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盟不是你想結,想結就能結

普京說中俄兩國是 「盟友」,學者說這段 「婚姻」 太脆弱。想想過去,咂摸咂摸現在,你說這盟是該結,還是不該結?

作者:政見觀察員 歸宿

數夜之前,普京脫口而出:中俄已是「親密盟友」。隨後,俄羅斯總統 「旋風訪華」。他在中國停留不到 24 小時,卻辦了不少事:不僅在能源、經貿領域達成合作意向,關於全球戰略穩定及網路空間發展等三個聯合聲明更引人關注。

與高調普京相對,有學者指認兩國關係是 「權宜婚姻」,為的是 「抱團取暖」;也有人說,中俄意圖顛覆現有國際體系;更有人直指中俄為 「修正主義者」,其同盟是 「地緣政治的回歸」。

俄羅斯要跟中國結盟,問過中國嗎?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近期發表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透露出中國政府對中俄關係的態度:即兩國關係本質上是穩定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結盟並非中國對外政策選項,構建反美聯盟顛覆現有國際體系也不是中國的目標。

中俄關係:「對外交往的一條新路」

傅瑩今年 1 月和 4 月分別在中美國際關係學界刊物上撰文,提出中俄之間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非意識形態或政治設計,平等和相互尊重才是兩國關係發展的基礎和動力。

中俄兩國有共同點:作為大國,它們都希望在國際舞台上得到尊重和平等對待;同時,兩國,特別是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與西方有過不愉快的經歷。蘇聯解體之初,俄羅斯曾完全投向西方,但卻未獲得重建需要的足夠資金和政治支持,之後回頭東顧,實行 「雙頭鷹」 外交。

對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渴望,催生出中俄高度政治互信。這是中俄多領域一系列務實合作的前提。當然,兩國領導人之間的良好關係也為中俄關係提供助力。從 2013 年開始,兩國合作明顯加強,2014 年一年,中國對俄投資增速達 80%,能源領域合作實現供需多樣化,軍事安全領域則形成集軍事技術合作、戰略磋商、聯合演習在內的全方位合作。

合作歸合作,矛盾分歧歸矛盾分歧。「中國威脅論」 在俄依舊有市場,不少俄羅斯人也看不慣中俄實力對比變化,中國加強與獨聯體國家合作也引發俄羅斯不滿。傅瑩強調,中俄雙方在正確認識分歧、管控危機上做的不錯,也是中俄互信的一種體現。在此基礎上,中俄形成了 「頗具典型意義的一組大國關係」,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也成為 「對外交往的一條新路」。

遠看歷史,僅看現實:中國不結盟

新路有特色,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畢竟不是盟友。事實上,中國目前還沒有突破不結盟的政策底線。

深諳中國外交理念與實務的傅瑩認為,結盟有悖於中國外交政策原則。結盟延續的是冷戰思維,不僅會導致國家集團間的對立,也會束縛盟約國的政治選擇。中國沒有冷戰包袱,在國際問題上更願意保持 「靈活身段」,不願過度承擔國際義務,也不想束縛在某種同盟關係中。

不結盟不僅是現實選擇,還是歷史教訓。

中俄在歷史上三次結成同盟。19 世紀末,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清廷就試圖借沙俄對抗日本,於 1896 年與沙俄簽訂 《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幾年後,俄軍作為八國聯軍的重要力量殺進北京,談何同盟?

1940 年代,國民黨政府曾與蘇聯訂立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儘管條約加速了日本投降,但蘇聯也藉機攫取了在外蒙和中國東北的利益,嚴重損害中國主權。

1950 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一邊倒」,再簽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蜜月期過後,在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上的嚴重分歧讓脆弱的中俄同盟土崩,一度拔刀相見,互相仇視長達 20 多年。

傅瑩認為,三次中俄同盟不僅成功,還適得其反,因此結盟絕不是 「護身符」。事實上,中國的不結盟和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現實選擇,而中俄關係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原則中就摒棄了同盟的強制概念,本身也就帶有不結盟的意義。

中俄結盟?我似乎隱約看到了美國的影子

傅瑩的兩篇文章講中俄關係,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說的卻是中美關係。中美俄這個三角關係 「相愛相殺」,以至於不少人把中俄深化合作甚至 「結盟」 看成針對美國的戰略行為。而中俄關於維護戰略穩定的最新聲明也在暗示美國在東歐和韓國的反導系統。

從表面上看,這種說法有道理。中國要在中美俄戰略三角中保持符合自身外交傳統和國家能力的 「超脫、有利位置」,恰恰就要把中俄關係局限在戰略合作夥伴層面。美國對中國的印象,不僅波及外部環境,更涉及內部改革。因此中國當然無意和美國攤牌,或 「推翻現有國際體系」。搞好中俄關係,本質上還是為「搞定」中美關係。

想必俄羅斯也能清醒地看到這種戰略態勢,因此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只能是策略性的,當然不可能結盟。

不過,把視野放得更遠一點,中俄關係的意義又有不同。近些年來,中俄在烏克蘭、南海及網路安全等問題上每每受到西方擠壓,早已意識到現行國際體系的不完善之處。這次,中俄領導人發布的關於戰略穩定和網路空間發展的聲明,就具有制度建設和規範意義,也可看成兩國在國際制度建設上的初步嘗試。從這個方面說,中俄或將成為不是盟友的盟友,也將是推動國際體系改革的重要力量,對於彼此化解西方戰略擠壓也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Fu, Y. (2016). How china sees russia. Foreign Affairs, 95.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中俄、中印關係?
為什麼中國會將北亞拱手送給俄羅斯?
我國對俄或前蘇聯有過領土申索沒有?對其是否承認《瑗琿條約》《北京條約》等條約是合法的?
收復外東北的阻力有哪些?

TAG:中俄 | 俄罗斯 | 外交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