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接下來的房子應該長什麼樣
前段時間看一部韓劇。男主角租下一間小小的公寓,整個地板都是他的床,睏了就睡;外賣小哥為他解決飲食需求;樓下洗衣店就是衣櫃和洗衣機。
男主角極大限度地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n
一開始以為這是喜劇誇張的人設,後來回想,這不就是現在流行的極簡生活嗎?但假如這名男子在中國,應該活不過第二集吧。
建築師馬岩松做過一個社會住房的研究,提到,普遍中國人對理想生活的樣子沒什麼概念,假如給你一個房子,有大面積的草坪,有噴泉、雕塑,有小狗在跑,大家都很樂意去,結果這種形式就變成大家理想的住房。
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生活的居所▼n
其實在美國和歐洲,有很多這樣的房子。中國開發商和建築師很努力地去學習,雖然我們沒有草坪、噴泉和雕塑,但至少還有羅馬柱、雕花和水晶燈。
所以,我們看到的房子,普遍都是對這種理想中洋房的妥協與抗爭。但試想一下,將這些廉價的裝飾品去掉,我們要怎麼住在這個空間里呢?
歐洲傳統民居,極高的天花板、水晶吊燈、落地窗和雕花紋飾▼n
中國家庭裝修的典型手法▼n
中國近30年來,住房的環境發生著劇烈的轉變。祖輩、父輩和子輩所接觸到的房子都不一樣,導致我們沒能繼承前輩,也無從去學習關於營造房子的知識。
中國住宅的發展,從民房到適用房,到商品房▼n
到底中國人接下來的房子應該長什麼樣……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對舒適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我們看到很多設計師放棄對歐美洋樓的追求,轉而研究北歐、日本的住宅。
但慢慢地,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也被演變成了一種風格符號,與前者歐美洋樓無異了。還有一部分為中華崛起而奮鬥的設計師,信誓旦旦地說中國風才是中國未來住房的解藥。
中國住宅中典型的北歐、日式和中式風格▼n
其實,任何一種類型的住宅,都跟當地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通過長久的發展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就拿極簡住宅來說,其在日本的發展也經歷了很長時間。60年代的日本,城市化發展飛快,城市變得擁擠。大家的想法是,只要住在市中心,房子小一些沒什麼關係,只要豎向堆積起來即可。
塔之家,佔地面積只有6坪▼n
70年代的時候,城市化問題嚴重,許多人從市中心遷往郊區,這時出現了一些對立性的住宅,這些房子對外封閉,轉而向內營造舒適的空間。
住吉長屋,對外封閉,對內開放▼n
80年代到90年代,這種情況得到好轉,年輕人紛紛從郊外回歸市中心。這個時候,大家的內心想法也開始轉變,家不是萬能的也沒有關係,外面有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的便利店、咖啡館、漫畫廳。
GLASS SHUTTER HOUSE ,向城市開放的住房▼n
任何在家裡缺少的東西,都能方便地在外面買到,所以越來越多的住宅,選擇努力融入到城市中去,而城市也儘力去完善服務配套,包容在其間的居民。
可見,這種「斷舍離」的家居風格能夠在當地發揚光大,除了美觀之外,主要還是因為城市環境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在日本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和公共澡堂▼n
就風格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喜好,美式、歐式、北歐、日式並沒有高低之分。也有日本人喜歡居住歐式的房子,也有美國人喜歡日本的住宅,建築大師賴特就設計過一系列具有獨特日本風格的美式住宅,並風靡一時,但這些建築本質上還是以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為切入點去打造。
在今天的中國,烹飪習慣、婆媳同住、二胎時代等等這些社會問題還找不到一個有效方法去解決,以風格符號過早去定義我們的生活方式,未免有些牽強。
我們現在能做的,應該是靜下心來,去思考一種能夠持續下來的居住形式和住房形式。而且這種形式,不能夠是簡單的風格嫁接,應該根植於普通大眾的生活,根植於各民族各地域的土壤當中,這樣我們的居住環境才會從根本上改善,世界上獨樹一幟。
公眾號、微博、豆瓣:草三冉CSR
推薦閱讀:
※有房,就有了一切?|繆斯夫人
※在上海住著2000萬或以上的豪宅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想在三亞買套房子,給父母過冬,但是突然感覺很麻煩?
※既然房子戶型有明顯好壞之分,那為什麼要造戶型不好的房子出來?
※住親戚家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