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章:大量更新——模塊化減肥法2.0版

以前叫「模塊化減肥飲食方案」,現在叫「模塊化減肥法」。以前只有飲食模塊,現在還加入了運動模塊,並且設計了應對減肥平台期的方案,還做了一些其它的改進和完善。這些改善,都是我給很多人使用了模塊化飲食方案後經驗的總結,當然也結合大量的科學研究結論。

有些朋友可能不熟悉我的「模塊化飲食方案」,我先簡單帶大家回顧一下,但我就不詳細的講了。對模塊化飲食方案不了解的朋友,看了下面的簡要介紹之後,建議再回去看一下1.0版的內容,首先把1.0版徹底搞明白。

什麼是「模塊化飲食方案」?

「模塊化飲食方案」,就是告訴你,怎麼在健康均衡飲食的基礎上,不用計算飲食熱量,還讓自己每天攝入的熱量能恰到好處的減肥。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公式估算出自己每天的熱量總消耗,假如是2500千卡。你想減肥,每周想減1斤,那麼每天就應該少攝入500千卡,每天吃2000千卡。問題是,你怎麼知道自己正好吃了2000千卡呢?中餐準確的計算熱量很難。

食物製成品,一盤炒好的菜,熱量不好算,我們就算原料。我們把做一道菜,使用了多少菜多少肉多少油,加一塊兒,就是這道菜的熱量。比如我們炒魚香肉絲,一共用了100克胡蘿蔔,200克瘦豬肉,10克油。那麼我們把這些原料的熱量一加,就是這盤菜的熱量了。這就相對要容易得多(食物加工過程熱量的變化減肥時基本可以忽略)。

但我們去買菜,是按重量買。100克土豆,100克雞蛋,有多少熱量還是不清楚。假如能按照熱量買,你給我來100千卡的土豆,200千卡雞蛋,那就省事多了,很容易知道自己吃了多少。

「模塊化飲食方案」,就是解決了這個問題。裡面有一張「備選食材表」。上面有上百種常見食材,並被分成九大類:蔬菜、水果、肉類、蛋類、奶類、豆類、堅果及種子、主食、植物油。每一類裡面的每一份食材,熱量都一樣,而且都是方便計算的整數。

我們使用這個表的時候,根據自己減肥需要攝入的飲食熱量,在這幾類食物裡面分別挑選幾份食物,一湊,就是一天的全部飲食。比如你算出來了,你減肥需要每天吃1500千卡熱量,那麼就可以在食物表裡,選1份350千卡的主食,作為早飯和午飯,選1份150千卡的主食作為晚飯。這就500千卡了;再選擇3份50千卡的蔬菜,2份100千卡的水果,又350千卡,一共是850千卡了。剩下650千卡,我們任意選擇1份肉類,是200千卡。再選擇1份堅果1份豆類1份奶類1份蛋類,一共是300千卡。還剩150千卡,正好是3份植物油,炒菜的時候用。

模塊化飲食,就是三步走:首先知道自己減肥該吃多少熱量,第二步根據食物表選擇食材,第三步加工食物。怎麼計算自己的每日熱量消耗,在第一版里有詳細的敘述,咱們在這裡就不重新講了。給大家一個鏈接,關於模塊化飲食有任何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回去看看:模塊化飲食方案1.0版

2.0版有什麼變化?

我們先看看新版的模塊表。對了,評論里有人很生氣,嚷嚷說要高清大圖!我想說,真想不到還有人不知道圖可以點。我辛辛苦苦搞減肥方案給大家看,我可不欠誰的。免費的東西看慣了,極個別人老覺得,網上免費資源也必須讓他一萬個滿意。連句有禮貌的話不會說,我的東西也不歡迎這種人看。

圖片點擊後可以放大,非常清楚。

首先,第一版里,每一類食物每份重量都一樣,都是可食用部分的重量。但可食部分重量使用起來比較麻煩,比如香蕉,還要剝了皮稱重。2.0版不一樣,2.0版的每份食物重量,都是「毛重」。水果是帶皮帶核,魚類是帶頭帶骨,省事。

比如白菜,也有一部分不能吃,咱們買回來的都要摘一摘外面的葉子。所以,新版食材表裡的食物重量,都是菜市場買回來什麼樣,就什麼樣的稱重。有些食物,還可以直接在菜市場按照分量買。

代殼的食物,比如田螺之類,可食部分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大家看見一公斤多一份,別害怕。分量主要在殼上。可食用部分比例的數據,是來自《中國食物成分表》。這個表一共兩冊,有些食物,兩冊上都有,數據上還多少有點出入。多數食物的數據,還是來自第一冊《成分表》。

第二,除了原先的九大類食材之外,還增加了「酒精快餐類」。這部分食物當然是不鼓勵吃的,但誰都難免有個應酬喝點酒,或者圖省事偶爾吃次快餐。喝了酒,吃了快餐,想彌補,就必須知道自己大概吃進去了多少熱量。接下來安排飲食的時候,可以把這部分熱量減出去。

第三,增加了運動模塊。運動,也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熱量消耗,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300-400千卡。但運動方面的熱量消耗,跟體重有關,所以沒辦法做出一份能精確適用於所有人的數據表。運動模塊裡面,是按照60公斤的體重來估算的。比這個體重輕的人,運動時消耗就少一些。重,運動時消耗就多一些。但除非輕很多,或者重很多,否則差別有,但是也不大。

運動類型分成4種:有氧運動、NEAT、HIIT和力量訓練(當然NEAT不屬於運動,但是對減肥很有用,也放在裡面)。這4類運動,有氧和NEAT熱量消耗比較好估算,HIIT和力量訓練不好估算,所以是按照通常的推薦量來做了推薦,用來減肥足夠用。

運動,每天也是至少一份,跟飲食相配合。當然,我建議大家,這4種運動類型,有氧和NEAT,至少選一份,HIIT和力量訓練,也至少選一份,搭配起來效果更好。NEAT就是「非運動性產熱」,也就是不靠運動,而靠平時多活動,積少成多來減肥。不了解NEAT減肥法的朋友,可以參考我下面這篇專欄文章里關於NEAT的內容:關於NEAT減肥法

另外注意,NEAT是靠增加平時的活動來減肥,所以,需要的時間都比較長。比如我的運動模塊裡面,NEAT動不動就需要100多分鐘。大家千萬不要誤以為這100多分鐘需要一次性完成。NEAT本身就是靠平時少坐多站,少站多走,積少成多積累碎片消耗。所以,都是一點點短的時間,積累在一起,才算是一份NEAT。而一份NEAT的時間,也只是一個參考,在使用的時候,我們也沒必要幾分鐘幾分鐘的做記錄,比如每天儘可能多站,大概總時間多站兩三個小時,就算一份NEAT了。減肥的效果也很可觀。

很多研究提示,胖人和瘦人的生活方式的細節方面差別很大。拿NEAT來說,有數據說,瘦人比胖人每天平均少坐2小時左右。點點滴滴的生活方式,加在一起,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胖瘦。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小看NEAT的作用。還有,運動模塊里的NEAT,必須是額外增加的。

體育運動方面,比如游泳,我使用的代謝當量數據,是針對運動員的。我們普通人,游泳技術有限,所以在游泳時,一般持續性消耗遠不如運動員。所以游泳的運動消耗,我是可以低估的。

還比如「足球」和「跑步」,有人覺得足球好像激烈的多,怎麼跟跑步熱量消耗差不多。實際上,足球是跑跑走走甚至要停下,雖然有時候激烈,但有時候運動和緩。熱量消耗,都是按照平均值來計算的。

力量訓練裡面,「系統訓練」,是指有足夠的負荷、組數、次數,恰當的組間休息時間。總之,就是正兒八經的力量訓練。而「休閑訓練」是指定期簡單練練腹肌,做做俯卧撐、引體向上、自重深蹲等等,不系統的力量訓練。「大肌群」,指胸、背、腿臀;「小肌群」,一般是二頭、三頭、肩、腹肌等。

最後,在計算每日熱量消耗的時候,涉及到一個「活動因數」的問題。運動模塊裡面,1份運動,剛好就是增加0.3的活動因數。但2份,增加0.5;3份,增加0.7。為什麼不成比例,這主要是因為HIIT和力量訓練很難估算熱量,所以刻意的低估一些熱量消耗,目的是寧可低估熱量需求,也不要高估。畢竟咱們的目的是減肥。

第四,更突出了飲食結構的調整。舊版對有些高油脂高熱量的飲食做了份數的限制,新版則對利於減肥的低熱量密度飲食做了強制的份數要求。整體上飲食結構更合理,更適合減肥,也更有利於健康。

比如1.0版的時候,對蔬菜水果沒有最低份數要求。2.0版要求蔬菜至少明天3份,水果至少2份。有很多研究發現蔬菜水果的消費量增加,有明顯的減輕體重的作用。1.0版,所有九大類食物都選夠,最低熱量是900千卡。2.0版,按照最低份數要求選夠九大類食物後,最低熱量是1200千卡(注意主食雖然分A、B,但都屬於1類食物)。

有些人覺得1200千卡太多,因為有些女孩子減肥,每天吃的比1200千卡還少,其實這對身體健康是很不利的。很多權威機構的建議,對絕大多數女性來說,每天1200千卡是熱量攝入的最低限。低於這個熱量,就無法保證基本的健康。

第五,考慮了減肥平台期的問題,這個我們重點說一下。我們都知道,一種減肥方法,不管是限制飲食還是增加運動,開始使用效果都比較明顯,用著用著,減肥就越來越慢,最後都會不可避免出現平台期。出現平台期,大多數人就只好進一步控制飲食增加運動,吃的更少,運動更多。但這樣等於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減肥會越來越難,越來越累。

應對平台期,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首先應該認識平台期,接納平台期。我專欄文章里也講過,人的體重,受到基因設定的限制。以前100公斤,現在60公斤,其實就很好了。非要變成骨瘦如柴的模特身材,過分對抗身體設定,等於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最後往往是慘淡收場,比如患上飲食失調症。

「模塊化減肥法」應對平台期的方法,就是根據個人情況,階段性的實施模塊化減肥法。怎麼個階段性?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不要一次性把所有的減肥方案都用完,留一點後手。

比如有些人,本身飲食結構不合理,脂肪吃的太多,高甜的東西吃的太多。那麼單純改變飲食結構,不用刻意限制飲食熱量,就能獲得減肥的效果,這是有不少研究證實的。那麼這些人就應該首先改變飲食結構,而不要急於限制飲食熱量,也不要急於運動。改變飲食結構之後,體重一般就會降低,這作為第一階段的減肥方法。等體重下降不明顯了,出現平台期了,再進入第二階段,開始限制飲食熱量或逐步增加運動。

大家看下面這個階段性實施方案表。

這個圖,用飲食結構是否合理,是否久坐少活動,有沒有運動,來把減肥人群分成幾種情況。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實施模塊化減肥法的步驟。比如飲食結構本身不合理,就建議先改變飲食結構。怎麼改變?就是按照「模塊化食材表」裡面的食物種類,和對不同種類食物的限制份數去吃。裡面有什麼食材,吃什麼東西。有些食材限制,不讓多吃,就不多吃。有些要求必須多吃,就要吃夠足夠的份數。

改變飲食結構,不用做任何熱量缺口。但也建議,還是計算一下自己每天能消耗多少熱量,這樣選擇食物做到心裡有數,不會明顯超過需要。另外,因為改變了飲食結構,增加了低熱量密度的食物,減少了高熱量密度的食物。攝入的熱量減少了,食物的體積增加了,比較容易獲得飽腹感。所以,如果發現還沒吃夠自己的需要的熱量,就飽了(這種情況在使用模塊化飲食後很常見),那也不用硬吃。

如果以前是久坐的生活方式,那麼建議先保持飲食不變,同時增加1份NEAT。這樣,第一階段也就能減少一些體重。等到出現了平台期,再做飲食熱量的限制,或者增加運動。具體怎麼做,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對號入座。但是,這種階段性實施方案,也只是一個建議。大家應該首先弄懂這種理念,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做一些調整,靈活掌握。

最後,我給大家還做了一個簡單的表格,每天可以把自己的模塊化飲食和運動記錄在裡面,方便監督和管理。

這個表填好以後大致是這樣的。

推薦閱讀:

別搞錯了健康的優先順序:睡眠 > 健身 + 飲食
為什麼我努力練出的肌肉和別人畫風不一樣?
想躺著減肥,先問問基礎代謝丨減而言脂
跳繩每分鐘跳140下,跳十分鐘相當於慢跑30 分鐘么?
去TMD的水煮雞胸西蘭花!

TAG:健身 | 减肥 | 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