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永不過時的場景營銷:引爆流量的秘訣

本文節選自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吳聲的新書《場景革命:重構人與商業的連接》。

一、什麼是場景,或者說被互聯網定義的新場景?

1.場景是最真實的以人為中心的體驗細節。

上班開車路堵的喜馬拉雅電台、范冰冰李晨的「我們」、周末晚飯後的一部美劇、當代MOMA庫布里克的書和電影、望京社科院單向空間的貓和牛肉麵、京都哲學之道的雨後櫻花飛舞、每周三羅輯實驗室的功夫熊按摩。

2.場景是一種連接方式。

通過二維碼掃描或微信連WiFi連接人與商品或連接人與活動優惠。酒店服務的互聯網化(或曰O2O化)的一個典型場景是,360度全景看房、選房、客房掃碼購物、微信服務號點評、客房微服務。通過App或微信形成的連接,可以使酒店通過構建客人主導驅動的營銷服務模型,打造以客人為中心的酒店場景。

3.場景是價值交換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的表現形態。

在微信公眾號里實現閱讀價值的期待和滿足,進而通過微信支付完成打賞動作,就是一次典型的價值交換場景。在YY或9158虛擬送禮,在「唱吧」或「果殼在行」上完成技能交換也是同樣的價值場景。e家潔、小米空氣凈化器、VR眼鏡、360行車記錄儀、Android Pay是新技能get,更是新生活場景的悄然崛起。

4.場景構成堪比新聞五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連接方式。

譬如視頻會議或思科網真,什麼時間,多少人,電話連線接入,討論何種議題精確描摹了會議場景。再如一個人佩戴運動手環,晚上7點去公園跑步,就是一個閉環動線,打造了真實的跑步運動場景。

當傳統生活形態與新消費主張交錯演進下,場景其實早已沒有新舊之分。能夠與場景參與者溝通詮釋出新的價值與情感,才是我們主張的新場景精神與場景化思維。

二、場景革命正在成為新流量入口

我們用「季」為計量單位,等待美劇的更新,也以「季」期待時裝發布會的霓裳羽衣。以前是「集」,一集一集,有張愛玲所說「不耐煩的吸引力」,現在我們用「屏」計算App的排列與輕重緩急,也以「屏」為閱讀單位重新檢索資訊;以前是「頁」,紙墨的芬芳慢慢沉浸,現在我們用「群」迫不及待抱團取暖,也以「群」分化組合新的信任關係,都名之為社群。「季」取代了「集」,更壓縮更濃縮。「屏」取代了「頁」,更炫酷更智能。「群」取代了「人」,更聚合更連接。

正在發生的場景革命讓我們更自由,在流量的曲曲折折之外找到新的入口,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價值探尋。體驗決定了我們所在的場景,抑或新的場景迭代我們的體驗和幸福感。

我們對於評價更在意的是朋友圈點贊。

我們對於商品的定價和付費,更加關聯的是與誰、在何種場景被滿足。

我們的連接通過場景表達,選擇何種場景,就決定了什麼樣的連接方式,構建什麼樣的社群,最終成就什麼樣的亞文化。

從商業角度觀察,沒有場景,就沒有社交狀態的更新,沒有互聯網上分享的內容。所以,場景定義了我們的人格,定義了我們的付費規則,也定義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新的體驗,伴隨著新場景的創造;新的流行,伴隨著對新場景的洞察;新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一種新場景的流行,未來的生活圖譜將由場景定義。

三、構建場景的四即方法論

1.產品即場景

當咖啡&CBD商務區,是太平洋咖啡、星巴克和COSTA里人頭攢動的行色匆匆;當咖啡&閨蜜聊天和朋友聚會,是Zoo咖啡和漫咖啡里的煙霧蒸騰,是咖啡的裊裊香氣;當咖啡&墨香書海,靜謐一隅的明亮閱讀,是雕刻時光和字裡行間里可以安靜地與作者穿越對話;當咖啡&創業,招聘與投資人見面,是3W和車庫咖啡里每個人不加掩飾的焦慮和企圖心;當咖啡&思想,藝術人文的沉浸體驗,是單向街和方所思辨里的激蕩和靈魂在高處的吟唱。正如方所創始人毛繼鴻所言,以生活美學的方案重新定義體驗的空間,方所致力於連接的是人與城市文化的共生和上升,在此,咖啡成了日常的審美見證者。

在這些看似眼花繚亂的組合里,咖啡不再是一件尋常的單品和標配,而是場景的解決方案,產品置於場景之中,被選擇、被重新定義,產品即場景。與此同時,我們能強烈地感受到一種不可逆的趨勢——人們越來越願意為特定場景的解決方案付費,這對傳統的商業邏輯是致命一擊,而隨時隨地連接時代的到來,無疑將放大這種打擊。

2.分享即獲取

「分享思維」是互聯網的核心精神之一。在分享模式下,資源越用越有價值。分享就是獲取,基於此,這種無數人自動分享的「打車優惠券」,讓合併之前的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在短短三年內,便成長為估值超過300億人民幣的移動入口。

在以上紅包分享的邏輯中,分享成為場景紅利的神經中樞。分享最大的主體,不是企業或第三方廣告中介,而是人。當人變成了新的渠道,用戶是傳播者、分發者抑或營銷者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的信任和人格背書。如果你總是發專車券給自己的微信好友,雖然12張券可能只用了1張,但是朋友仍然會把分享者定義為好人,從而建立起高度信任的微信關係。我們的分享,會形成我們的社交價值。這裡的人格關係,在社會化的網路中得以指數級放大,這也是今天場景在分享中爆發的源動能。

3.跨界即連接

2010年以來,幾乎所有的奢侈品、快時尚品牌,包括我們熟悉的H&M、優衣庫、MK、捷安特、豪雅、三星每年都會精心發售跨界款,甚至把它們作為自己的核心品類打造。H&M是其中的佼佼者,2014年,它選擇和王大仁(Alexander Wang)合作,恰恰是在定義H&M新的運動品類。這時,跨界已經脫離營銷的範疇,變成一個全新的產品系列。

優酷與可口可樂共同打造的「台詞瓶」更是如此,線上線下聯動,跨界整合內容,以PGC的品牌沉澱定義全新的社交禮品和自我表達場景。這不僅是可口可樂第一次親密接觸「網生內容」,也是全新的情感品類打造和互聯網IP的深度開發。

跨界即連接,不僅僅是我們個體之為個體、社群之為社群、內容之為內容的依據,也是今天的產品新邏輯。在跨界生態下,我們能看到有新鮮的場景,有陌生的細節,能夠形成微妙的情感和體驗,能夠帶來零售業最關注的毛利率——護膚品牌fresh與星座大師蘇珊.米勒合作的星象瑰麗香皂、汽車品牌奧迪與復仇者聯盟合作的限量版TT、奢侈品牌LV與辦公傢具製造商Herman Miller合作的LV傢具、運動品牌adidas Originals與高街時尚品牌Topshop合作的經典復古系列、手機操作系統安卓與巧克力品牌德芙合作的Android巧克力都是燒腦之作。

4.流行即流量

寄生獸、心理罪、GOT7、節操精選、暴走漫畫……越來越多的亞文化,正在重新塑造今天年輕人的身份標籤。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表達,一旦引爆,其能量增長速度堪稱指數級。

這就是亞文化的力量,流行帶來的流量會告訴我們,基於內容的入口不僅是營銷,更代表著轉化率。漫畫、彈幕、死飛、美劇、窮游、瑜伽、數獨、騎行、分子料理……只要願意,可以無休止地列出這個名單。

在SUV越野車的序列里,現代途勝的SUV只是入門級。但是,2013年12月,行屍走肉版的途勝SUV卻一下子揚眉吐氣,讓人感受什麼是高冷和逼格。

《行屍走肉》是一部漫畫,我們更加熟知的,是一部美劇。《行屍走肉》的流行,為途勝SUV定義了色彩、內飾,定義了暗黑style。

從場景思維的角度,途勝不再重要,我們是《行屍走肉》的粉絲和擁躉才意味深長。這時,無論生產途勝SUV的現代,還是《行屍走肉》的東家漫威,他們的邊界溶解了,汽車的價格敏感性如同《權力的遊戲》中維斯特洛之酒,被輕鬆超越。


推薦閱讀:

【李叫獸】品牌包裝:你把用戶感動哭了都沒用
關於奢侈品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如何打造品牌的差異化?
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56):「表情」也是一個好生意
非品牌(弱品牌)、品牌如何選擇策劃公司?

TAG:品牌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