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濟祖師,第一名相——管仲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對於很多人而言,管仲這個名字可能是較為陌生的。這也正常,因為他是生活在2700年前的人物,距現在實在是太過久遠。在那個時刻,大部分部族還處在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地球上唯有中國、埃及、兩河、希臘、印度這寥寥數處才閃爍著文明的火花。

說到管仲,就得先說周朝和春秋。當年周武王伐商,經牧野一戰,紂王的十餘萬軍隊覆滅,商朝化為歷史的塵埃。周朝建立以後,周武王就面臨著一個很頭疼的問題:這麼大的疆土,怎麼去管理?

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西周的疆域範圍北到遼寧,南過長江,東達東海,西抵甘肅,只是咱們現在中國的最中心那一片,大概三百多萬平方公里。但是,這可是三千年前!當時的古埃及所控制的面積大概只有一百萬平方公里,而且人口還是集中居住在尼羅河兩岸。兩河流域小國林立,希臘連小國都算不上,全是城邦。至於印度……說實話三哥幾千年來就沒有大國的概念,要不是日不落帝國把整個印度都捏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估計現在的聯合國還能多出幾十個會員。

三千年前的三百多萬平方公里,以當時的文明程度和信息傳播速度,基本是無法用中央集權方式管理的。當時的人類可活動範圍,都只是圍繞著原始城市的一個個小圓圈,城市與城市之間,是無盡的森林、山脈、沼澤、河流,隱藏著重重危險——玩過西式奇幻遊戲的都知道,出了城外面就是怪物的世界,從狼豺虎豹到魚人一波流,隨時隨地教你做人。歐洲一直到了中世紀,很多地方還是這樣,這就是為什麼西式遊戲里總要出門砍怪的原因。

反觀中華文明,因為獨有的種族天賦,早在周朝就進入了一個文明大發展的黃金時代。到了秦漢時期,整個中原就已經被充分開發了,出門就是大路,農田漫山遍野。你想打只熊?那可是保護動物,是要留下來給國君遊獵的!

周朝的文明黃金時代,很大程度上和周武王確定的管理制度相關。當年看到這麼大的疆土,周武王在覺得眼暈的同時,也下定了決心:這要是都讓我自己管,非得累的鞠躬盡瘁不可,不行,一定要貫徹封建制度,把周朝建設成為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的、有中國特色的封建國家!

「封建」一詞,真正的含義指的是分封制,「封邦建國」,謂之封建。這個詞不像現在代表著落後和愚昧,在當時可是酷炫到爆的。封建制度從夏商就有,到了周朝被發揚光大,達到頂峰。

簡單來說,封建制度就像是一個金字塔,最上層就是周天子,大家全部尊他為老大,天下的土地大部分是屬於天子的。周天子下面一級就是諸侯,是周天子的臣屬,向天子效忠、進貢、為天子征戰。諸侯有自己的諸侯國,有屬於自己的土地,擁有自己土地上的絕大部分權利。卿大夫,是諸侯的有力臣子,效忠於諸侯,擁有諸侯所分封的土地。士族是地位較低的臣下,為諸侯或卿大夫效力,享有小塊土地,是整個分封制度的底層。

這種金字塔結構的好處是超級穩定,每個階級都在為了自己的幸福努力,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開荒種田、製造人口,並通過世襲將家業一代代傳下去。歐洲、日本等地一直到了近代,封建制才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可見這種制度的有效和強大。

一個在十六七世紀依然可行的制度,在三千年前絕對是引領時代潮流了。周武王就用這種方式,先後封了幾十個諸侯國,給王族和功臣們都安排了去處。他刻意把最中央最肥沃的土地留給王室自己直接掌握,將邊遠的土地分給諸侯,希望在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管控下、在周禮的熏陶和約束下,諸侯們能老老實實地拱衛王室,直至千秋萬載。

可惜,這個如意算盤才不到三百年,就被周厲王、周幽王等幾個蠢材給徹底斷送了。王室實力飛速下降,諸侯們的力量卻因為對外征戰而不斷提高。等到平王東遷,只剩八百里封地的東周王室變成有名無實的傀儡,諸侯們的狂歡時節正式來臨。想要更多的土地?打!想要更多的人口?搶!看自己的主上不順眼?這個……只要你能力夠強,一樣可以砍翻了他自己上位,曲沃代晉就是最好的榜樣。在這個諸侯混戰的年代,落後就要挨打,愚蠢就會滅亡。在這個朝不保夕的年代,每個國,每個家,每個人都要發揮最大的智慧,用盡自己的力量來求生。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之所以迎來井噴式的思想和生產力爆發,其原因就在於此。

在武王伐紂時立下大功的姜尚姜子牙,因功被封齊國,其後代就繼承了齊國諸侯之位,在現在的山東一帶經營建國。在姜子牙和其後代的努力下,齊國在經濟和政治上都發展的很快,成為諸侯國中的大國之一。

管仲出生於潁上(現在的安徽潁上),他屬於姬姓,算是周穆王的後人。他父親曾在齊國做過大夫,但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管仲和老母親相依為命,家境非常貧寒。為了能養活家人,管仲在年輕時做過不少活來謀生。

在他20多歲時,他遇到了比自己大幾歲的一位老鄉,叫鮑叔牙。兩人一見之下都覺得情投意合,於是就在一起做生意。在留給後世的印象中,管仲更精明一些,估計是管錢做賬;鮑叔牙更加忠厚,應該是運貨販賣。但做著做著大家就發現,管仲為什麼把錢先弄自己家去了?你搬回家一萬錢,然後再搬出來八千要和人家鮑叔牙對半分……不帶這麼欺負老實人的好嗎?

於是有人就打抱不平,把這事告訴了鮑叔牙。但鮑叔牙憨厚一笑:「管仲家裡貧寒,他需要多掙點去奉養母親,沒關係的,讓他拿好了!錢這東西就是要給需要的人才有意義嘛。」

顯然,這樣的生意是干不長的。買賣砸了以後,管仲和鮑叔牙又一起去參軍,恰好趕上了齊國的幾場戰爭。上了戰場以後,大家都很吃驚於管仲的軍事才能:衝鋒時不動如山,撤退時其疾如風,好一個坑隊友!士兵們紛紛要求砍了這個動搖軍心的王八蛋,但鮑叔牙憨厚一笑:「管仲家裡貧寒,他需要保存性命去奉養母親,沒關係的,讓他跑好了!命這東西就是要給需要的人才有意義嘛。」

送了幾波隊友之後,管鮑組合逐漸在齊國出了名,大家都知道了有這麼一對坑貨。當時的齊國國君是齊襄公,他還有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因緣際會之下,管仲成了公子糾的家臣,鮑叔牙則成了公子小白的手下。據說鮑叔牙一度覺得公子小白前途有限,鬱鬱不樂,是管仲苦心勸說他,鮑叔牙才恢複信心,儘力輔佐公子小白。

齊襄公是個昏庸的人,覺得兩個弟弟都要比自己強,於是就密謀除掉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管仲、鮑叔牙早就看穿了齊國險惡的政治局勢,在齊襄公下手之前就力勸兩位公子出逃。於是,管仲和公子糾去了魯國避難,鮑叔牙和公子小白去了莒國,大家都在等待著最後那個關鍵性的時刻。

果然,耐心等待了數年以後,齊襄公被臣下所殺,臨時上位的另一個國君公孫無知——這名字很有個性——也很快被大臣們所殺,齊國國君之位空缺,陷入混亂。在外流亡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聞訊之後,不約而同地出發,飛速返回齊國。這是一場命運的賽跑,第一個回到國都的,獎品就是君位!

管仲的鬼心眼更多一些,他讓公子糾的另一個謀臣召乎陪公子糾回齊國,他帶著兵馬先趕去公子小白的歸國之路上埋伏,準備直接把競爭對手肉體消滅,防患於未然。果然不出管仲所料,他一路急追,正好堵住公子小白和鮑叔牙一行。鮑叔牙遠遠地看見管仲率領兵馬擋路,就知道自己這哥們又要坑人了,於是忙上前阻攔。結果管仲二話不說,張弓搭箭,一箭正中公子小白。鮑叔牙聽後面公子小白一聲慘叫,回頭一看,公子小白已經口吐鮮血,倒在車上,眼看就活不成了。

管仲看見自己得手了,就帶著手下迅速撤退,會合了公子糾一行後,繼續往國都進發。正當他們得意洋洋地剛剛踏進齊國邊界時,一名齊國使臣攔住了他們,帶來了一個彷彿晴天霹靂的消息。

公子小白沒有死,當時的奪命一箭恰好射到了衣帶鉤上,他本人反而毫髮無傷。公子小白見管仲這邊人多勢眾,於是乾脆咬破嘴唇,吐血裝死。等管仲一走就立刻原地滿血復活,帶著鮑叔牙他們晝夜不停地趕路,先一步進入國都,並被齊國大臣們奉為新的君主:齊桓公。如今齊國國君已定,請公子糾回魯國養老吧,這輩子都不要再回來了!

又被坑了……可以想像聽到這個消息時,公子糾等人看向管仲的絕望眼神。在惱羞成怒之下,公子糾乾脆帶領魯國軍隊,向齊國發起了進攻。

這下捅了馬蜂窩了。齊國雖然剛經歷內亂,那也是一等大國,不是你一個二流國家可以主動挑釁的。於是齊國發兵,氣勢洶洶而來,大敗魯國軍隊。被打慫了的魯國無奈之下,只好求和。公子糾被殺,管仲則被塞進囚車,送歸齊國。

忐忑不安的管仲被押回齊國,以為這次必死。結果回來以後,先是自己的老友鮑叔牙接待他,給他去掉刑具,沐浴熏香;然後齊桓公親自來見他,以隆重的禮節,將他拜為國相!

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真是太刺激了。驚魂未定的管仲聽齊桓公和鮑叔牙解說,才知道齊桓公本來是想用鮑叔牙為相,但是鮑叔牙卻極力推薦管仲。當齊恆公指出管仲和他還有一箭之仇時,鮑叔牙冷靜地分析道:「當時大家各為其主,管仲肯為了公子糾來截殺我們,說明他對自己的主上忠心耿耿。從才能、治政、練兵、打仗等方面,管仲沒有不超過我的。何況他現在已經無路可走,如果您誠心以待,那他一定會以死相報。」

於是,被深深感動的管仲擔任了齊國的國相,與鮑叔牙一起為齊桓公出謀劃策。這一次,管鮑組合不僅沒有坑,反而和齊桓公形成了絕妙的搭配,發揮出了真正的才能。齊桓公即位之時,齊國雖然在疆域上屬於一流,但國家先是經歷了齊襄公十年的亂政,後來又爆發內亂,如今國內混亂未平,土地荒蕪,人民困苦。在春秋這樣險惡的環境中,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管仲上台以後,首先向齊桓公論述了他的執政思想。管仲首先提出,「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只有讓老百姓先富起來,有了經濟基礎才能再談道德,談國家的富強,談軍隊的建設。

「但是我們沒有錢啊,」齊桓公嘆息說,「要不我們就先收稅吧,從每個國民身上加收幾十錢,這樣積累起來就有不少了。」

「絕對不行!」管仲反駁道。「政策的推行,要順應民心。政策的滅亡,是因為違反了民意。人民不喜歡勞苦,我們就讓他們享樂。人民不喜歡貧賤,我們就讓他們富貴。人民不喜歡動蕩,我們就讓他們平安。人民不喜歡絕嗣,我們就鼓勵他們生育後代。為了能夠享樂,人民自然會去勞動。為了能富貴,人民自然能忍受貧賤。為了能平安,人民不怕暫時的動蕩。為了能讓後代生存,人民願意為之戰鬥赴死。所以說僅憑嚴刑峻法不會讓人民害怕,僅靠暴政殺戮不可能讓人信服。只有嚴刑而人民不怕,政令就無法推行。只有殺戮而人心不服,統治者就會被推翻。所以只要順從人民的希望,人民自然會擁護你;違背人民的希望,所有的人都會背棄你。把你想得的先送給百姓,這就是治政的核心思想。」

「……」齊桓公聽得有點暈:「那我們的錢又從哪裡來呢?」

管仲神秘的笑了。他領著齊桓公登上高台,指著遠處說道:「我們的錢,從山中來,從海中來!」

於是,管仲明確將礦藏和製鹽業收歸國有,實現了我國最早的鹽鐵專賣制度。但他的專賣並不是讓政府役使奴隸去採礦煮鹽,而是採用承包的方式,將開礦、製鹽等工作分包給百姓,讓百姓們去生產,再由政府統一採購、運輸和銷售,最後和百姓們分享收益。在這種經濟模式下,政府輕易就獲得了比收人頭稅高的多的收入,百姓們也得到了很多工作和報酬,政府和百姓都迅速富有起來。在後世的兩千多年裡,這種鹽鐵專賣方式一直都是中央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之一,但很少有像管仲當年執行效果這麼好的。

除了以鹽鐵專賣讓國家和民眾富裕以外,管仲還推行社會分工制度,第一次將人民明確劃分為「士農工商」幾類,並鼓勵人民分類集中居住,鼓勵職業的專業化和世襲化。

當然,這種社會分工制在延續了數千年後,出現了極多的問題。但一個政策的好壞,一定要結合實踐效果來評價,脫離實踐的空談沒有任何的意義。在當時那個生產力非常低下落後的時代,這種社會分工制是很先進、很有效的。同種分工的聚集,使得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經驗,提高技術水準,也有利於原始的作坊進化成更大規模的生產。在從春秋戰國流傳至今的、我國最早的工藝技術文獻《考工記》中,記載的就是齊國的工業生產技術資料,可見當時齊國的工藝之發達。在史書的記載中,當時齊國僅絲綢製品一項就是冠絕天下,是絲綢生產加工的中心,「天下之人冠帶衣履皆仰齊地」。

管仲不僅僅進行了社會分工,還用了各種手段來減少不同人群之間的貧富差距。比如他規定富豪家中不許自己紡織、種菜,不許進入某些行業,必須通過市場採購,以此來保障工農業人口的收入。在收稅時,他根據土地的貧瘠程度,根據市民的收入等級來進行區別化的收稅,對富者徵收消費稅,對貧者提供福利保障和低息貸款。

令人驚訝的是,管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很注重環境保護,他甚至明確說,搞不好環保問題的老大,就不配當天下之君王!他立了非常嚴格的法律來保護山林河澤,規定只能限時、限量地使用自然資源,要按照自然規律來開發,還要注重給予時間來讓資源恢復。「苟山之見榮者,謹封而為禁。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斷,右足入,右足斷。」

此外,管仲是將性服務業正規化的第一人。他設立了歷史上最早的官營妓院,設「女閭」七百處,有效地繁榮了經濟、穩定了社會、帶來了大量收入、吸引了天下的人才,後世性服務業都將管仲作為自己的祖師爺祭祀。與古雅典的改革家梭倫相比,管仲這一官營妓院的舉措更早了數十年。

除了提高國內的經濟,管仲還大肆吸引外資。齊國的外貿稅收極低甚至免費,同時對於來齊國貿易的外商「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養」——帶一車貨來交易的外商管飯,三車貨的連草料都管,您要是帶了五輛車,我們連小秘都配給您!

在這樣多管齊下的手段刺激下,齊國迅速成為當時最為富有的國家。與後世的傳統經濟觀念區別很大的是,管仲很清楚貨幣的職能,「黃金刀布者,民之通貨也」,「幣重而萬物輕,幣輕而萬物重」。為了避免通貨膨脹,他成立了專門的部門,以金銀貨幣和糧食作為基本等價物,調查全國的經濟狀況,以此確定貨幣發行量。他非常了解GDP的概念,不但不過分強調節儉,反而把用奢侈消費拉動內需,創造更多的GDP作為富國之策。他以身作則,帶頭號召上層貴族和豪商巨富們奢華消費,將多餘的錢財用這種方式散資於民,促進資本的流通,以此刺激生產。

當國內出現災害或者經濟失衡時,管仲還會用宏觀調控的方式解決問題。有一年東部豐收,糧價每釜十錢,穀賤傷農;西部洪澇,糧價每釜百錢,百姓挨餓。於是管仲向齊桓公建議說:「今年每人30錢的稅,都改用糧食來收,按當地糧價為準!」這樣一來,東部每人繳納三釜糧食,國庫堆滿了糧,而且交完以後當地的糧價上漲,百姓受益。西部每人只需要交三斗糧就算完稅了,減輕了受災百姓的負擔。同時,再拿國庫中滿滿的糧食去救濟西部受災群眾,這樣就東西互補,遠近調節了。

在管仲手中,經濟除了是讓國內受益的工具,還可以當成擊敗鄰國的武器。很著名的「買鹿制楚」就是一個例子。楚國一直都是頂級大國,實力極強,與齊國多有摩擦。要是想在戰場上擊敗楚國,必然要付出極大代價。於是,管仲就進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經濟戰:

他派了很多商人,去楚國買鹿。鹿那時候到處都是,雖然不好捉,但也沒啥特別之處。齊國商人們卻說「我們的國君和國相都愛死鹿了!不但愛養,還愛吃鹿肉,穿鹿皮。所以我們願意用三錢一頭的價格收購。」楚國商人一看齊國人居然這麼傻,於是都紛紛收購鹿轉手賣給齊人。楚國國王和大臣們聽到這個消息也極其興奮,大家都想,齊國人願意掏錢買鹿,我們就敞開賣!把這群土豪的錢都掙過來,讓他們每天炫耀!看你們最後是怎麼因為鹿而亡國的,哈哈哈!

於是,大量的楚國人都放下工作,去漫山遍野的抓鹿。齊國人確實很痴迷,收購價一路走高,最後甚至高到數十錢一頭——相當於上千斤的糧食啊。這下楚國人全都瘋狂了,農夫、士兵們都不守本職,全部去抓鹿來賣。

就這樣過了一年,楚國人掙到了無數錢幣,但田地荒蕪,士兵散漫,連做種子的糧食都沒有了。楚國人這時候才大驚,拿著錢想去買糧時,發現其他國家都已經和齊國聯合,封鎖了對楚國的糧食出口。此時,齊國已經起全國之兵,集合其他諸侯的聯軍,浩浩蕩蕩殺過來。飯都吃不飽的楚國人此時只能投降,乖乖地承認了齊國的霸主地位。在管仲和齊桓公手中,類似於此的貨幣戰爭可不光這一個,還有著名的衡山之謀、石壁謀、菁茅謀、服帛降魯、買狐降代等等,天下的諸侯和財富都被管仲操縱的得心應手。

在管仲的手腕下,齊國短短几年便已經富甲天下。在如此雄厚的經濟基礎上,管仲在政治、法律、軍事等方面一起推行改革,使齊國國力大興,由弱變強。趁此機會,管仲向齊桓公提出了著名的「尊王攘夷」的行動策略。

尊王,指的是擁護周王室的旗號,取得大義的名分。攘夷,指的是幫助各諸侯國擊敗入侵的異族,得到大家的真心擁戴。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齊國擁立周襄王為周天子,救助燕國、邢國、衛國免於戎狄的侵害,壓服不安分的楚國使之進貢周王室,有效的保護了中原諸國的經濟和文化。在這樣的功績下,從周王室到各個諸侯國,人人都對齊國非常信服,以至於齊桓公在不窮兵黷武的情況下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也是最沒有爭議的霸主。

尊王攘夷的政策對華夏文明的存續和發展非常重要。當時中原各國混戰不止,外有游牧民族虎視眈眈,如果沒有尊王攘夷的口號,各國的下場很有可能是在內鬥中耗空國力,再被異族所滅。孔子就曾感慨道:「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要不是有管仲,咱們哪過的上現在的好日子,估計都還是披頭散髮、衣不蔽體的野人呢!

管仲一手將齊國從一個邊緣國家打造成為天下霸主,他在位三十多年,齊國的霸主地位一直都穩如泰山,諸侯俯首帖耳,不敢背叛。他為國舉薦了無數良才,例如「桓管五傑」等。這些人各有所長又盡忠職守,使齊國越發強大。鮑叔牙雖然職位比管仲略低,但仁義雙全,賢名遠播,敢於對齊桓公犯言直諫,也是齊國的柱石之一。管仲和鮑叔牙的友情到死都沒有改變,管仲老了以後常常對人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從此,「管鮑之交」就被用來形容一生不變的友情。

管仲六十多歲時去世。他在位時,把一個「地舄鹵、人民寡」的齊國治理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芋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在他去世以後,齊桓公沒有聽管仲的遺言,重用幾名奸臣,結果下場極為悲慘。齊國此後開始走下坡路,霸主之位被晉國所替代。但是管仲給齊國打下的堅實基礎,使得齊國一直到被秦所滅為止,都是中原頂尖的大國之一。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管仲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最偉大的經濟學家,是把經濟這一無比強大的工具應用的最得心應手的改革者。2700年以前,在被西方所推崇的古希臘經濟學家色諾芬出生前二百多年,管仲就已經提出了內容更豐富、更完整、更深刻的經濟學思想,並且將這些思想都成功地應用在他的國家之中,造就了一個雄霸中原的諸侯,這種才能猶如天授。春秋和後世的政治家、改革家如趙武、商鞅、李斯、蕭何、陳平、桑弘羊、諸葛亮、王猛、王安石、張居正等也基本都是沿襲他的思想,學習他治國的思路和精神。正是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使得中國的經濟和經濟思想在兩千年來都領先於世界。直到明清時期,西方工業時代的開啟和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世,才使得西方在經濟學理論上得以領先。

管仲和亞當斯密的理論有很多共同點。他們對於經濟人的理論,對於勞動分工的觀點,對於人性和道德的看法都非常相像。這跨越兩千年的驚人一致性,說明他們都把握到了人性和經濟的本質,看到了最核心的市場規律。管仲與亞當斯密的不同點在於,管仲是一個混合經濟理念者,既相信市場經濟的作用,又能把握住政府在其中的職能。他不單單考慮貨幣的發行和流通,更將市場上的貨幣和物資一起考慮,以便更好的進行宏觀調控。亞當斯密信奉的則是自由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認為不干預政策才是最好的。這兩種思想哪種更好,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

管仲不僅僅是一名經濟學家,他還是一名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哲學家。在政治方面,他重新為齊國劃定了行政區劃,修建國家道路,建立起新的官吏結構和行政體系,推行保甲制度。在軍事方面,管仲曾率兵滅了孤竹等國,齊軍被困在沙漠時,他還利用「老馬識途」的方法帶領部隊走出困境。在哲學思想方面,他是春秋諸子的先導者,直接影響了後來儒家、法家、兵家等各個思想流派。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名臣之一,春秋第一名相,後世眾多賢臣所崇拜追求的目標。孔子讚譽他是「仁」者,梁啟超讚譽他為「國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國最大之政治家,思想界一巨子」。

當然,我知道你們最羨慕的,其實是他和鮑叔牙之間的友♂情。


推薦閱讀:

《管子》曾經說編製農民,讓他們「春搜秋獮」,讓「百姓通於軍事」。請教一下:這個叫什麼制度呢?
管仲是怎樣變的那麼厲害的?

TAG:管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