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趙州錄》—昨夜三更月到窗

【師問南泉:「知有的人,向什麼處去?」泉云:「山前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去!」師云:「謝和尚指示!」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

(1)譯文:

趙州禪師問南泉禪師:「明心見性之人,向什麼地方去?」

南泉回答說:「投生到山前檀越家裡做一頭水牯牛。」

趙州說:「謝謝和尚指示!」

南泉說:「昨天晚上三更時,月亮正好到窗前。」

(2)注釋:

①知有:明心見性。《五燈會元》卷五中載:「師(道吾宗智禪師)覽書了,謂洞山、密師伯曰:『雲岩不知有,我悔當時不向伊道。雖然如是,要且不違葯山之子。』」《五燈會元》卷六中載:「(牛頭山微禪師)上堂:『三世諸佛,用一點伎倆不得。天下老師口似匾擔,諸人作么生?大不容易,除非知有,余莫能知。』」《五燈會元》卷七中載:「問:『知有底人,為甚麼道不得?』師(安國弘禪師)曰:『汝爺名甚麼?』」《五燈會元》卷十三中載:「曰:『未審先師還知有也無?』師(洞山良價禪師)曰:『若不知有,爭解恁么道?若知有,爭肯恁么道?』」《五燈會元》卷十三中載:「問:『知有底人,為甚麼卻有生死?』師(龍牙居遁禪師)曰:『恰似道者未悟時。』」《五燈會元》卷十五中載:「師(雲門文偃禪師)問:『密密處為甚麼不知有?』山(曹山)曰:『祇為密密,所以不知有。』」n《五燈會元》卷十九中載:「(虎丘元凈禪師)上堂:『知有底人,過萬年如同一日。不知有者,過一日如同萬年。』」

②水牯牛:比喻心性,禪宗常以牧牛比喻調心。《景德傳燈錄》卷八中載:「第一座問:『和尚百年後向什麼處去?』師(南泉普願)云:『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去。』僧云:『某甲隨和尚去還得也無?』師云:『汝若隨我即須銜取一莖草來。』」《景德傳燈錄》卷九中載:「安(福州大安禪師)在溈山三十來年,吃溈山飯屙溈山屎,不學溈山禪,只看一頭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牽出,若犯人苗稼即鞭撻調伏,既久可憐生受人言語,如今變作個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終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也。」《景德傳燈錄》卷十六中載:「師(雪峰義存禪師)問僧:『此水牯牛年多少?』僧無對。師自代曰:『七十七也。』僧曰:『和尚為什麼作水牯牛?』師曰:『有什麼罪過?』」


推薦閱讀:

《趙州錄》之「如何是此經?」
隱僧連載——18

TAG:禅宗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