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建築系當交換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在大四下學期的時候來台灣交換。131天的時間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10多天。交換的學校是淡江大學。
在淡江大學建築系我跟的老師非常注重storytelling,在最終評圖的時候基本上3/4的展示都是storytelling,從為什麼選擇這個主題,痛點研究,市場分析,到方案軟性的programming(商業模式,建築如何運營並盈利),細節到改造或新建建築的具體成本,地價與租金,都需要考慮。最後生成符合市場需求和用戶需求的建築。簡而言之,就是用一個互聯網產品的生產過程來思考建築。
我們的課題是co-living,也就是共居。我們研究了airbnb和uber等互聯網產品的共享機制,解決的痛點,目標用戶等等。然後分析我們自己的建築所要解決的問題,甚至做出我們設定目標族群的用戶畫像,用故事板的形式最後做出了類似user flow的分析。
整個方案的周期是一個學期,而從開始畫真正的平面到最後的評圖大概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之前的時間一直在討論建築產品的定位,運營模式,經濟計劃,以及怎樣迎合市場需求。這是我前三年多在大陸的建築課程裡面完全沒有接觸到的。在整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一共有三個指導者自始至終參與指導:設計課老師,一個曾經做過政府官員的互聯網創業者,一個執業獨立建築師。互聯網創業者負責傳授產品化的思維能力,建築師負責傳授建築成本控制,老師負責從產品原型到最後建築的成型,平立剖等等。
(建築成本及運營
因為這學期也開始研究用戶體驗,因此發覺這學期的設計課簡直就是UX的建築版。老師也超級負責。深感幸運。(雖然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考GRE上了。。)
當然,不是所有老師帶的組都是這麼實際。我們其實是個特例。因為大四除了我們組以外都!在!做!參!數!化! 除了我們組以外,基本每個人都在用grasshopper!其他組的主題有:未來建築,純參數化的建築形態研究,仿生建築等等。淡江建築本來就是一個以參數化見長的建築學院。得益於一個CMU建築系畢業的神級老師。(嗯,CMU出來的,大家都懂) 本來在天大還算會一點點grasshopper,來了淡江觀摩了一下同學用gh,發現自己的那點gh水平連會用都算不上。
在淡江只選了三門課:設計課,建築程式設計(神老師的課),演演算法(嗯,就是跟著計算機學院的大二學弟們上的課)。建築程式設計教了最基礎的processing, rhinoscript和python,課程定位是基本的編程思維入門。上完了這門課我才知道gh的電池原來可以如此自由地自己定義(當然我還是不會寫電池。。)
(從學生公寓看到的淡水河)
在這裡的時間還有二十天啦。受益非常多。雖然是私立院校,淡江的硬體條件和師資條件可以說不比任何一個985差。比較遺憾的是為了考GRE,沒有認真玩耍,去過的地方都是走馬觀花。
(話說本來這篇是想寫AI教程的。。最後徹底跑題就放棄了。。)
啊~我要去享受淡江的豪華健身房了~
推薦閱讀:
※專業,在於細節和用心
※怎麼看待台灣人說屈原屬於楚國非中國,以及清朝非中國等類似問題?
※台灣為什麼老是在講大陸導彈對準它呢?衛士火箭炮都能覆蓋全境了啊,導不導彈有什麼區別?
※亞洲其他國家是怎麼看待大陸和台灣之間的聯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