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呀呀學語的人工智慧 - Weekly NO.24

ElemeUED Weekly:設計類閱讀推薦周刊,餓了么UED 陪你一起讀 : )

這是我們第 24 次為你推薦優質文章,往期推薦可點擊查看目錄。

近期閱讀推薦:

Bots are the new apps: Now what?

人工智慧正在逐漸的滲透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雖然仍處於最初的應用功能整合階段,但已能通過語音交互、自主學習等類人化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連接互聯網的新途徑。其中仍有很多問題值得被討論,例如:功能服務是否需要類人格語境?為此作者通過對比使用人工智慧助手與使用傳統的用戶自助訂披薩所需步數,得出後者反倒更便捷且更準確。從文中列舉的必勝客點餐機器人、Messenger 的虛擬助手 M、Quartzs News 等實際使用案例中引出了對人工智慧使用場景、交流方式(類人格語境)、應用替代性等的質疑與反思。

設計是門邏輯學,然後才是美學

雖然會使用方法論的設計師不一定能設計出好作品,不會方法論的設計師不一定設計不出好作品。但是個人覺得懂得使用方法論,並指導方法論的局限性才能達到頂級設計師的層次。

Mobile UX Design: Product Screen

使用手機購物已經成為在線購物的主要途徑之一,相應的手機購物的體驗設計也需要被更多關注。本周推薦一篇關於商品詳情頁設計的文章,作者從 3 個方面(商品圖片、商品描述、行為召喚按鈕)簡析了各自的設計要點以及其互相之間的作用影響,並例舉了錯誤示範以及體驗佳的優秀案例,建議從事電商類項目的設計師閱讀。

Authenticity vs. Beauty: Why you don』t need design like Apple

自從蘋果手機引起了全球的關注,生活中許多方面的產品都開始趨向於蘋果化:手機的外觀造型,電腦的工業外觀設計,甚至許多實體店的店面裝修……問題是,為什麼沒有人在這種局勢下能夠超過蘋果?其實我們都被蘋果的外觀設計晃眼、以為所有的重點就是外觀。固然美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往往實質更重要,產品的內容、本質、故事……這些內在的真實性可能是超過蘋果的重要部分。

書籍推薦:

《設計問題(第二輯)》服務界面設計:後現象學方法

我們對界面的研究路線遵循的是以往已經描述的路徑。而郭本斯(GuiBonsiepe)在其重要著述中,將設計詮釋為致力於創造用戶界面的實踐,藉以指涉人、技術和行為之間的聯繫。郭本斯和人機交互領域的其他學者一樣,主要借鑒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哲學,把用戶的情景行為和具身經驗作為交互裝置設計的基礎。同時,本文還將郭本斯的界面思想延伸到數字技術之外,包括版式設計和產品設計。

——————

感謝你的閱讀,本期刊由 餓了么UED 版權所有,轉發請註明來源,謝謝。

關注我們可搜索微信號(elemeued)或掃描以下二維碼:


推薦閱讀:

自古天才多呆萌,德國人竟然也懂幽默
建立什麼樣的風格指南? - Weekly NO.22
2016年科技閱讀列表
好書一起讀(211):紅星照耀中國

TAG:阅读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