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殺了他?——下山事件(3)
毫無疑問,日本是亞洲國家裡,「自殺」在文化意義上所佔地位最高的國家。無論是古時武士中清水宗治的十字切、武市半平太的三文字切這樣壯絕的切腹,還是近現代乃木希典夫婦在明治天皇國葬之後進行的「殉死」,沖繩在戰敗前的全村集體自殺,大文豪芥川龍之介的服藥自殺,殺人狂都井睦雄的厭世自殺,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畏罪自殺(未遂),文豪太宰治的殉情投河自殺,作家三島由紀夫的切腹自殺等等,甚至是時而出現的無名氏們的卧軌自殺,包括富士山下樹海的自殺勝地,都給人們留下了諸多熱議的話題,以及無限的想像空間。
話說回來,亞洲地區里日本的自殺率其實並不高。根據2015年WHO的統計:
都教授的韓國的自殺率在亞洲和全世界都是令人矚目的。事實上,直到2010年,韓國的自殺率都在世界上排到首位(目前第一是蓋亞那),這與韓國的老齡低收入人口養老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社會福利無法保障有很大原因:60歲以上人口每10萬人中,有接近70人自殺。雖然我國目前自殺比例相當低,但這是由於整個社會年齡層次構成相對年輕所導致的。後面的事情不敢想不敢想。
言歸正傳,我們今天來接著講下山定則的「自殺」。我們先回到屍體發現之後的現場。
首先趕到現場辨認屍體的,是下山在東京鐵路局時期的秘書,折居正雄。根據他的判斷,屍體上的疑點主要是四條:
1. 下山系鞋帶有個習慣:總要把鞋帶繫到死死的。而發現的屍體上,兩隻鞋都脫掉了,尤其是右腳的鞋,基本上是被硬拽下來的,皮面基本被撕開。然而,下山的腳上卻沒有傷痕——證明這不是由火車碾壓造成的,而是在碾壓之前已經把鞋脫下來了。
2. 下山是高度的近視眼,你基本找不到他不戴眼鏡的照片。生活中也是同樣,他連洗澡都不會摘下眼鏡。但在現場,他的眼鏡和手錶都掉落在幾百米之外。
3. 下山是個重度煙民,每天都要抽一包以上,所以身上永遠都帶著香煙和打火機。但是在現場的所有搜查中,包括衣服口袋裡都找不到他的香煙和打火機,而且當天早上他戴著的領帶也沒有蹤影。
4. 下山是個事無巨細都會記在自己筆記上的人,小本本永遠不離身。但是關於事件當天的記載,卻空空如也。而且下山也沒有留下任何遺書之類的東西。
所有的疑點似乎都指向下山不是自殺,或者說,不是在有理智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
當天凌晨3點20分,綾瀨車站站長齋藤趕到現場,為了不讓屍體被早班火車碾壓,他帶領大家把屍體搬到了一邊。在搬運過程中,他們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當天從深夜開始下雨,而下山屍體下面的地面卻是乾的。而且屍體周圍也幾乎沒有血跡——一般來說被火車軋過的屍體都會當場出現噴髮狀的出血,屍體周圍應該遍布血液。同時,屍體本身也幾乎沒有血痕。
這看起來並不符合卧軌自殺的樣子。
凌晨5點半,法醫也趕到了現場,負責現場屍檢的是八十島信之助醫生。他在過去三年中曾經驗證過超過100起卧軌自殺的現場,可謂經驗豐富。他給出的結論是:「不是他殺」。而關於原因,他對此未做過多解釋。
下午1點30分,在東京大學的法醫學教室里,下山定則的法醫解剖屍檢正式開始。參與解剖的是古畑種基教授和桑島直樹博士。當他們對創口進行分析時,發現組織並未發生活體反應,因此確定下山的碾壓事故,是發生在下山已經死亡之後。
所謂活體反應,就是當動物在突然受到傷害時,受傷的部位會自動出現一些反應:淤血(皮下出血)、化膿等等。如果是人受到了致命傷後死亡,那麼在受傷的一瞬間,事實上血液循環也還在進行,於是便會出現屍斑等等情況,這在法醫學上是重要的鑒定自殺或者他殺、事故死亡的根據之一。
在下山的例子中,古畑種基教授認為由於碾斷部位沒有出血,也沒有出現重創後的屍斑,因此下山非常有可能是在死後才遭到了火車的碾軋。而另一方面,根據法醫們的觀察,下山的屍體在當天下午1點40分左右出現了中度的死後硬直,在下午5點半,死後硬直達到了最高峰。根據7月5日晚上的氣溫來判斷,死後最大硬直的出現時間應當是18-20小時。所以倒推一下的話,下山的死亡時間理應是5日的晚上9點至11點之間。
但火車經過的時候,已經是6日凌晨0點19分了,這中間可是有1-3個小時的差異。在法醫鑒定這裡,首先下山定則總裁的死亡時間就出現了重大的疑點。
另一方面看,下山的胃中和腸道里都幾乎全空,也就是說他有接近10個小時沒吃過東西。但下山本人犯有嚴重的胃潰瘍,經常會時不時地吃一些小餅乾,否則就會痛得走不了路。從這樣的條件進行分析,下山顯然是被什麼人限制了人身自由吧?
因此根據正式的法醫鑒定結果,古畑種基教授給出了「死後碾軋」的結論。但如果這一結論成立的話,下山的「卧軌自殺」便成為了痴人說夢——哪具屍體可以在死後還走到鐵路上,脫掉鞋子卧軌自殺的?
然而這一結論,顯然招致了大量的法醫界的反論。首先發難的是慶應大學的中館久平教授,他提出卧軌自殺也並不都會大量出血。現場勘察的八十島信之助醫生也堅持說,由於屍體被迅速碾斷,所以屍斑不出現或者不明顯,這也是正常現象。京都的法醫學者矢野春利博士援引了140具卧軌自殺屍體的調查報告,強調說在所有的卧軌事件中,只有9%左右的屍體會大量出血,16%左右的屍體會有一定的出血,而70%的屍體的出血量都很少。
名古屋大學的小宮喬介博士也提出了反論:因為當天下了暴雨,所以屍體的血液是已經被沖走了。而且假如卧軌的角度恰好的話,身體的大動脈被瞬間切斷後緊急收縮,這樣血液就不會被泵出身體,而是被鎖在血管中。因此便不會大量出血。
根據從下山身體上碾過的列車底部取樣分析,現場只發現了半凝固的血滴。而小宮博士指出,只有活體的血液才會自動凝固,而屍體的血液是不會凝固的,因此下山其實還是卧軌自殺。
另一方面,人體的肌肉在死後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其pH值會根據時間推移而變化。因此東大醫藥學部的秋谷七郎教授使用了pH值檢驗法來確定屍體的死亡時間,最初得出的結論也是晚上9-11時。但在之後根據中央氣象台的資料修正後,進行重複實驗,便把死亡時間修改為11-12時。
在這樣的紛爭下,古畑種基教授和桑島直樹博士被眾議院法務委員會叫來問話。在訊問中,古畑種基教授改口說「自殺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而桑島直樹博士也承認,確實無法確定是自殺或是他殺,對自己的解剖結果沒有十分的把握。
然而,由眾議院出面向負責鑒定的法醫進行問話,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視作政治向司法施壓的行為。在這樣的環境下,古畑種基教授和桑島直樹博士被迫改口,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者說,「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事情。
===============================
在法醫界引起了爭論的下山事件,隨即在媒體上也引發了爭論。長篇大論倡導自殺說的,是每日新聞。而讀賣新聞和朝日新聞,都在堅定地認為此事必有蹊蹺,要求政府將真相調查到底。
而主導這些調查的警察部門,就是向警察總監田中直接彙報的警視廳搜查1課。
田中,如果各位還記得,他就是下山在失蹤前最後一天,去特意麵會的人物之一。除了見面寒暄,下山還給田中看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
「請不要開除我爸爸。」
================================
1949年12月中,警視廳已經基本將本事件的基調定為「下山定則因內心愧疚引發精神異常後自殺」的論調,得知這一消息後,支持「他殺說」的讀賣新聞和朝日新聞自然很是慌亂,而覺得「站對了隊伍」的每日新聞的主編平正一,在自殺說確認發表之前,特意帶著手下的記者去向田中警察總監致謝,但見面後,田中卻冒出一句:
「什麼也不要問。」
之後便抱著頭一言不發。儘管警察的調查方面已經確定了自殺的結論,但如何去向大眾自圓其說,尤其是解釋下山定則在失蹤前後的那些疑點,這無疑是警視廳的一場噩夢。
=================================
事件之後大約十年,原本是日本報紙發行量第一名的每日新聞,因為遭遇到了諸多醜聞,不得不慢慢將報界老大的位子拱手讓給了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直至現在,每日新聞的發行量也僅僅是讀賣新聞的1/3,朝日新聞的1/2。也許冥冥中自有公道。
=================================
1949年12月31日,警視廳搜查1課宣布,下山自殺結論成立,調查到此為止,搜查本部宣布解散。似乎一切都塵埃落定,然而黑幕的存在,似乎是有目共睹的。
就在宣布搜查本部解散之前,還有另一股力量,在不屈不撓地堅持著「以他殺說為方向」,決心要連根拔起背後黑手的一群人,他們就是警視廳搜查2課。
如果沒有他們的調查,那麼這個事件遠不會變得像現在這樣撲朔迷離,也不會有更多的細節在事件「封案」之後還被公佈於眾。我們在下一篇中,將給大家講講他們眼中的下山事件。
推薦閱讀:
※欣賞日本人的精神,覺得中國和日本做對是中國的恥辱有問題么?
※【沒什麼卵用的日語小知識】しりとり
※回憶·關於日本之行的20個小細節(下)
※等級,一瓶好酒的身份 | 清酒入門
※留學日本 | 日本大學群的傲慢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