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思考—從術往道的過渡

作者:Daniel李智銳 | 外貿基友團

之前我在微信上分享了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次我去必勝客,指著「天天半價」的產品說我要打包,服務員說「不好意思先生,公司規定,半價產品是不能夠打包的」。土豪嘛,半價不半價其實對我是沒什麼影響的,但就在我準備點其他正價套餐的時候,服務員悄悄地說了一聲:「先生你要不介意的話,可以在這裡吃一塊,之後就可以打包了。」,瞬間我感覺好像撿到錢一樣驚喜。

這個小故事其實可以拉出很多意義出來。

例如從銷售技巧的角度,我們在跟客戶談判的時候應該採取先抑後揚的方式,先降低客戶期望,再給對方製造驚喜。

例如從職場的角度,我們是生硬地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還是在不傷害公司大利益的前提下,盡量去滿足客戶的個性化要求?

例如從管理的角度,我們是採用強制性的要求,還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制定以疏導為手段,激勵為核心的公司制度?--說到這裡,我突然想起另外一個小故事。據說英國最先向澳大利亞輸出的是囚犯,通過委託船東海運的方式。但由於一開始的付款方式是FOB的,也就是按上船多少人付費。船東們為了賺取利益,就拚命往船上塞人,且船上的衛生和生活環境非常差,到港之後死亡率非常高有時甚至達到三分之一的地步。有鑒於此,英國政府採取措施了,給每條船配備了監察官員和醫生,這樣似乎是平靜了一段時間但慢慢地,船東們開始找到應對措施了,監察官員要麼被拉下水同流合污,要麼被拉下海去見上帝。最後的最後,英國政府終於找到辦法了,不再按FOB付費,而是改成CIF的方式,根據到港後船員的數量和體質來付費,瞬間這個問題就被解決了。

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壞制度把好人變成壞人,好制度把壞人變成好人的案例。有許多人在制定製度的時候,總是幻想遵守和執行的制度的人是機器人能夠100%在框架裡面工作,例如大家經過美容美髮店的時候,有時候會看到他們一大幫人在唱歌跳舞讀宣言,這就是一種統一思想的手段。對於初級工種,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但對於我們外貿界尤其是銷售崗位,慢慢地這種做法已經失去作用了,尤其是現今的職場主流為90後的情況下。我記得有一位學者說過:除非受到允許,否則在德國什麼事也不能做;除非受到禁止,在英國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即使受到禁止,在法國也是什麼事都可以做。我覺得這種說法很能說明我們的職場管理,我們的上一代是德國,我們這一代是英國,我們的下一代就是法國。

以上就是我吃個披薩所扯出來的東西,但以上所說的其實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場的各位,誰能夠像我這樣,從一個生活中的普通小故事扯出這麼多關於工作的思考?

我記得Alex曾經發過一條朋友圈:這社會並不是靠努力和辛苦賺錢的。論努力,農民伯伯比我們努力;論辛苦,富士康的工人比我們辛苦,但是他們都賺不到大錢。另外我們也發現,其實很多賺到大錢的人,他們都不辛苦。

那麼靠什麼賺錢?靠聰明和才智嗎?今天的基友團年會,我們站在台上分享而各位坐在下面聽,是因為我們基友都比各位聰明嗎?不,我個人認為,靠思考的力量。

例如我跟Andy,我們同一所學校畢業,同時入職,擔任一樣的職務做著一樣的工作,一樣努力一樣加班,為什麼5年之後,他成了經理而我還是一個苦逼業務員?原因就是我經常和大家說的一樣,有太多人一輩子都只顧著埋頭趕路,而忘了抬頭看看自己的方向以及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所以在我們公司,工作經驗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因為有些人幹了一輩子他還是個傻逼,而有些人在邁過了初期的迷茫之後,他學會了思考,學會到探索,學會了如何從術過渡到道。

那麼什麼是術,什麼又是道?

在我看來,道是世間萬物的本質、運行規律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而術則是事物運行過程中的顯現。台下有朋友在喊「說人話」,好吧翻譯成人話:術是一種工作技巧,而道是一種思維能力。工作技巧可以學甚至直接複製,但思維能力則需要通過大量的思考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形成,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思考?

1. n學會總結。例如以一個月為周期,總結過往自己做的事情,做得對的要繼續發揚做得更好,做得錯的要努力改正避免再次犯錯,就好像聖鬥士小強說的:同樣的招式對我不起作用。各位一定要有這種精神,在職場上犯錯是很正常的,但犯同樣地錯誤則是不被允許的。

2. n學會逆推。嘗試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學會逆推每一件所發生的事情的內在原因,並以此推測其將來的發展軌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客戶說我們的價格高。我們有沒有去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深入思考一下客戶為什麼會說我們的價格高?是相比競爭對手還是相比終端價格水平?高了多少?是真的高了還是僅僅只是客戶的壓價手段?不理清這些問題,我們在和客戶的談判中永遠會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

3. n學會聯繫。事物都不是獨立靜止存在的,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必然會引起另一件事情的變化,學會找出每一件事情之間的關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客戶的匯率貶值,為什麼會引起我們的銷量減少或者收款困難?這就是一種連鎖反應。

我以前曾經說過:工作經驗並不單純指你工作了多少年,而是指你在工作的過程中,是否有形成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式。這樣即使我們遇到之前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問題時,我們也懂得如何去搜集信息,去權衡利弊,去分析判斷從而準確執行。這就是我所認為的,職場的道。

我有一位老師,是外貿界真正的大咖人物,他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長大後你就成了我。今天我把這句話也送給在場的各位,我們的這次分享,不可能解決你的所有問題,只是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幫助大家養成思考的習慣,讓你們長大後不僅要成為我們,甚至要超越我們。

謝謝大家。

歡迎關註:

新浪微博 @Daniel李智銳

微信公眾號nDaniellzr

微信個人號nDaniellzr1982

移步外貿基友團微贊論壇,看看牛人們都是怎麼做外貿的

vzan.cc/f/s-6675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27歲做到年薪百萬,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非常認為我有很強的跳躍性思維?
【認真想】我是誰?我想要做什麼?
有一樣東西,思考時需要警惕它,溝通時需要利用它
鴻觀和邏輯思維哪個的觀點更貼近事實和真相,誰的扯淡?

TAG:思考方法 | 国际贸易 | 逻辑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