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讀書 | 《博物志》:古人如何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在這部書里,你會看到生子方法+發財指南+成仙秘笈……
我們讀王勃的《滕王閣序》,知道有句「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講的就是在西晉初年,天空的牛宿和斗宿之間洋溢紫氣,大臣張華遂推薦奇人雷煥擔任豐城縣令。
雷煥不愧和張華有同過床的友(ji)誼(qing),在豐城監獄把紫氣的根源——泰阿劍和龍泉劍挖了出來。挖出之後也沒上交國家,而是兩基友一人一把,兩人死後雙劍化作兩龍,不知所終。這事兒居然是正史《晉書》記載的。
雷煥是奇人,張華也不賴。
當時北京一帶的燕昭王墓旁住著只千年狐狸,想和張華比比誰更有姿勢,墓前的華表(就天安門前那種大石柱,早期用木頭)不以為然:「您水平倒是挺牛叉,但是老張心胸狹窄;您非要去的話,估計凶多吉少,怕是還要連累老表我啊!」狐狸不聽,變成個書生,跑到張華家裡坐而論道。不管是儒經還是史書或是諸子,狐狸生講得唾沫橫飛頭頭是道,張華不得不甘拜下風。
於是老張不爽了,這肯定是妖怪吧,於是把它軟禁起來。基友雷煥又出主意了,何不牽只獵狗試試?試了,沒用,狐狸還挺拽。
老張暴跳如雷:「狗子只能鑒定幾百年的怪物,千年妖精只能讓千年枯木識別了!」哪兒有千年枯木呢?就燕昭王墓前華表了。華表大哭老狐狸真·豬隊友,然並卵,老表被砍下點燃了,狐狸也現出原形。張華哈哈大笑,winner!這事是《搜神記》記載的,作者干寶離張華時代不遠,可真是一本正經胡說八道了。
別人會正經地胡說張華,張華難道不會嗎?翻翻他的作品《博物志》,你會發現,這個西晉時期的文壇泰斗,原來還是寫起點文的好手。
他懂地理學、醫學、化學、美食學、生物學,精通魔術,居然還「發明」了守宮砂……當然,以上都是胡說八道的。這部書有的材料照抄先人的文章,有的經過自己的改動,有的則是自己的原創。這裡就來八八看起來像他經歷過的事兒。
張華首先懂(di)地(tu)理(pao)。他說:「東方少陽,日月所出,山谷清朗,其人姣好。」接下來畫風就變了:「西方少陰,日月所入,其土窈冥,其人高鼻、深目、面多毛。」再接下來繼續噴:「南方太陽,水下土淺,其人大口決眥。」「決眥入歸鳥」, 張華說南方人眼大嘴大呢。北方人當然也不倖免:「北方太陰,土平廣深,其人廣面鎖頸。」中原人呢?「中央四戰,風雨交,山谷峻,其人端正。」
為什麼只褒東方人和中原人呢?張華自己出生在河北廊坊,大概也可以算是東方人吧。至於中原人嘛,司馬皇帝可是河南人,這個地圖炮不能亂開,搞不好要被殺頭的。
接著,張華突然變成了婦科醫生。「山氣多男,澤氣有女。」看見木有,想生兒子的,多去山上住;想生女兒的,多在水邊住。「婦人妊娠未滿三月,著婿衣冠,平旦左繞井三匝,映井水詳觀影而去,勿反顧,勿令婿見,必生男。」
孕婦要注意啥呢?「不食牛心、白犬肉、鯉魚頭……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見兔,令兒唇缺。又不可啖生薑,令兒多指。」終於生下來了,可是「嬰兒號,婦乳出」?劉皇叔小時候,母乳一定泛濫成災!
除了了解人類生娃,張大師還告訴我們,兔紙怎麼懷胎?「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舊有此說,余目所見也。」靠,「余目所見也」!「積艾草,三年後燒,津液下流成鉛錫,已試,有驗。」艾草還能燒出金屬,晉朝分分鐘超英趕美。
「煎麻油,水氣盡,無煙,不復沸,則還冷,可內手攪之。得水則焰起飛散,卒不滅。此亦試之有驗。」麻油煎到水氣蒸發冷卻,可以伸手攪拌,但水濺入就會火苗飛散,這個我也試過,不要太靈哦。
張華對飲食也頗有研究。「龍肉以醯漬之,則文章生。」龍肉用醋腌泡,就會產生五色紋。問題來了,龍是啥?「人食燕肉,不可入水,為蛟龍所吞。」吃過燕子肉的童鞋小心了,不過相信沒幾人吃過吧,那麼豆製品總吃過吧? 「人啖豆三年,則身重行止難。」
還有,「食燕麥令人骨節斷解」,嚇死本寶寶了!別怕,張大師還可以教你長生不老,「蟹漆相合成水,《神仙藥服食方》雲。」螃蟹和乾漆一起變成水,這畫面簡直不敢想像。
看古裝劇和小說的讀友們,一定對「守宮砂」原理充滿好奇,其實呢這也是張大師最先說的。
「蜥蜴或名蝘蜓,以器養之,食以硃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搗萬杵,以點女人支體,終身不滅。唯房室事則滅,故號守宮。傳雲,東方朔語漢武帝。試之有驗。」查《漢書》,只有東方朔猜過覆蓋之物是守宮,根本沒有說有驗證處女的功效。不知道張華從哪裡聽到的偏方,孜孜不倦禍害花季少女。
誰動了我的守宮砂?張華還教你魔術,「五月五日埋蜻蜓頭於西向戶下,埋至三日不食,則化成青珠。」《大晉日報·今日頭條》:張公助我成首富,潘安教你做男神。看到哪句你哭了,不轉不是中國人!「取鱉挫令如棋子大,搗赤莧汁和合,厚以茅苞,五六月中,投於池澤張中,經旬臠臠盡成鱉也。」一隻甲魚吃一輩子。「人以冷水自漬至膝,可頓啖數十枚瓜;至腰,啖轉多;至頸,可啖百餘枚。所漬水皆作瓜氣瓜味,此事未試。」您倒是試試再來打嘴炮?
《博物志》好玩的段子還有很多很多,限於篇幅也不能一一介紹了,感興趣可以閱讀原著。
根據文獻學家的考證,經過後世闕佚與增竄,今天的《博物志》並非張作原貌,很難區分哪些文字是他原作。隨著漢朝以來讖緯學說發展、佛道玄學出現,整個社會充斥著侈談鬼神、稱道靈異的風氣,志怪小說就這樣產生了。而「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張)華所,由是博物洽聞,世無與比」,張華作為首屈一指的大學者,一本正經胡說八道也不是怪事。
大眾、新銳、趣味
熱點知識化,知識娛樂化
長按識別或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jjmSihbEDktxrVLp92yc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北朝.魏】北魏孝文帝英年早逝
※【南朝.齊】郢州城外的爭奪戰
※【南朝.齊】蕭衍力克郢城魯山,蕭寶卷天怒人怨
※【南朝.齊】崔惠景功敗垂成,蕭寶卷再逃一難
※【南北朝】胡太后崇尚佛法,梁武帝寵弟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