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三天時間,在知乎上收穫 10K 贊同

我只是整理了他人的回答,三天卻收穫了 10K 的贊同,確實寫這篇文章是有感而發,重在感謝 @赤戟。

1. 事情原委

三天前,在之前的回答 有哪些必備的知識技能? - 夏小正的回答 下收到一條新的評論,內容如下:

當然這條評論,雖然很簡單,但也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我點擊去看了他的那個回答,答案首先是簡明扼要的說了兩個要點,接著按照題目要求羅列了收藏最多的 100 個回答,隨後詳細的闡述了其是如何做到的,乾貨滿滿。

隨後我私信和這個此前不認識的知友,我以話嘮的形象連續發了幾段文字之後,他淡淡的回了一句,以此模式來回溝通了幾次得知,我和他是老鄉,他剛研究生畢業,已在工作。與此同時,我表示了希望可以得到他授權轉載他的回答 如何找到知乎上被收藏最多的 100 個回答? - 赤戟的回答 中部分內容,因為我之前一直想做一個關於知乎已有優質內容的盤點,但缺乏一些數據支撐和內容,幸運的是,他欣然接受,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知乎上「被收藏最多」的 Top 100 回答 - 小正說事 - 知乎專欄,截圖如下:

文章發布之後,我就沒有再管了,忙著做其他事情了。

但很快發現,這篇文章有點火,不停的看到知乎的小紅點提醒,點贊數不停的上漲,出乎意外的在三天時間裡,收穫了 10K 的贊同數,比 @赤戟 在 如何找到知乎上被收藏最多的 100 個回答? - 赤戟的回答 贊同數多了 10 倍。

而實際上,在我的那篇文章中,90 % 的內容都是源自他的回答,所以這個贊同數原本該屬於他 @赤戟,而我在這個過程中,只是扮演了搬運工和整理優化的角色罷了。

2. 一些思考

  • 如果這個回答內容,沒有被單獨整理出來,以文章的形式發布,它會像現在這樣被廣泛關注嗎?
  • 同樣的內容,在問題回答頁和專欄文章中發布,為什麼區別會怎麼大呢?是因為信息流機制不同導致的嗎?還是?

更相似的案例是:2016 年 5 月 20 日,我用基本相似的內容,回答了問題 哪些知乎收藏夾關注數超過一萬? - 夏小正的回答 和 知乎上有哪些不錯的收藏夾值得推薦? - 夏小正的回答 ,截止 6 月 13 日晚 22 點,收穫的贊同數累計 50。

接著意外來臨了。2016 年 6 月 11 日晚 9 點,我在知乎專欄上以幾近相似的內容發布了一篇文章 知乎「收藏人數」最多的 Top 10 收藏夾 - 小正說事 - 知乎專欄 ,卻在兩天之內,收穫到了 700+ 贊同。

So,Why?

如果我沒有把問題下的回答發布到專欄里,可能我之前所整理的這些優質收藏夾,都沒有機會或者說不可能像現在這樣能夠被廣泛關注到,並且收穫這麼多人的贊同。

那是否還存在像我這個回答一樣,如果沒有新的輸出,就一直被埋沒而無人問津的內容呢?

  • 沒有新的知識產出,而是將已有的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分類、輸出,可以說成是一次的新的創造嗎?

事實上,我個人在知乎上收穫關注數最多的一個回答和一篇文章,均是整理類,也都獲得了不少人的贊同,其中這個回答 有哪些必備的知識技能? - 夏小正的回答 ,更是在 2016 年 6 月 12 日晚,成為了知乎五年以來首個收藏數上 20W 的回答。

仔細看下 知乎上「被收藏最多」的 Top 100 回答 - 小正說事 - 知乎專欄 里提到的一百個回答,能發現不少的有趣現象,最為明顯的是這些被用戶廣泛收藏的內容,大多是整理類的,它沒有故事性,也不抖機靈,而是將已有的內容和知識,按照作者的邏輯判斷、思考之後進行了再構,同樣的收穫了不少網友的青睞。

看 Top10 的回答,各位感受一下:

1t195963t有哪些必備的知識技能? - 夏小正的回答

2t191482t有哪些好看的高智商懸疑電影? - 夏目的回答

3 185940t想要充實自己,有哪 10 本書和 10 部電影值得推薦? - Jee Xin 的回答

4t182636t淘寶上有哪些網購美食? - 聞佳的回答

5t143771t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 白詩詩的回答

6t142724t哪些素質很重要,卻是讀書學不來的? - 肥肥貓的回答

7t139059tExcel 有哪些可能需要熟練掌握而很多人不會的技能? - 羅翔的回答

8t136933t有哪些可以提升情商、判斷力和談話技巧的書籍? - 寺主人的回答

9t125234t體質極差的人如何從頭開始恢復身體素質? - 知乎用戶的回答

10t122125t最適合在辦公室吃的零食是什麼? - 奶牛Denny 的回答

所以,當你還沒有成為某一個領域或者行業的前瞻者時,嘗試著做一些知識的收集和整理,再輸出你自己的答案,又何嘗不是一種新的可能呢。

羅輯思維很好,但它其實的原理不也類似么,已有的內容或許足夠多了,嘗試轉變角色,扮演內容的組織傳播者,有何不可。

想起了那句農夫山泉的廣告,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 為什麼官方較少的發布對於知乎站內已有優質內容的盤點和分析呢?

當然,知乎日報、微博等平台發布的內容除外,這些內容基本是參考數據判斷,並且由編輯審核把關之後才發布的,而完全基於數據挖掘的內容,似乎沒有見到過官方版本的。

從我用知乎這兩年多以來的觀察,以及自己切身的體驗來看,基於知乎站內數據挖掘的內容,廣受關注。如之前 @蘇莉安 在其專欄 私宅 - 知乎專欄 中多次更新的關於知乎數據分析的文章,均廣受歡迎。其自主搭建的基於爬知乎數據的網站 看知乎 - 每天三次,為你精選知乎最佳答案 更是成為了不少知乎忠實用戶和爬蟲愛好者經常溜達的地方。

再比如知乎用戶 @冰藍 此前發布的兩篇關於知乎站內數據的盤點文章,在短期內也獲得了極大的關注。

這兩篇均是羅列的通過技術手段爬出的關於知乎網站的相關數據,僅此就收穫了近 30K 的贊同,對於常人而言,簡直難以企及的。

舉了這些個列子,只為了說明,為什麼這類關注度極高的內容,知乎卻少有發布官方版本的數據盤點和數據分析,反而是這些民間的知乎用戶去做。如果官方去這樣的事情,是否可以收穫到更為廣泛的關注和更為深遠的影響呢?

當然作為一個知乎深度用戶而言,是極度的希望能看到官方這方面的優質產出。

  • 重視數據,並且充分利用和挖掘數據潛在的價值,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義。

暫時這樣,之後再更新。

3. 最後的最後

也請別迷信數據,數據並不是全部,該幹嘛幹嘛。

這篇文章寫得有些倉促,初衷是為了感謝 @赤戟 ,只是寫到後面有點收不住,就啰嗦了幾句,見諒,歡迎吐槽。

推薦閱讀:

zhuanlan.zhihu.com/p/20

知乎關注人數最多 Top 10 用戶 及其優質回答精選 - 小正說事 - 知乎專欄

知乎上「被收藏最多」的 Top 100 回答 - 小正說事 - 知乎專欄

知乎「收藏人數」最多的 Top 10 收藏夾 - 小正說事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首份《頂級數據團隊建設全景報告》重磅發布: 逾半數據團隊稱人才儲備不足
從爬蟲到可視化,我的數據拓展之路
爬蟲軟體|爬蟲軟體的簡單介紹
【數據運用】「今夜燈光璀璨」DMSP數據介紹及運用實例——福州市20年建設用地變更情況
D3.js的應用:星巴克全球店址可視圖

TAG:互联网 | 生活 | 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