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設計野史】如何讓用戶感知到個性化推薦

話說,雲音樂是最早做歌單個性化推薦的——在首頁根據你的口味推薦歌單,只是一開始絕大多數用戶都不知道有這個功能。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展示上非常低調——在首頁上的表現就是,熱門推薦歌單和個性化推薦歌單混雜在一起。一般用戶會以為都是熱門推薦,只有非常細心的用戶才可能發現,比如你最近聽了不少古典音樂,那在首頁上就會看到古典相關的歌單推薦。

我們覺得這是我們的一個特色,應該發揚光大,讓更多的用戶感知到。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首頁做了一次改版,將熱門推薦和個性化(口味)推薦分成兩個獨立的欄目,各自配以明確的標題,同時給每一個口味推薦加上了推薦理由。

改版之後,就收到很多用戶反饋:很喜歡你們的個性化推薦功能!mummm......人的感知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這一版首頁設計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直到某一天,產品再次提出:「我們現在首頁的內容太少,滾兩下就沒東西可看了,浪費了首頁這麼好的位置。我們要在首頁推更多的內容給用戶,不光是歌單,還有專輯、MV、電台節目等等,讓雲音樂里更多好的資源曝光。」

設計:「那原來的個性化推薦欄目怎麼辦?」

產品:「沒有這個欄目了,之後的首頁欄目按照內容類型分,每個欄目里都有可能出現個性化推薦的內容。」

設計:「那不又回到之前的老問題了么?用戶感知不到個性化推薦。」

產品:「現在用戶應該都知道這個功能了吧。」

設計:「......」

看在產品在首頁改版上沉澱了這麼久的情分上(通常是情難卻),還是勇敢地面對首頁要改這個事實吧。

按照設想初步繪製的原型:

mummm.....左看右看,反正就是看上去變平庸了——和那一票在首頁分類推薦各種內容的XX軟體沒啥區別。雖然我們自己知道,整個首頁都是個性化推薦,每個人看到的首頁都是不一樣的......除了新手引導(一次性的引導容易被忽略),如何讓用戶感知到這件事情呢?

每個內容後面跟個推薦理由?首頁內容變多,布局變緊湊之後就擠不下了。

給每個口味推薦的內容打個標記?畫出原型之後,就覺得太傻太壯觀。

點擊進入內容頁以後出個toast顯示推薦理由?並不是每個用戶都想看到這玩意兒的,軟體里現有的各種toast已經讓人心累。

挖空心思在想哪裡還有空間。

這時候有一種設計模式從記憶里浮現出來。微信朋友圈,瀏覽到很下面,想往回滾動的時候,頂部的系統狀態欄會短暫地被一個回到頂部的快捷操作提示替換一下。類似toast,但又沒有toast那麼囂張。

感覺利用這個位置去顯示「推薦理由」還算靠譜,好處是沒有干擾主體界面展示。雖然從看見的時機上來說晚了一步,但是,至少還有機會真真實實地用肉眼看到。

同時我們還設計了一些其他的功能露出:

比如新用戶還沒有任何口味數據的時候,中間的每日歌曲推薦功能是不可用的,此時將這個入口替換成讓用戶設置初始化口味的功能。

又比如把首頁的第一個tab名稱由「推薦」變為「個性推薦」;在首頁下拉出現的背景上顯示「首頁內容根據你的口味生成」,等等。

新版上線之後,一大波老用戶反饋來襲:哎呀原來首頁我很喜歡的個性化推薦功能怎麼沒了?mummm......人的感知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不過這個改版我們已經想了很久,方向已定,就不會因為用戶反饋而回退,能做的就是跟用戶說明,然後讓時間去沖淡一切。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知道我們首頁的個性化推薦呢。

產品迭代過程中,如何優雅地讓用戶感知到我們的功能特色,是個永恆的議題。

【設計野史】,記錄是為了日後回來看看,笑笑。

----------------------------------------------------------------------------

雲音樂交互組微信公眾號:聽音樂做設計


推薦閱讀:

一些想法 | 做交互設計時我在關注什麼
艾體驗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譯】Google對話式交互規範指南(二)理解對話機制,優化對話體驗
用戶模型分析
交互設計師都有一顆產品經理的心

TAG:交互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