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藍光,有必要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見的白光並不是單一波長光,而是由紅、黃、藍等可見光組成。紅光波長600-700納米,黃光波長500-600納米,藍光波長400-500納米。波長越短,能量越高,穿透力就越強,因此認為藍光可以穿透角膜和晶狀體,從而造成眼底視網膜損傷。近年LED光源和各類以LED為發光源的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而LED光源峰值光譜就是短波藍光,因此很多人擔心長時間接觸這類LED光源產品會不會對眼睛造成損害。

2014年,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視覺健康實驗室與溫州醫科大學聯合開展了一項關於藍光視網膜損傷的研究。研究發現當藍光峰值光譜460-500納米,照度超過1500 lx(勒克斯,照度單位),直接照射視網膜細胞持續3小時以上,會出現細胞活力明顯下降和凋亡。因此,我們不難發現藍光對視網膜的損害作用與照度和照射時間這兩個因素密切相關。

根據人所處的光環境不同,眼睛可以調整進入眼內的光線多少。如在強光下,瞳孔會變小,從而減少進入眼內的光線。目前室內照明光照度一般不超過600 lx,並且LED照明燈具在光源外還有結構封裝,而LED電子產品都採用背發光或者側發光模式,藍光強度遠低於能造成損傷的水平。隨著年齡增長,雖然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可能性增加,但是晶狀體會逐漸偏黃,有助於過濾藍光。因此,普通光環境下,藍光不會對正常人視網膜造成損害。

有的,有可能引起眩光和視疲勞。藍光波長較短,能量較高,因此遇到空氣中細小粒子時散射幾率較高,有可能會引發眩光。藍光波長較短,使其聚焦於視網膜前,當可見光中藍光的比例過高,有可能加劇色差距離使得視物模糊,需要眼睛更多的調節才能看清楚,造成視疲勞。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視覺健康實驗室對600個健康成年人開展了LED藍光與視疲勞相關的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導致人眼出現色覺偏差的基礎上,屏蔽15%藍光的受試組視疲勞程度較不屏蔽組低大約21%。因此,建議減少連續用眼時間,使用電子產品30分鐘應休息5-10分鐘。

復旦大學開展的一項單色光對豚鼠屈光發育的動物實驗發現,430納米的藍光對豚鼠光學離焦性近視的生成具有阻止作用。可能是通過影響玻璃體腔長度和角膜曲率半徑來實現。近年很多研究證實當前兒童近視的高發與戶外活動缺乏有關,室內的光線與自然光相比藍光有所欠缺,藍光的缺乏也可能是導致近視高發的一個因素。因此兒童採用一定藍光比例的光源可能對近視發展有一定保護作用。不過,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 ▽▼. ▽▼. ▽▼.▽▼.▽▼. ▽▼. ▽▼. ▽▼.▽▼.▽▼. ▽▼. ▽▼. ▽▼.▽▼.▽▼. ▽▼. ▽▼. ▽▼.

歡迎個人轉發,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近視激光手術,我到底做還是不做啊
最近開始覺得看手機不清楚,可我才40歲,難道就老花啦?!
睫毛的秘密
眼前總有黑影飄,會瞎嗎
5個要點,讓你對這個病的認知框架達到醫生的水平

TAG:眼科学 | 眼科治疗 | 健康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