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上空調,該對中國經濟有點底氣
吹上空調,該對中國經濟有點底氣
陳經
2015年11月第一期的《自然》刊出了斯坦福大學布克等人的一篇文章,分析了氣溫對國家經濟表現的影響。數據其實很複雜,因為一國的溫度隨季節變化不小,氣候條件差不多的兩個國家人均GDP可能差異很大。經過種種精心處理,這篇文章得出一個結論,最適宜發展經濟的氣溫是年平均氣溫13度。另一個結論是,平均氣溫從20多度到30度的時候,國家經濟表現會有一個突降。要注意這是一個統計結論,有例外,氣溫適宜的國家有很窮的,也有的國家平均氣溫很高人均GDP還挺好。
總的來說,這篇《自然》文章的結論符合直覺,太冷不利於發展經濟,太熱也不合適。熱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質變,表現突降。人冷的時候還能幹些活,在屋裡幹活受影響更小。年平均氣溫13度只是一個理論最優數值,高一點低一點差不太多。但是熱到30多度,就真沒法幹活了,體力勞動苦不堪言,無論理工還是人文思考都會熱昏頭,經濟表現急降可以理解。
這個常識,很多人往往忽略,輕易地預言印度、越南等熱帶國家經濟超過中國。印度年平均氣溫比中國高十多度,熱起來很可怕,時不時傳出印度50度高溫熱死多人的新聞。中國有N大火爐的傳說,其實只是兩三個月熱一些,全年大部分時間不熱。熱帶地區大部分時間都熱,和中國不是一回事。在這麼熱的地方搞經濟,天然就困難得多,甚至不可行了,不能一腔熱情就跑去戰天鬥地。中國工人經常戰高溫趕工,但那是30多度突擊幾下,溫度再高就得停了,要出人命的。在印度街上走,沒兩步就會被熱浪給轟回來,多強的意志也不行。人就這點本事,冷了可以穿衣服,熱了脫光了也還是熱。
新加坡是一個顯著的例外,一個赤道國家,人均GDP高達5萬美元。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說,「空調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內森·加德爾斯《回憶王座背後的賢者——《世界郵報》主編訪談李光耀》,內森·加德爾斯:回憶王座背後的賢者),這是真心話。空調是氣溫經濟學的偉大變異,它的重大意義還沒有為公眾充分認識。氣溫合適的國家經濟表現不好,可能是社會制度等各種問題。氣溫高的地方經濟表現不錯,空調就是必不可少的決定性因素。
新加坡年平均氣溫26-28度,70年代以來上升了2度。香港年平均氣溫23-24度。工作時間是白天溫度更高,夏天時間長,所以典型的溫度就是室外30多度,不適合勞動。在香港會感覺,室內工作有半年時間要開空調,新加坡就是全年了。這兩個城市都通過空調成功地突破了天然氣候條件對經濟的限制。
大熱天去香港或者新加坡,並不會感覺有問題。鐵路、地鐵、小巴、大巴,全都有空調。進到大商場與辦公樓宇,基本是大型中央空調。不少大樓間還有通道連接,也有空調,走來走去都不熱。居民樓都有外掛式的空調。總的來說,空調設施比內地任何城市都要多。香港不少商場與公司經常有空調開太大冷過頭又浪費能源的問題,環保組織呼籲調高空調溫度。兩地人均GDP搞到3萬、5萬美元,遠遠高於天然氣溫條件類似的窮國。
世界上的國家與人口,還就是在熱帶、亞熱帶的居多。大片亞非拉國家不是熱帶就是亞熱帶偏熱的,年平均氣溫超過20度,所以這個問題很有普遍性。中國其實不是,國土面積大,年平均氣溫自己統計是10度左右,按《自然》論文上的統計是14度左右,都是屬於偏低的。所以中國人一般想像不到這個問題,偶爾熱幾下抱怨幾句,一般沒事,放些高溫假就行了,過去很多年沒有空調也不是沒法過了。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在空調問題上,中國變成了一個很奇怪的國家。
這個圖是空調滲透率與人均GDP的關係圖,橫軸是人均GDP,縱軸是空調滲透率,圓的大小是空調市場大小。直覺上來說,天氣越熱越需要空調,越有錢越能買得起用得起空調。所以我們可以推出,有錢又熱的國家與地區肯定空調滲透率高,如圖中上部的沙特、香港、新加坡、阿聯酋、科威特、澳大利亞。天氣熱的國家空調滲透率低,一定是用不起。如圖中左下角的一堆國家,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泰國、印尼。還有一些發達國家人均GDP夠高但空調滲透率低,是因為氣候溫和沒有需求,如圖中右下角的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瑞典、丹麥。還有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義大利,空調需求就高一些,是因為溫差大夏天要製冷。
總之,基本規律是:人均GDP高於2萬美元才有條件去談50%以上的空調滲透率。人均GDP夠條件了,氣候溫和的用不著太多空調,用得著空調的滲透率就上去了。像巴西、土耳其、馬來西亞這些人均GDP一萬美元左右的經濟體,肯定是有大量空調需求的,但是空調滲透率就上不去。要細細分析,這甚至可以說是「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個典型現象。說是經濟增長了,但進入「陷阱」了,普通國民明明熱得要命,但就是用不上空調。有一個經濟學觀察是:空調是所有家電里和人均GDP長期相關性最高的。比如你國家窮,但是手機可以買得起,印度手機保有量快追上中國了。空調這個東西天天在那吹,耗電量很大,就不太容易搞。
但是你看這個圖,會發現一個顯著的例外,就是左上角中國那個大圓。中國空調滲透率高達近60%,有這麼高數值的,不是發達經濟體就是沙特科威特這種石油土豪。有一堆國家人均GDP比中國高、平均氣溫也比中國高,但是滲透率卻比中國低很多,這說明什麼?這其實意義很大。
往大里說,一是說明「中等收入陷阱」對中國是個偽問題,二是說明中國在全球人均GDP排名不靠譜。不少中國人在扯,不得了啊,要進「中等收入陷阱」了,要拉美化了。但這些國家連個空調都搞不定,憑什麼和中國比?中國人想過上吹空調的日子,似乎並不是太難。有的是沒需求,天氣涼得快不用裝。還有些人收入低還裝不上的。但基本沒有誰會想,這輩子怕是用不上空調了。甚至你要找個誰說,哥們,你掉陷阱里了,這輩子開不上車了,也不好找。真和人這麼說,不是找抽?別的國家「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很嚴肅的,家電、汽車覆蓋率上不去,幾十年也上不去,倒是人均GDP注水一樣上去了。中國人均GDP,排在全球80位左右,都是胡算的,按中國標準外國是胡算,按外國標準中國是胡算,聊不到一塊去。要按空調、手機、電腦、汽車之類的硬數據,中國應該能排到前50。
這兩個圖是冰箱和洗衣機滲透率,和前一個圖坐標是一樣的。一串粉紅球是日本GDP一路增長對應的滲透率值。從這兩個圖看中國冰箱洗衣機滲透率不低,但是有些發展中國家如泰國、巴西、阿根廷數值也還可以了。這是因為,空調是個電老虎,要維持一大片空間的溫度,一家可能還有兩三個空調,一晚上用掉10度電很容易。而冰箱只是小空間保溫,一天用掉1度電正常,洗衣機不用長開,耗電也不多。電腦長開用電甚至都可能超過冰箱。夏天空調用電可能會佔一個市電網的40%,是民用電里最大的一項。所以冰箱洗衣機容易混,空調要硬功夫。居民要用得起,國家也要建設出足夠的電力供應能力。
空調、汽車、手機、電腦、冰箱、洗衣機之類的東西,畫出圖來,中國都不會差。多看看這類圖,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會有底氣的多,不會陷入一些似懂非懂的名詞中莫名恐慌。發展中國家搞不定的,實踐證明我們能搞定,正一項項往下搞,經濟發展是有方向的。有些人說,這些東西我都有了,不知道未來在哪裡。那是可以去呻吟,尋找人生的意義,——我建議去搞科研。還有很多人沒有,國家要努力發展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要繼續提升空調冰箱洗衣機的生產效率與能耗效率,白熾燈要升級成LED燈,手機電腦要不斷升級,要讓全國更多人開上汽車或者用上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光這些,經濟發展空間就還有不少。其實空調就還沒完,市場空間還有,只是市場也不容易打了,得有積累,不是隨便一個廠就能轉型來造空調的。
中國經濟的複雜性,是除了以上這些,還是有很多麻煩的事。人民要發財,城市要升級,有人要外逃,有人來套利。這都沒完沒了,巨大的利益在攪和,時不時一地雞毛。但再怎麼也還是有發展底線的,實在沒主意,就搞這些基本的東西吧,發展中國家人民不行,中國越來越行。實在跟不上的中國窮人,有了足夠的物質基礎,哪怕強行搞福利社會主義也行,整個國家應該能進步。
廣大發展中國家統計性地說,就是熱帶、亞熱帶,需要空調的大批窮國。中國去幫助他們建電廠、賣空調,提高空調滲透率,似乎是抓綱治本的大方向。文本開頭提到的《自然》文章統計的是1960年開始的數據,說規律一直沒變,溫度和經濟表現有一致性。那是因為全球窮國空調沒搞起來。說不定等中國的努力收到成效,在全球發起「空調革命」,全球經濟發展能進入新的階段。
【本文2016年6月應邀發表於觀察者網(陳經:吹上空調,該對中國經濟有點底氣)。】
作者簡介:筆名陳經,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研究員,微博@風雲學會陳經 。21世紀初開始有獨特原創性的經濟研究,啟發了大批讀者。2003年的《經濟版圖中的發展中國家》預言中國將不斷產業升級,挑戰發達國家。2006年的《中國的官辦經濟》系列文章對中國的經濟奇蹟做出了深入、系統的解讀。
歡迎關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的知乎專欄(風雲之聲 - 知乎專欄)、頭條號(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一點號(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和微信公眾號「風雲之聲」。
推薦閱讀:
※李光斗2018開年演講:新世代、新經濟、新智能、新財富(上)
※從2016年的智能手機產業看電子工業的中國升級和世界競爭情況
※只有工業化才能救中國:盧麒元,強美元下我們的應對戰略完整版
※你又不是姚明,能走就走吧
※如何看待印度總理莫迪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