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付費將給社會帶來怎樣的劇變?

目前世界上哪裡的內容知識最值錢?

答曰:武俠小說里。

人們為了爭奪武功秘籍,別說是「萬貫家財」,哪怕是欺師滅祖,揮刀自宮(部分人)……武林中人也乾的出來。

喜歡看武俠小說的朋友們就知道,武林世界中競爭的本質實則是武功秘籍牛逼程度的競爭,誰擁有了武功秘籍,修鍊一陣,基本上可以笑傲江湖,甚至是號令群雄了(葵花寶典除外)。

我們反觀下,現實世界中最能代指武功秘籍的玩意——知識內容,它在真實世界中的地位是:

均價約30元(國內書籍的平均價格)。

(台下喊:喂,還有很多盜版啊)

哦,對,那大概均價10元吧。還不夠吃一頓快餐。

同樣是武功秘籍,前者是「千金難求」,後者是「快餐不夠」,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總是如此弄人。

我們還是說回現實吧:

目前主流的(知識)內容盈利方式,依然是以「吸引海量用戶注意力然後進行變現」的方式實現。不可否認,這比起早年主流的「出版書籍獲取稿費(自費出版除外)」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

然而這種靠吸引用戶注意力「間接」給知識付費的方式與「直接」給知識付費的方式,看似一字之差,但放諸於社會經濟大環境中,帶來的影響卻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上的

我們看下「吸引注意力」的內容,為了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在內容的定位上,必然是以人口金字塔中低層人群為目標啊(潛在讀者多);在內容的品味上也必然是以追求「嘩眾取寵」為目標啊。

一個可悲的現實情況是,內容層次、質量一旦高於大眾平均審美水平時,關注度必然呈指數級下降。(PS:那些後台留言問我怎麼公眾號內容質量這麼高閱讀量這麼低的訂閱用戶們,我這段話是在誇你們呢)

故此,這種為內容(知識)「間接」買單的方式,最終必然導致主流內容的水平始終停留在大眾平均品位的怪圈內上不去。扭扭捏捏何必呢。

那為知識直接付費呢?

可喜的是,近兩年來已經有不少互聯網企業已經在推動著內容按「價值付費」方面做出嘗試、努力了:

無論是在行、領路等「一對一」經驗付費類產品;

還是知乎Live、或者邏輯思維的「一對多」訂閱式付費閱讀;

儘管現階段暫時存在不少問題,但至少他們為真正意義上的「知識付費(按知識的價值定價)」拉開了嶄新的時代序幕。

若接下來能順利培育起普通大眾對內容付費的習慣後,是否想過,這能夠為社會文明產生多大的推動力?

李少加認為,必然會出現下面四個階段的變化:

第一階段:湧現更多的專業知識生產者,充分挖掘隱性知識的潛力,極大提升知識含金量

知識分兩類:顯性知識和隱形知識。

顯性知識好理解,意即已經通過某種載體(文字、專利、音視頻)呈現出來或者已經將之「實現」出來的知識,例如我們人手一部的手機;

而隱性知識則是處於我們大腦經驗中尚未「具象化」或者公布的知識;

很明顯,社會的整體隱性知識「存量」遠大於顯性知識的總量。若能全部開發出來,勢能驚人!

然而,為何遲遲沒有對隱性知識進行挖掘呢?

理由太簡單不過了,隱性知識擁有者開發自身知識的動力實在太低了。

打個形象的比方,以李少加的專長領域為例吧,若我出版一本互聯網運營相關的書,假設定價40,賣出一本的版稅大概也就3塊不到(此外還要再扣稅),通常這類細分領域的書籍能賣出大幾千本就不錯了(別忘了還有盜版),保守估計出版後也就拿個1萬的版稅吧。然而李少加為此卻要操碎心寫上一年啊……

1萬塊是什麼概念,對於高級別的崗位而言,也就一兩周不到的工資啊,一兩周跟一年,如此差距,那些真正掌握高價值的隱性知識的小夥伴們有幾個人有興趣寫書啊(腦子進水的除外,例如我 ……)。

然而,一旦內容能按價值付費,一切就不同了。

繼續以筆者正在寫的運營書籍為例,對於從事互聯網運營的讀者,若用心研習後,通過本書使其能力飛速提升,大半年內,年薪漲個5到10萬應該不成問題(還不考慮更長遠的加乘價值),那按這個價值,筆者這本書定價1000塊不算貴吧?互聯網發行嘛,去掉中間商,就算只有2000人訂閱,一本下來作者也能獲利兩百萬(好吧,我可以醒來了)。

總之,一旦「內容付費」的程度能將社會的隱性知識挖掘出來,社會上絕對會突然湧現出海量的高級人才自由職業者,或者專業知識生產機構,同時為企業的高級、中級崗位留出了不少空缺(極大促進就業啊)。

記住,這才僅僅是社會大飛躍前的熱身。

第二階段:資本介入,大眾品味提升,社會由崇拜娛樂偶像演變成崇拜知識明星

人天生就是一種需要偶像的生物。自古以來人們就崇尚各類英雄,到了現代社會,崇拜英雄演變成了崇拜娛樂明星。

要知道,人們崇尚的焦點在何處,哪裡的產業鏈就會相應的急速發展而一發不可收拾。看時下娛樂明星們的總體收入則可見一斑。

那麼,一旦內容付費開始創造經濟效益,我們又愛又恨的資本必然瘋狂介入。當一種經濟現象上升為主流文化時,必然產生驚人的螺旋式成長。

日本學者界屋太一在其作品《知識價值革命》中提出了「知識價值社會」的說法,他認為:「由於技術、資源環境、人口的變化,將創造「知識價值」成為經濟增長和資本積累主要源泉的知識價值社會,並由此而產生使人們的倫理觀念、審美觀念發生急劇變化的社會大變革。」(1985年)

從宏觀角度看,一類經濟實體的崛起必然會搶佔另一類經濟實體的資源,而我們真正應該在意的是,究竟哪種經濟實體佔據較多的社會資源能帶來最長遠的社會效益。

近年來,泛娛樂經濟所佔的社會資金比重著實驚人,相比之下,極易與之發生資源搶奪關係的內容知識經濟簡直毫不起眼。(人們花時間在娛樂上了自然不會花時間在知識上,故此兩者的資源最容易出現互爭局面)

至於娛樂經濟與知識經濟,孰優孰劣我想不用多說了,娛樂嘛,娛民娛民,一不小心就變成愚民愚民了。

若知識付費得以成立,按照李少加的這種假想發展下去,以後我們在公交站台、地鐵站廣告牌上看到的代言人都不再是高顏值的明星們,取而代之的可能是類似馬雲之類的知識精英代表們,豎著拇指說:yes, we can……

第三個階段:全民素養提高,社會財富更多掌握在知識型富人手中

大家覺得「知識型富人」跟「土豪(真)富人」的最大區別在於哪裡?說句大白話,就是「品味與追求」。

看官們可別小看「追求」兩字,於一個有品味有追求的人,當他掌握了大量的社會財富、資源後,他會持續追逐「更高層的人生意義」。

例如喬布斯,事實上早在他回歸蘋果公司前便已財務自由了,何必折騰自己改變世界呢?然而依靠社會關係掌握財富的土豪們,

除了各種花天酒地之外最多也就是豪賞下網紅們來找找優越感了。

精神世界空洞無物之人,便唯有通過外在的物質刺激來獲得短暫的幸福感了。

對,當社會財富集中於有追求的智者手中時,絕對能推動社會向著更完美的方向加速飛躍。

而gentleman,我們在有生之年就有機會獲得更多新奇的生命體驗(生命的長短不在於自然時間,而在於靈魂體驗的廣度及深度)

第四個階段:功利型知識慢慢過渡到精神修養型知識付費

這個階段純屬瞎扯,李少加只是想借題再扯點社會責任感。

我們想想,社會責任感這玩意兒值多少錢?

對於想從中收穫實用價值的人而言,它一文不值。然而對於整個社會而言,它卻價值連城,事關全人類文明最終的走向(這還真不是瞎扯)。

尤其是時下的資本工具,各類大銀行家、投資經理們,完全將「金融工具」在誕生之初「加速社會革新」的使命,變成了純粹牟利的極少數人群的財富增值工具:哪裡有可獲利的需求,資金就湧向哪裡,全然不顧長遠負面影響,毫無社會責任感可言。

這又回到前面提到的「追求」問題,一旦整個社會的權利中心持續由「缺乏追求,毫無社會責任感」的群體控制後,我們的未來又將如何?

是的,你們發現了,本文其實是一篇公益軟廣。PS:還是無企業冠名贊助的那種……哪天這類文章的閱讀量都有100000+的時候,這個世界應該好得多了。

作者:李少加

公眾號:少加點班

文章使命:從根源上讓你少加點班。

賢者有三責:為他人時間負責、為他人心智負責、為他人情趣負責

授權轉載請於公眾號聯繫本人

推薦閱讀:

小程序對於用戶增長,沒有任何幫助
米衙教你如何讓知識幫你賺錢
米衙:內容囤積症是影響內容營銷的關鍵
做號造謠洗稿不斷,機構媒體迎來內容的二次機會
運營該不該跟在KPI屁股後面走?

TAG:思考 | 内容运营 | 知识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