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汽車什麼鬼?先從榮威RX5開始扒

今天,朋友圈和媒體圈都被新一代「網紅」——榮威RX5刷屏了。一向在正式場合西裝革履的上汽集團老大陳虹,竟然穿著T恤就上台了。而馬雲上台之前,直播畫面的彈幕再次炸了:「你們看好了,我爸爸要上台了~」

這就是互聯網和汽車企業在品牌方面的差異,各位自己判斷。

而我呢,剛好兩個行業都混過,作為一名內心無比八卦的老司機,我先做點背景介紹,兩個行業都介紹點。

移動互聯網

中國的互聯網才二十年歷史,但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網癮症患者集中營了。。。而移動互聯網時代則徹底把互聯網「去中心化」做到了極致。以前大家看新聞都新浪,撩妹都QQ聊天室,現在呢?吃飯用大眾點評,撩妹用世紀佳緣(sorry,是陌陌),看郭mini用鬥魚(還我郭mini~)

任何一個可能被商業化的領域,都被人發掘了,然後激烈砸錢最後誕生一家壟斷某行業的。不管掙不掙錢,BAT等集團使勁買買買……不是BAT人傻錢多,他們陰險著呢,隨後會說明。

全球移動互聯網只有兩個玩家——中國和美國。你去別的國家問問有那些日活躍用戶超過10萬的APP?完美錯過移動互聯網的歐洲,以後要追趕也基本沒戲了。所以,一個德國人看到你在手機上點幾下就會有人給你送飯過來……你在電影院排隊買票人別上掃個二維碼就拿到票據……

先扯到這。記住一句話:用戶需要的是移動互聯網的內容/服務。(過去的百度僅憑把持搜索框然後把用戶賣給不同的出價者,就躋身BAT三巨頭之一)

車聯網

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車聯網歷史要比移動互聯網更長,幾乎可以和中國的互聯網歷史有一拼。

安吉星,1995年誕生的哦。幾年後,我猜第一次用win98,還偷偷溜到網吧用數據機刷「商都信息港」。

為什麼車聯網搞了那麼久,一直沒什麼突破呢?

原因是:那時候你連到網上能幹嗎?配置那麼低的車載電腦,打開網頁就不要想了。那時候也沒有大眾點評,沒有微信搖一搖,沒有墨跡天氣……

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後,大家才有了繞過百度、自己躲過莆田醫院、自己躲過釣魚網站,直接訪問垂直領域服務/內容的可能性。

先扯到這。記住一句話:車聯網被智能手機(及其背後的移動互聯網)虐成渣

汽車行業

除了航空航天,汽車大概最能體現人類工業水平的行業。

100多年的歷史裡,大的品牌就那幾家一直撐下來。風吹不動,雨潑不進,新來者再有錢也是玩不起的。所謂的「行業壁壘」。

一個發動機的ECU控制代碼比windows都多,控制噴油的實時性要求到了幾個毫秒的變態級別。你自己ping一下自己家裡網關,需要的時間肯定更長。程序員們是新時代的寵兒,可目前對汽車行業還是無能為力的。

是,汽車行業用的代碼都是十幾年前的,硬體配置也很落後……可人家就是能穩定運行5年和10萬公里。我知道這句話會有爭議,以後有機會再仔細展開。

下面一個事實肯定又會讓碼農們吃驚:

汽車品牌自己是不會造車的!

汽車品牌自己是不會造車的!

汽車品牌自己是不會造車的!

沒錯,汽車行業涉及的只是太多,分工非常複雜,導致每個品牌不可能自己什麼都做,那樣效率很低。寶馬變速器很牛叉吧,那是ZF的,賓士的1000 bar共軌噴射很牛逼吧,那是Bosch的。

汽車品牌的車是怎麼來的呢?一句話:買買買。

汽車品牌最核心的價值是品牌,最核心的能力是積累的經驗、制度和流程,對質量的控制能力。很多經驗都是少了很多錢買的教訓,甚至有很多是生命代價換來的。

正因為有了這麼深的壁壘,幾乎所有汽車品牌在開發新產品時候都是傲慢和盲目的。你憑什麼認為一個6~7年前開始規劃一款車的人能預測到6~7年後的用戶需求?

別跟我扯用戶調研……呵呵,改天專門寫一篇文章介紹汽車品牌是怎麼為用戶從頭到尾開發一款車的。

先扯到這。記住一句話:汽車品牌傲嬌是有資本的,毛病也是改不掉的

結束前戲,開始扒榮威RX5

先說結論:

1. nRX5是目前在汽車和互聯網領域整合力度最深的一款產品,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和努力。

2. n不要期待它的互聯網體驗能達到你手機的1/3

先看定價

9.98萬元很低,可那個配置不要太「丐中丐」……

這就牽扯到了汽車行業的「痼疾」之一:配置捆綁。

想要ESP?對不起,那得12.98萬元起。

想要無鑰匙啟動?對不起,那得13.88萬元起。

想要自動大燈或者電動天窗?對不起,那得14.88萬元起。

至於發布會上高大上的車道偏離、全景攝像頭……那只有頂配18.68萬元的才有。

對比智能手機行業,你能想像低配沒有耳機插孔、攝像頭和微信功能的手機嗎?

如果iPhone只有128G才有siri……64G才有攝像頭……難以想像

你想要定速巡航?雖然硬體上幾乎不增加成本,但不好意思你得順便把座椅加熱買了。

再說服務和流量終生免費

這個可以說是汽車行業要嘗試互聯網行業玩法的一次嘗試,通過賣內容、賣服務來掙錢。這種關係有點像蓋房子的和做物業的。

的確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不過未來路線、怎麼掙錢、怎麼運營估計都是一頭霧水呢。

為什麼?因為互聯網行業自己都沒想清楚呢。那麼多的「獨角獸」們,你問他們以後怎麼盈利,很多的回答是「我們目標是贏得未來,贏得用戶」。

RX5又不能像BAT一樣養一堆光花錢不掙錢的「乾兒子」,你造個「互聯網汽車」,最後沒給用戶帶來便利,又造成自己額外每個月多花錢運營的話,那不是被互聯網公司帶到坑裡了嘛。

這個坑比較大,我們都搬來板凳看下一步怎麼搞吧。

汽車、用戶和數據的關係

現有體制下,用戶買車和用車都很痛苦,很多情況下是被逼近4S伸脖子讓人宰的,沒辦法,汽車品牌和4S店是穿一條褲子的。

在目前社會裡,汽車大概是少有的另類產品——你花了錢買它,然後還罵賣給你產品的公司,然後你還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Sorry,忘了房地產。

這類商業模式的核心是「用戶你好,我是你爹~」

汽車品牌賣了車,就失去了和用戶的聯繫,再想了解又得花錢調研,至於調研嘛。。。友情提醒一下,4S店的最後一個S可是Survey哦。呵呵……

真正有價值、準確的數據來自用戶行為,來自汽車之家和易車網上的用戶行為數據,每次點擊、查價格、對比車型、看哪個顏色的圖片多,都可以進行大量的分析,更別提他們知道哪款車的哪個配置在哪個城市賣給了哪個年齡的人……

以前說大數據不掙錢的,來認識下低頭數錢的汽車之家和易車網(後者在這方面更成功)。

站在用戶這頭呢,我需要的是服務我,幫我解決問題。我剎車片壞了,你得告訴我哪裡可以買到正常價格的正品。我去修個空調,你告訴我需要5天時間。我想去新天地吃飯,你最好提前告訴我哪裡停車最划算。在這個領域,用戶的痛點是很多的,而很多問題又是汽車品牌自己造成的。

現在,把關係理清楚了。

用戶要的是移動互聯網的內容和服務,汽車品牌是讓汽車具備了連接以上內容/服務的可能性,實際的內容/服務提供者是各個互聯網的垂直領域。

BAT不是人傻錢多,佔位並確保不錯過下一個時代潮流,是僅次於活下去的迫切需要。

還記得漫長前戲裡的幾句話嗎?

用戶需要的是移動互聯網的內容/服務。

車聯網被智能手機(及其背後的移動互聯網)虐成渣。

汽車品牌傲嬌是有資本的,毛病也是改不掉的。

綜合來看:

榮威RX5是個很大的進步,但要達到群眾普遍認識的「互聯網汽車」水平,那還有不少距離。你說起互聯網,現在用戶都是拿智能手機作為衡量基準的哦。

好的市場掩蓋了很多要命的問題,等汽車銷量下降了,基本就開始洗牌了。中國不需要那麼多汽車品牌,美國就剩通用福特了,英國汽車品牌已經全體淪陷,品牌最多的也就德國和日本了,也基本都不超過5家。

中國的汽車品牌太多了,以後一定需要整合。

汽車是個很複雜的產品,本身有多種屬性融合在一起。不過它的「工具屬性」一定會慢慢弱化。等你開車好幾年之後,你還在乎是每天是朗逸還是榮威送你上班的?我巴不得躺在後排睡大覺呢。滴滴已經證明了這點。

從這個趨勢推測:互聯網對汽車的入侵會越來越深度。

段子時間

上汽的人問阿里的人:「到時候你們馬總發言嗎?發言稿準備好了沒?」

阿里:「我們哪兒知道他要講什麼,我們又不是他領導……」

上汽:「那到時候合影怎麼站?」

阿里:「他愛站那兒站那兒,我們怎麼管得著?」

為什麼有人要黑榮威RX5?

號稱第一款換聯網汽車,潛意識裡打了所有汽車品牌的臉。看吧,我和馬雲爸爸先搞出來了。

類似案例就是劉超,水平高低咱不了解,出來吹牛B就是主動拉仇恨。

zhihu.com/question/4813

另一點信息

發布會上,彈幕里提到最多的競爭車型有兩個:博越和cx4。

那兩個號稱自己是「互聯網汽車」了嗎?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推薦閱讀:

BAT入局互聯網造車,互聯網造車夢該醒了
爆料 | 樂視找東南汽車談代工?說好的阿斯頓·馬丁呢?
什麼是互聯網汽車?

TAG:互联网汽车 | YunOS | 荣威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