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上)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盪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薤露行 · 曹操

之所以想寫他,起因是這次假期的旅行。在路上的時間總是很無聊的,正好之前買了一大批書,就隨手帶了本章太炎先生的《國學十八篇》在路上看。在這本書里,章先生評論中國的詩歌發展時,就講到從先秦的詩經離騷以來,整整四百年的漢代,真正拿得出手的詩歌也只有《古詩十九首》而已。直到曹家父子橫空出世,曹操、曹丕、曹植三人憑藉自己卓絕的才氣為詩歌的發展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直接促成了隋唐以來的詩之盛世,實在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大功臣。

掩卷沉思時,正好想到我的系列中一直想寫一個三國人物。三國可以算是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也許你對東周列國一竅不通,也許你分不清五代十國和五胡十六國的區別,但是就算是目不識丁的中國人,也一定對三國人物如數家珍,隨隨便便就能報出十幾個。

三國能讓大家熟悉至此,都是多虧了單田芳的名著——《三國演義》。什麼?你說三國演義是袁闊成寫的?好吧,不管作者是誰,但是這部名著成功地統治了小說戲劇曲藝遊戲等界數百年,讓那一個個鮮活的角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多少年過去了,「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排名依然是一個能打出豆腐腦的話題。

要在這樣的全明星陣容中挑出一位恰當的人物來寫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開始動筆寫這個系列時,我就在想三國時期到底寫誰合適。我曾經想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武侯,也曾經想寫白手起家、從一介屌絲而至皇帝的漢昭烈帝劉備,甚至是劉備的好基友苟或兄、審時度勢賈文和、雄姿英發周公瑾、冷艷高貴關二爺、無疤者趙子龍等人,但是總覺得缺乏些什麼。不過現在,我覺得人選已經可以確定了。

可能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曹操並不算是一個讓人喜愛敬佩的人物,甚至還帶有白臉奸臣的色彩。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三國演義》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揚劉抑曹傾向,在一系列戲劇遊戲等藝術塑造中,曹操也往往作為反面角色或者大boss出場,不會給人留下正面的印象。反倒是趙子龍、關雲長等人,常被當成勇斗惡龍的英雄,被人們傳誦不息。但真實的歷史上,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史書的記載中,曹操的出身頗有不詳之處。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漢初名相曹參,傳到他爺爺曹騰那一代,應該是因為家計問題而入宮當了太監……雖然身殘,但曹騰卻志向堅定,在宮中成功的爬到了宦官首領之位,並因為侍奉多位皇帝有功被封了候。功成名就之後,曹騰招了一位義子來繼承他的爵位,這個義子名叫曹嵩。

關於曹嵩的來歷,史學家們多有爭論。有人說曹嵩是曹騰從本族夏侯氏那裡過繼來的,但是曹操的後代與夏侯家有婚姻,如果他們真的是本家,那有違古代同姓不婚的原則。還有人說曹嵩是曹騰撿到的孤兒,因為在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文》中說曹嵩乃是「乞丐攜養」,有可能在當時有不少人確實知道曹操的出身,所以才有此言。最近復旦大學在對曹操墓進行DNA測試後,又宣稱曹操確實是來自曹氏家族的,如果這一說法為真,那曹嵩就是曹騰從自己的兄弟家中過繼來的兒子。真是這樣的話,史書又何必語焉不詳呢?

撇開這點不談,曹嵩繼承了曹騰的爵位和人脈,並加以經營,很快曹氏這一支便富甲一方。曹嵩沒有什麼特別的政治能力,撈夠了以後就花了一億錢買了個太尉,回老家享清福去了。他對於歷史的最大貢獻,是生了一個了不起的兒子:曹操。

曹操應該是出生於公元155年。這是東漢的末年,漢恆帝在位,這位皇帝好色、好享受、好宗教,不僅男女通吃,而且日日求佛拜道,親小人、遠賢臣,可以算是敗家皇帝的典範。所幸他年僅三十六歲就掛掉了,這才免於親手斷送東漢王朝。但是隨之即位的漢靈帝更加不堪,他首創了中國歷史上的「賣官鬻爵」之先例——朝廷公然宣布了從侯爵到縣令的各級官爵價目表,明碼實價,童叟無欺。不得不說靈帝其實是個很聰明的人,他不僅賣官,而且同級的官吏之間還會根據職位、轄地的肥瘦不同分別標價,有多人競爭時採用投標方式,公平公開公正。靈帝的賣官大業一直持續了十餘年,所獲金額難以估計,如果靈帝用這些錢充實國庫,辦一些實事,說不定也能力挽狂瀾。但是這些錢都被靈帝左手進、右手出,投入到另外兩個更刺激的遊戲中去了。一個遊戲是《模擬商場》東漢版,靈帝在自己的後宮建立了一個大大的市場,命令宦官宮女們都在這個市場里開店、買賣,他自己也是這裡的一位大商人,享受商戰征伐的快感。另一個遊戲是《天體沙灘》東漢版,他修了上千間鄰水的房屋,精選年輕美麗的宮女們裸身居住在這裡,與他一起共享天體運動的樂趣。

在恆、靈二帝前仆後繼、鍥而不捨的作死下,東漢帝國終於撐不住了。有識之士們都預感到山雨欲來,於是紛紛為自己早作打算,各地豪強大族的勢力日益膨脹,地方割據之勢逐漸形成,天下陷入混亂,秩序崩壞。

曹操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逐漸成長起來。據說他年輕時好為遊俠之舉,和一群同樣出身很好的官宦子弟們,例如袁紹等人一起「行俠仗義」——其實就是放蕩不羈,好勇鬥狠,度過了一段開心、羞恥而又中二的歲月。這個時代的曹操似乎與其他官宦子弟並沒有大的區別,但後漢書、三國志都記載了他年輕之時,就被許劭、何顒等當時名士所看重,甚至有著「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的評語。這究竟是後人的附會,還是當時確有其事,我們不得而知。

從曹操的早年表現來看,他更多的是一個聰明、機智、有勇氣、同時又頗有些無賴和憤青氣質的青年。雖然身為權宦之後、父親也是個手腳不幹凈的政客,但曹操卻沒有被培養成一名繼承父業、隨波逐流的官二代,而是展露出了一些獨有的特質,這從他初期為官的經歷中可見一斑:

曹操20歲後,因為其家族的關係網而被舉薦,開始入朝為小官。他的第一份職務,是擔任洛陽北部尉——相當於首都某片區的公安局長,主管社會治安。漢人尚武,頗多亡命之徒,西漢那會在長安城裡就有敢於探丸借客、襲殺官吏的遊俠少年,治安非常難搞。洛陽作為都城,高官貴戚又極多,更難管理。結果曹操到崗以後命人製作了一排刷成五色的大木棍倚在大堂上,只要抓到敢於違法擾亂治安的,不問其出身背景,直接亂棍打死。這一法令執行後,就連當時大權宦蹇碩的叔叔都被曹操毫不留情地斃於杖下,洛陽的治安頓時好轉,「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這種做法為曹操贏得了名聲,但也頗得罪了一些權貴。在此後的十年內,曹操的官職升升降降,未曾獲得過顯要之職。曹家在東漢末年的官場上只是不太重要的角色,遠比不上外戚何氏、高官袁氏等大族權勢滔天,能給予曹操的助力是有限的。曹操本身也是眼界頗高、胸有大志的人物,不僅不屑於鑽營拍馬,反而常常上表進諫、斥責姦邪。但此時「權臣專朝,貴戚橫恣」,整個東漢帝國都在加速墜落,一個普通官吏的呼聲,又有誰在意呢?

在曹操30歲時,一件動搖帝國根基的大事發生了。公元184年,歲值甲子,巨鹿人張角在傳太平道二十年後,認為時機已到,於是振臂一呼,天下皆反!「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全國各地數十萬太平道信徒,頭纏黃巾,手持簡陋的武器,在各方渠帥的帶領下圍攻官府。一個月內,烽火便幾乎燒遍了天下。

消息傳來,舉朝震動,靈帝急忙調派精銳漢軍前往平叛。黃巾軍雖然武器簡陋,但勝在人多,而且在宗教的蠱惑下悍不畏死,一時間和漢軍打的難解難分。當大將軍皇甫嵩都被黃巾軍所圍困時,靈帝給看起來就比較能打的曹操安了個騎都尉的軍銜,讓他帶領一軍去救援皇甫嵩,參與平黃巾之戰。曹操的首次出征不負眾望,他與皇甫嵩合兵一處,在潁川大破黃巾軍助理。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只維持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被撲滅了。

在平黃巾過程中立下大功的曹操,在戰後被封為濟南相,相當於今天市委書記的角色。根據《三國志·魏書》記載,當地吏治敗壞、民風很差,但曹操到了以後,使用嚴刑峻法管理,不出一年,當地的風氣便為之一振。朝廷看曹操很能幹,就想調曹操回朝廷任職,但是曹操已經對黑暗腐敗的朝政失望,他拒絕了朝廷的任命,辭職回老家譙郡休養去了。

在他隱居的幾年裡,朝廷愈加紛亂。雖然黃巾起義被壓下,但是各門閥世家割據之勢已成,此時舉起反旗的已經不是手無寸鐵的貧苦百姓,而是野心家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軍隊。公元185年,韓遂、邊章等人在涼州造反,旗下十餘萬人,天下為之震動。朝廷先後派出皇甫嵩、董卓等人與叛軍對峙,但終究無法將之消滅。如果說剿滅黃巾軍還算保住了東漢朝廷的遮羞布的話,那這次反叛就讓所有人都意識到,如今的朝廷,已經無力控制地方上的豪強了。

漢靈帝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能建立一支自己信得過的隊伍,也為了能與朝廷和地方上越來越強大的豪門力量如外戚何進等相抗衡,靈帝在公元188年建立了一支自己的直屬部隊:西園八校尉。不得不說,靈帝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人選問題上犯了個很大的錯誤。

西園八校尉中,二把手是出自頂級門閥袁氏的有為青年——袁紹,四把手就是曹操。從配置上來說,這些人選確實不錯,既有能力,又有背景,也對漢帝較為忠誠。但是靈帝為了能把隊伍抓的更牢,就委任自己最信得過的太監蹇碩當一把手,統領其餘七人。

這是個徹底的昏招。宦官集團本來就和朝官們矛盾重重,袁紹曹操等人又是能力和自視都很高的梟雄之輩,怎麼會甘心居於一個太監之下!於是西園八校尉從成立之初就陷入了一個無解的矛盾中,縱然袁紹曹操等人有心忠君,但是在矛盾促使之下還是逐漸倒向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

第二年,漢靈帝駕崩,何進和妹妹何太后擁立何太后之子劉辯即位。看到外甥成功登上帝位,屠戶出身的何進自以為天下已經掌握在手,越發的目中無人。他不僅沒有先下手為強除掉自己的死敵宦官集團,反而不顧袁紹曹操等人的反對,一定要將最強大的地方軍閥董卓招進京城作為臂助。

每個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了他的下場。他被更加心狠手辣的宦官十常侍設計殺死,隨後袁紹、袁術等人帶領憤怒的軍隊打進宮中,把宦官們殺的乾乾淨淨——這本來就是一小支軍隊便能做的事。何進死後,朝中頓時群龍無首,沒有這位權傾朝野的外戚,諾大的朝中竟然沒有一個有分量的人。

當董卓進京時,他發現自己面前是一個被剝的乾乾淨淨、毫無還手之力的帝國。大喜過望的董卓不費吹灰之力就掌控了整個朝廷,隨即展露出了自己的殘暴本色。他將沒坐幾個月皇位的劉辯廢為弘農王,立劉辯的弟弟劉協為帝,自立為太尉,一時凶威滔天。

局勢如此,眼見天下即將大亂。董卓打算招納曹操在手下任職,曹操不願意同流合污,又怕留在洛陽有殺身之禍,於是就易裝換名,逃出洛陽,準備回陳留老家。在路上因為形跡可疑,曹操曾被中牟縣當逃犯抓住,但是有人認出了曹操,知道這位其實是當今天下有數的才俊之一,國家的希望所在。雖然知道董卓正在搜捕他,但還是將他釋放了。

曹操逃回陳留老家後,就聽到洛陽傳來消息,董卓已經下手殺了廢帝劉辯與何太后。義憤填膺的曹操立刻散盡家財,在自家的積蓄和當地豪族的支持下,招起了一支五千人的部隊,於公元189年十二月豎起義旗,準備興兵討伐董卓!此時最講究宗族意識,曹操起兵時,大量的曹氏宗族親友子弟踴躍而來,包括夏侯淵、夏侯惇、曹洪、曹仁等,都在這時加入他的麾下。

公元190年正月,各地勢力如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等紛紛起兵,共同反董。大家推舉家世最好、聲望最高的袁紹為盟主,大軍浩浩蕩蕩,直奔洛陽而來。

在真實的歷史上,沒有呂布在虎牢關前威震天下的劇本。看到諸侯聯軍氣勢洶洶而來,董卓很乾脆地於190年二月大掠洛陽,焚燒宮室,將天子百官驅趕到長安圈養起來,自己則領兵駐守洛陽,與聯軍對峙。聯軍雖然人數佔優,但是軍心不齊,訓練不如董卓軍精銳,大家各為自己的利益打算,誰也不願當出頭鳥,只是遠遠的駐紮觀望。

儘管曹操慷慨激昂地勸說大家出兵,但諸侯們只是無動於衷。曹操自己出兵西進,結果在滎陽被人數佔優的董卓軍擊敗,軍隊大部分潰散。要不是曹洪把自己的馬讓給曹操騎,曹操幾乎就死在亂軍之中。曹操率領敗軍返回聯軍大營,發現諸侯們每天歌舞昇平、酒宴不斷,完全無人關心討董之事。曹操又為聯軍出謀劃策,卻依然無人聽從。

滎陽一戰之後,曹操手下的子弟兵已經所剩無幾。傷心的曹操離開聯軍,前往南方揚州一帶募兵。揚州的陳溫、周昕等人送給他四千名士兵,曹操帶這些士卒返回北方時,沒想到這些士卒大多不願意去北方打仗,在路上發生叛亂,曹操僅帶領幾百名沒有叛亂的士卒逃出。他回到北方,和自己的殘兵敗將們合兵一處,手頭只有一千多人。

等他回來時,聯軍已經名存實亡。利益的傾軋,讓諸侯們開始自相攻伐:劉岱因為矛盾,殺了橋瑁;袁紹與韓馥打算立劉虞為帝,隨後袁紹又脅持了韓馥,奪了他的冀州。隨著摩擦越發激烈,聯軍終於崩潰,大家各自散去,一場持續年余的鬧劇就這樣不了了之。董卓坐看聯軍已散,於是也率軍返回長安,繼續作威作福去了。

此時,曹操算是半依附在袁紹旗下的一名將領。袁家勢力非常龐大,「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乃是一等一的豪門,本來很有代漢而立的希望。但在這一代,袁氏很不幸的出了兩個強人:袁紹、袁術。袁紹的早年經歷類似於當初的王莽,他出身是庶出,過繼後父親又早亡,在族中地位較低。但袁紹卻以孝義養名望,結交天下豪傑,年輕時便已經名動天下。袁術則正好相反,他是袁家的嫡長子,整個豪門的資源都為其所用,自然有足夠的資本和氣勢參與到這場爭霸中。因為袁家的名望、關係和恩澤廣布天下,所以各地的世家大族、謀臣猛將如荀氏、周氏、孫氏等,多有依附於這兩兄弟的。

可惜袁紹、袁術雖然是親兄弟,但兩人向來不和,此時趁著亂世也是各據一方。隨著聯軍散去,袁紹袁術之間的矛盾也越發突出,為了給袁紹添堵,袁術聯繫了黑山賊於毒等人,在袁紹後方發起叛亂。曹操奉袁紹之命出擊,順利擊敗了黑山賊。袁紹為了褒獎他,就推薦曹操出任東郡太守,算是有了塊小小的落腳之地。

但是在這一年中,曹操最大的收穫不是獲得東郡太守之職,而是得到了一名年輕人的效忠——這個年輕人名叫荀彧。

荀氏世居潁川,是漢代以來的名門望族之一。據傳荀氏祖先就是諸子中的荀子,世代以學問傳家,在東漢末年時已經是天下聞名,聲望遠在曹家之上。荀彧的祖父荀淑品行高潔、學識廣博,被人稱為「神君」。他的子孫也一代勝過一代,其中有八位出色的後代,時人呼之為「荀氏八龍」。生長在這樣一個學問大族中的荀彧,在幼年時就已經顯露出了遠超同輩的聰慧,被當時的名士何顒讚譽為「王佐之才」。

漢末亂世中,潁川是黃巾之亂的重災區。為了躲避戰亂,荀彧和他的弟弟荀堪、同鄉審評、郭圖等一起投奔了袁紹,被袁紹待以上賓之禮。他的弟弟和同鄉都拜倒在袁紹的氣度之下,但荀彧卻認為袁紹難以成就大事,於是果斷離開,投奔了只是一個普通將軍的曹操。曹操看到荀彧前來,欣喜莫名,連連說:「這就是我的張良啊!」曹操將荀彧拜為軍司馬之職,主管帳下的行政和謀略。荀彧向曹操推薦了多名才俊,包括荀攸、戲志才、郭嘉、鍾繇、司馬懿、陳群等人,曹操帳下傲視三國的智囊團從此開始成型。

公元192年,青州的黃巾軍又發展起來,四處攻城略地。兗州刺史劉岱率軍迎戰,結果大敗,劉岱被當陣斬殺。人心惶惶的兗州軍民聽從陳宮所言,迎接曹操入主兗州,出任州牧。曹操率領軍隊進入兗州,與人數遠超自己的黃巾軍連續作戰,一直打到冬天才將境內的黃巾軍全部肅清。在這場戰鬥中,曹操獲得了一州之地、三十萬黃巾降卒、上百萬的人口,更難得的是還徵辟到了程昱等賢才。曹操在荀彧、程昱等人的協助下安頓軍民,並挑選降卒中的精銳,組成青州軍。自此,曹操有了真正的霸王基業,正式獨立為一方勢力,加入了逐鹿中原的遊戲中。

這時候的天下,就是一個字:亂。曹操據兗州,袁紹霸河北,公孫瓚占幽州,袁術擁淮南,劉表領荊襄。劉璋擁有巴蜀之地,但不思進取。孫家本來依附袁術,但袁術命孫策渡江南征,使得整個江東輕易落入孫氏掌中。董卓已經死於呂布之手,關中被董卓舊部李榷郭汜等人佔據,呂布率軍流亡到中原。其他如陶謙、張綉等小勢力也林林總總,各自依附霸主發展。

在各勢力之間的合縱連橫中,袁家兄弟的相愛相殺最為突出。袁術聯合公孫瓚、陶謙、黑山賊、南匈奴等勢力夾擊袁紹,袁紹則與曹操結盟,一起對抗。此時曹操羽翼已成,旗下謀臣猛將眾多,軍隊精銳,所以連續擊敗了袁術劉備陶謙等人,攻下多座城池,佔據的地盤更加廣大。徐州牧陶謙因為被曹操擊敗,丟了不少地盤,所以對曹操異常痛恨。這時候,剛好曹操的父親曹嵩為避戰禍居住在泰安,曹操正派人將家人從泰安接回兗州治下。陶謙聞訊後,派軍截殺,將曹家滿門老少屠戮一空。

有仇如此,怎能不報!曹操立刻起兵,攻伐徐州。根據史書記載,這次戰爭是頗為殘暴的,「所過多所殘戮」。青州兵本來就是剛投降過來的亂軍暴民,缺乏軍紀約束。此戰又是曹家的復仇之戰,於是軍隊過處,劫掠殺戮,雞犬不留。消息傳出,天下士人為之側目。

看到曹軍的殘暴,新被曹操納入治下的兗州豪門又想起了曹操剛到兗州時斬殺名士邊讓時帶來的震怖,心思開始活絡。趁著曹操帶軍在外征戰之際,陳宮、張邈等人在後方發起叛亂,迎接呂布入主兗州。曹操在兗州根基遠不如當地豪門深厚,轉眼之間,大部分基業就為呂布所有,曹操手頭一下子只剩了三縣之地。

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幾年的打拚,就如同竹籃打水,到頭還是一場空。呂布得了兗州後,立刻發兵前來攻伐曹操,雙方相持很多天,結果遇到蝗災,大家只好罷兵。正當曹操走投無路之際,袁紹派人來邀請曹操重新回到自己帳下,願意供給他軍械糧食,曹操非常心動,準備答應。結果程昱等人勸諫到:「夫袁紹據燕、趙之地,有並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濟也。將軍自度能為之下乎?將軍以龍虎之威,可為韓、彭之事邪?今兗州雖殘,尚有三城。能戰之士,不下萬人。以將軍之神武,與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業可成也。願將軍更慮之!」

聽從了手下的勸告後,曹操整頓兵馬,伺機而動。熬過冬天以後,曹操正式出兵,與呂布爭鋒。經過幾個月的戰鬥後,曹操擊敗呂布軍,重新奪回了兗州,呂布逃亡到已經佔據了徐州的劉備手下。重拾信心的曹操站穩腳跟後,又聽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李榷郭汜等人在關中開始火併,已經無人關心的漢獻帝帶領宮人和大臣們逃出長安,一路輾轉往東而來,回到殘破不堪的洛陽。經過數年的燒殺搶掠以後,洛陽已經如同白地,一無所有的皇帝和百官們遊盪在殘垣斷壁之間,尋找野菜果腹,甚至多有餓死的——在此亂世之中,高貴者和貧賤者並沒有什麼不同。

雖然獻帝向諸侯們發出了勤王的詔令,但應者寥寥。誰願意養這麼群耗費資源而且全無用處的廢物呢?袁紹手下的謀士沮授向袁紹進言,建議袁紹接納天子:「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這本來是個極其高明的主意,但袁紹手下的其他謀臣們反對,於是袁紹對此猶豫不決。此前,曹操手下的毛玠也向曹操提出建議:「袁紹、劉表,雖士民眾強,皆無經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也。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曹操見時機已成,於是立刻出兵洛陽,迎駕天子。用軍糧餵飽天子百官後,曹操軟硬兼施,用洛陽已經殘破不堪使用為理由,將天子遷移到他的根據地許縣,把朝廷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很快,這桿名為大義的旗幟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雖然要修建宮室、奉養天子和朝廷官員,但此時漢室民心猶在,大部分士子百姓還是將漢家視為正統。即使是那些割據一方的軍閥,也要向表現出對皇帝的恭順,送上貢品,以求得一紙詔書,對自己的地位予以認可。曹操被漢獻帝任命為司空,「總領百官」,在地位上超過了其他諸侯,對外的征伐也更加名正言順。

正當曹操磨刀霍霍,準備兼并周圍勢力的時候,袁術又恰到好處的來送人頭了。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自立為帝,私刻玉璽,大建宮室,自稱仲氏皇帝。本來袁術佔據了江淮一帶富庶之地,手下的孫策等人又收服了江東,正是興盛之時。但此舉一出,天下沸騰,孫策等人隨即在江東自立,周邊諸侯也立刻興兵前來討伐。曹操剛迎了獻帝,更不能容忍袁術這種篡逆,於是正好藉機南征,攻打袁術、呂布、張綉等人。其間雖然也有敗仗,有劉備降而復叛,有董承等人的衣帶詔事件,但曹軍還是基本完成了戰略目標,逼死袁術、斬了呂布、吞併張綉、將劉備趕得無處藏身。到了建安五年時,中原之地,已經只剩下了袁紹、曹操兩大勢力。

在曹操東征西討之時,袁紹也沒閑著。他在這幾年內掃平了北方的公孫瓚等勢力,徹底穩固了自己的後方,手中掌控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大漢十三州已佔其四。袁紹麾下擁兵數十萬,猛將眾多,環境安寧,錢糧廣盛,而且戰略位置也遠遠好過曹操。隨著其他勢力的一個個覆亡,曹操和袁紹這對年輕時的好友、創業時的拍檔也心中清楚:雙方脆弱的聯盟已經蕩然無存,震天的戰鼓正在敲響,決定中原乃至天下歸屬的一戰,即將爆發。

在從許都出發,趕往官渡的路上,曹操舉目四望,看到的是經歷過多年戰火後殘破荒涼的原野。二十年前,天下未亂之時,中原尚有數千萬的人口,百姓好歹還能填飽肚子。但黃巾以來,軍閥四起,戰亂不斷,人口也被作為一種資源大肆掠奪。青壯一點的被補到軍中,老幼婦孺則倒斃路邊,甚至被充作軍糧。除了人禍之外,天災也不斷,水、旱、蝗、疫此起彼伏,日子苦不堪言,百姓十不存一。即使如此,戰爭還在愈演愈烈,壓榨消耗著漢帝國的最後一絲元氣。

反觀自己,此時已經四十多歲了。子曰,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自三十歲舉兵伐董開始,日日征戰,出生入死,為的卻又是什麼?父親滿門被殺,長子死於戰場,上不能安天子,下不能保家人,一腔雄心壯志,託付於何處?我的天命,又在哪裡?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官渡,就在前方。

後記:曹操,只認鮑國安老師的啊!


推薦閱讀:

歷史上的梟雄曹操也是愛哭之人?曹操為誰流過淚?
如何解讀呂布說的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結合現代?
于和偉演繹霸氣多面曹操,憑卓著演技實力圈粉

TAG: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