竊民間怨語,被聽者均以周身潰爛而終。民間歌謠《清陽曲》曾經寫到:「街亭無心言朝事,三更慘斃月露屋。」
讀過孔飛力的《叫魂1768》這本書,或者經常看TVB電影的人,可能會非常熟悉降術的整個流程。那麼,營銷是不是一種下降頭?降頭,本質上是一種「強扭瓜」行為——通過一些小成本小動作,讓本不可能發生的事,不知不覺得強行發生。從表象而言,營銷很像,都是用一些小成本/小動作,讓還沒發生的購買意願和行為,不知不覺的發生。比如,以「雙十一」為代表的各種購物促銷節日,總是讓消費者神不知鬼不覺的有了購物慾望,然後情不自禁的剁手,之後又一件件退貨。比如,電視廣告中的各種美女帥哥,總是讓消費者產生一種錯覺,好像用了這個產品,就會立刻變身明星。
比如,電視購物,我一直都嘆為觀止這個營銷渠道,簡直就是禍害像我媽一樣的中老年婦女的罪魁。比如,微信紅包,一夜之間風靡全國,讓每個人都莫名其妙乖乖掏腰包。比如,各種促銷優惠,多買一件再打折、免費等促銷策略,總是會讓消費者一買再買。比如,各種神奇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總會讓人莫名其妙花大錢、還覺得挺開心。……
然而,從本質而言,營銷當然不是降頭,或者說營銷生來並非為了下降頭。營銷本質上,是為了加速促成供需關係,並非為了「強扭瓜」——當然,如果有人要用「下降頭」的方式去操作營銷,或者濫用營銷這個詞去做非法品牌/產品,就是另外一碼事。這行做得越久,就越發體會,營銷是一種選擇。作為一名營銷者,你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做的產品、想要用的手段、想達成的目標、以及想藉助的資源。但選擇不同,結果不同,有可能是雪中送炭、助人幸福;也可能是予人玫瑰、手留余香;還有可能,就是強拉硬配、恨不得下降頭。今年夏天,一位做微商的朋友為我悉心普及了微商的前世今生。原來,微商上最早是從「泰國佛牌」起步,邪乎吧?之後才擴充品類,賣各種「三無面膜」與保健品。很多人對微商一面嗤之以鼻,一面趨之若鶩,像不像「下降頭」? 當然,微商也在演變,未來變化如何,可能另當別論。畢竟唯物辯證法教導我們:總是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社會的新鮮事物。
前幾日,我重新續寫當年的美妝史(《肌膚上的中國:激蕩美妝歷史200年(續)》),翻查到很多讓人瞠目結舌的創始人背後故事——實在有太多行走在法律邊緣、接近於降頭的營銷手段。讓人不得不感觸,商場如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正邪派別,有人一身正氣卻不得善終;有人邪門歪道卻速速斂財。還好還好,時間就是一桿秤,天道有輪迴。惟願我輩中人,人間正道是滄桑。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號【麥青雜文鋪】(ID:mqzwp2015)——只分享最真實的職場管理、營銷經驗與美妝真相,偶爾心血來潮,也會碼點情感雜文。如要轉載,請聯繫mqzwp2015@126.com. 麥青Mandy, 北大才女,資深的品牌營銷專家,歷經世界500強外企與私企,現SEED UNIED互聯網營銷公司合伙人。)推薦閱讀:
※為什麼波司登非要強調自己是世界名牌?
※吳曉波2018最新演講,CMO如何更好地擁抱未來!
※定位的6大陷阱
TAG:品牌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