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2)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距離上一篇文章已經過了一年有餘。這中間數次想提筆寫點什麼,但都作罷。無非是自己覺得對這句話的理解還不到位。聽歌的人最無情這句話,我想我終於理解了,所以來寫點什麼。

林夕有一首冷門歌叫《新聞女郎》。有我微信的朋友都知道,我數次地推過這首歌。這首歌只有短短數百字,卻將2003年香港發生的種種大事記錄在案。從七一維園的遊行,到楊利偉到香港;從sars在香港的肆虐,再到張國榮和梅艷芳的離世。林夕以小見大,以一個男子和新聞女郎之間的愛情故事為線索,逐件地寫下這一件件大事。發出「聽見的也都皺眉,大時代找真理」的喟嘆。而林夕自己也曾做註解:

03年每個港人都該難忘。教訓比復原更值得銘記。很野心寫大時代的小故事。想寫小我看大我的無奈,想寫分手情侶在大新聞下如何覺得感情縮小。另一野心。用寫實主義敘事手法,寫心態,寫感受,放棄文字技巧的武器。

看得出,林夕對這首歌很是看重。以小愛寫大愛,林夕不是第一次。而將這麼多事件不帶主觀色彩地融入流行歌詞當中,更是把這首歌收錄進《林夕字傳》當中。林夕作詞4000首,傾注在這首歌上的心血遠超其他歌。

可是呢?聽者寥寥無幾。各大音樂軟體上關於這首歌的評論少得可憐,在百度上搜索後,願意認真解析這首歌的也少。

認真分析的話,發生在《新聞女郎》身上的絕非是偶然現象。太多作詞人,他們付諸心血的歌詞全部作為了廢紙。例如,我之前寫過的《星塵》、《曼谷瑪利亞》,《燕尾蝶》,《最好的》,《六月飛霜》,《你們的幸福》等等。這些歌無一不寄託著詞人的思緒,我甚至可以想到,這些詞人在寫這些歌時候的輾轉反側。但,這些心血往往都成了廢紙。黃偉文在演唱會上說過,粵語歌不是垃圾,粵語歌能夠將腐朽化為神奇。我想,這句話恐怕是帶著不甘說出的吧。

聽眾喜歡什麼歌?我想,聽眾在聽歌的時候更在意自身的感受。我們從浩如煙海的歌當中去找到有共鳴的那幾句。情歌更是佔了大多數。可是就算是情歌,那些深情的,薄情的,自虐和戲謔的情歌我們一遍遍去說,一遍遍去聽。但卻從來懶得深究其含義。

我以前聽垃圾四部曲,聽了許多許多遍。聽到紅了眼眶:我不敢想像,黃偉文在寫這四首歌的時候,內心是經歷過多大的痛苦。詞人將這些痛苦剖白給我們看。好比是將傷疤好了再揭開。再把痛苦寫進歌里,以期換來聽眾的自我治癒。

生命有幾多感悟,都被詞人用心地寫進歌中。但是眾人碌碌,時間太少懶得去體味。我們忙著去生活,將聽歌作為消遣。而詞人的苦口婆心,都付笑談中。

而這恐怕,就是聽歌的人最無情的解釋吧。

推薦閱讀:

poppin 怎麼快速的找到一首歌曲的拍子?
怎樣才能做好獨立樂隊的經紀人?
中國音樂的願景

TAG: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