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海派文化的精緻與包容

海派一詞最早出現原本是自稱正統文化的京派對上海某些文人墨客的批判。從京派來看,上海的繁華只是離經叛道,左宗棠更是稱「海上」為「江浙無賴文人之末路」。挑起「京海之爭」的沈從文等人對海派的定義是「道德上與文化上的」「惡風氣」,是「名士才情」與「商業競拍」相結合。也許魯迅先生所言更為透徹,「要而言之,不過京派是官的幫閑,海派則是商的幫忙而已。」。即使在今天,北京,上海之間依然有很多的對比,褒貶。不過海派一詞,早已從貶義詞變成了褒義詞。

有人說,「兩千年歷史看西安,一千年歷史看北京,一百年歷史看上海」。從1843年上海開埠到1930年代,上海成長為遠東第一大城市,經歷新中國的斷續,時至今日,上海再次成為東亞的中心城市。文化正體現了城市的底蘊,海派文化即是上海——魔都的生命源泉。精緻與包容正是海派文化的精髓。海派文化因為精緻而魅力十足,吸引海內外驕子;因為包容,博覽眾家之所長而越發精緻。

中國一直以來是獨立大陸國家,喜馬拉雅山脈和西伯利亞的冰冷氣候,以及浩瀚的海洋使得這塊大陸相對獨立。而當大航海時代與工業文明的到來,打開國門,走向世界即為大勢所趨。而位於中國中心的上海,得天獨厚。雖然幾百年前,只是揚子江口所堆積而成的沙洲,一個小小的漁村,這村鎮只有七八條街巷,居民不及一百戶。村民以捕魚為業,家家張著捕魚的網,小河邊上橫著幾十隻小船,水面群鴨浮游其間。而今高樓林立,紙醉金迷,吸引了來自世界的精英,才子佳人。上海就像一個大漏斗,留下來的都是漂亮而聰明的人。

海派文化是吳越文化與西洋文化之融合。開埠之前,上海文化從屬於中國古代的江南文化,淵源於長江流域江浙的古吳越文化。吳越文化是一種水文化,水是流動型的,而非靜態型的,海派文化傳承了吳越文化的親水性特徵,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動態文化;其次,海派文化還繼承了吳越文化的敏感和細膩,對異質文化體現出一種寬容的姿態,善於接受新鮮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點。西洋文化,經過工業化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洗禮,是城市文明,商業文明,無論在那時還是現在,一直先進文化的代名詞。相比於20世紀初,只有8%的城市化率的中國鄉土文明,西洋文化不知道是多有魅力。西方商業公司雲集在遠東的第一大城市,第一批都市白領誕生了,上海的老克勒們,成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融入西方文化,為大清國帶來新氣象的一群人。那個時候的百樂門,正是海派文化受西洋文化影響的集中體現。

百樂門的第一支華人爵士樂隊

百樂門的觀眾們

百樂門的舞娘

如今的百樂門,靜安寺旁,Since 1933

金碧輝煌的夜景,車水馬龍的街道。耀眼的十里洋場,必有身著華服盛裝出席的妙齡女子,社交名媛。各式各樣的新式旗袍正是1930年代大上海"摩登"的一個標籤。這背後也是上海紡織工業高度發達,時裝產業鏈完善的體現,遠近聞名的榮氏家族也是紡織工業起家。彼時的上海就是時尚的秀場,有一句歌謠這樣寫到「"人人都學上海樣,學來學去學不像,等到學了三分像,上海又變新花樣。」及至今日,旗袍也是世界華人女性的代表性服裝,是美的極致體現,被譽為國粹。看一個女人是不是真美,就看他能不能駕馭住旗袍吧。"改良旗袍"是最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服飾,當時西洋盛行短裙,從1927年起,中國旗袍的下擺也不斷上提,到1930年,旗袍下擺幾乎與膝蓋齊平,而且袖n口葉逐漸縮短,改良後的旗袍成為上海職業女性的必備裝束。旗袍是充滿韻味的、經典的東方服飾,既雍容華貴又儀態萬方,端莊中見俏麗;賢淑中顯清高。宋慶齡n一生鍾愛旗袍,在各種正式場合總是身著款款大方的旗袍,即使賦閑在家也喜歡穿旗袍。

人人都愛旗袍

歪果仁穿旗袍

阮玲玉(1910.4.26—1935.3.8)

宋慶齡年輕時

當代旗袍文化,依然是女人魅力的極致體現

阮玲玉是中國電影第一位大明星,而其置身的上海電影工業,也是中國電影的發源地。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徐園之主是浙江海寧商人徐鴻逵)內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戲",這是中國的第一次電影放映。1913年,中國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誕生於上海。據1927年1月出版的《中華影業年鑒》統計,20世紀20年代中期,中國出現的電影公司總數目為179家,而上海就佔142家,令人不得不驚嘆。

徐園創建人徐鴻逵之子徐凌雲(左)與愛新覺羅-溥侗當年在崑曲界被稱為「南徐北溥」

上海的建築文化,亦體現出中西並存、中外合壁、藝術交融、風格獨特,如外灘的特色建築、豫園、石庫門等。

典型石庫門建築

豫園

豫園

新天地的石庫門建築街區

如今的上海,再一次成為了全球型城市,坐在外灘的酒吧里,點一杯洋酒,眺望遠方的陸家嘴CBD,魔都,魅力依舊。

現代化的立交網路

世紀大道的巨型轉盤

上海,不眠之城

上海的天際線


推薦閱讀:

上海永不拓寬的馬路6 :福州路(上) | 城志
虐狗算個屁!這對情侶專虐餐廳,已吃倒閉好幾家...
不再是?
上海灘大亨系列:財神惡煞黃金榮

TAG:上海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