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愛瓷器不愛玻璃?
文 墨墨知道
玻璃的歷史很古老,在中國也是如此,但是比起瓷器來,中國人對玻璃器皿的感情一直比較淡,並不在意它們,中國玻璃的發展過程也不為人知。
玻璃已經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瓶罐杯盤,還出現了從前無法想像的形象,比如燒菜的鍋。其實今天我們未必比瓷器更了解玻璃,未來我們完全可能重新喜歡上玻璃器皿。
玻璃的歷史非常悠久
天然的玻璃,稱作黑曜岩,就是玻璃質的火山岩。在遠古就已經成為了製作刀具和器皿的材料。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熔點高達1650度以上,但是加入了碳酸鈉(蘇打)與碳酸鉀,這樣可使熔點降至1000多度,能夠被加工,而碳酸鈉早期就是來自於草木灰或海藻的灰燼。
人造玻璃可能最先誕生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米亞,而玻璃器物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埃及已有應用。當時的玻璃,除了裝飾之外,已經被製作成了器皿,製作方法大概是以粘土作坯,把熔融的玻璃拉成條,在坯身轉圈堆條,又或是在坯身黏上碎玻璃再行加熱,冷卻後,去掉土坯便可。
玻璃器的吹制和陶瓷的轉盤拉坯一樣,是劃時代的發明。吹制技術是利用玻璃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具有可塑性的特點,使用中空的鐵棍從爐中挑出玻璃料,一個人在一端吹氣,另一端的玻璃料即被吹成球形。這時可以通過剪刀、模具等工具來塑型。吹制操作通常需要幾個人合作完成
羅馬帝國時期,玻璃製作技藝廣泛傳播,腓尼基人發明的玻璃吹製法在玻璃製造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威尼斯玻璃器見證了玻璃業在16、17世紀空前的繁榮狀況,熱成形玻璃和冰裂紋玻璃都是當時最流行的玻璃精加工技術成果。17、18世紀,高品質無色玻璃在中歐出現,玻璃的刻磨雕花技術成為主導裝飾工藝。18世紀,波西米亞(現在位於包括布拉格在內的捷克共和國中西部地區)是製作彩色玻璃的領軍者。19世紀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第一件英國制彩虹玻璃。
金屬成分是玻璃的呈色劑。加入氧化鉛,得到光彩奪目的水晶玻璃,少量錳呈淡綠色,多些錳呈雅緻淡紫,少量鈷呈明朗藍色,錫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得到不透明的磨砂白,加入銅氧化物呈古董青綠,金屬銅呈深紅色,鎳添加量的少多分別呈現藍、深紫、黑,加入鈦呈棕黃色,微量的金可使玻璃艷麗若紅寶石,添加鈾呈螢黃或綠,銀化合物可以得到橙至黃色二戰中歐洲教堂大量被破壞,後來人們在修復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彩色玻璃無法複製,因為古代著色工藝已經失傳在中國,玻璃長期作為玉的補充存在
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高鉛鋇硅酸鹽玻璃,其製品有琉璃璧、琉璃珠等。因為成分不同於西方的鈉鈣玻璃,因此有人認為中國玻璃製品有獨立的起源。
中國古代稱玻璃為「琉璃」、「陸離」、「璆琳」、「葯玉」等,明清時期又有「硝子」、「料器」等稱謂。收藏和研究中國古代玻璃的人現在仍然習慣說琉璃和琉璃藝術,是因為相對玻璃,這樣多了一份文化內涵。
古代玻璃長期被作為玉的替代品。漢書記載「隨侯以葯作珠,精要如真」。
湖南長沙出土戰國谷紋琉璃璧湖南省博物館藏戰國穀粒紋玻璃劍首,劍首是劍之柄端所嵌的玉飾,置於劍柄的頂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是當時重要的玻璃產地,是以玻璃生產來彌補玉石資源的不足。明代由於喪失了西北控制,疆域內沒有玉的產地,所以玻璃也得以興起。
戰國曾侯乙墓蜻蜓眼被鑒定為鈉鈣硅酸鹽玻璃,符合西方常用玻璃的化學成分體系和製作工藝特徵,與興盛於中國戰國時期的鉛鋇玻璃不同
玻璃在很早的時候,就溝通了東西方。成分檢測表明,戰國墓中的蜻蜓眼琉璃珠多為中國燒造的鉛鋇玻璃,少數是產自西方的鈉鈣玻璃,比如曾侯乙墓蜻蜓眼。而西方玻璃進入中國還有更早的物證,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踐劍格、河南輝縣出土的吳王夫差劍格等上都有鑲嵌的玻璃塊,經檢測成份為西方的鈉鈣玻璃,時間在春秋晚期。
遼寧朝陽北票北燕馮素弗墓出土的淡綠色鴨形玻璃注,被認為來自古羅馬帝國
山西博物館藏大同出土北魏玻璃碗,被認為來自薩珊王朝(公元226年薩珊王朝統治波斯,直到公元651年被阿拉伯人征服)寧夏固原博物館藏北周李賢墓出土玻璃碗,薩珊王朝法門寺地宮出土楓葉紋描金藍色琉璃盤法門寺地宮出土玻璃茶盞茶托故宮博物院藏清雍正黃玻璃菊瓣式渣斗
清代,華美的宮廷玻璃器足以媲美西方同時期的玻璃藝術品。清代玻璃器除清宮養心殿造辦處玻璃廠外,已知的民間玻璃產地還有山東博山、廣州、北京和蘇州等地。民間玻璃業受宮廷影響極為興旺,加上傳教士引入了西方工藝,據記載僅博山一地玻璃器每年可銷售七千餘擔。北京不產玻璃料,而是從博山購買料條,低溫加熱熔軟之後,由民間匠人製成動物、瓜果等料器,這也就是北方稱玻璃小件為「料器」的原因。
天津博物館藏清乾隆款料胎琺琅彩人物圖鼻煙壺這個時期,鼻煙壺成了民間玻璃器的代表,技術水平很高,但是它在中國人心中終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蟲小技,以至於馬未都認為,今天最好的鼻煙壺收藏都在歐洲。
中國人為什麼不在意玻璃器皿
1,我們有了使用性能更佳的瓷器
瓷器導熱性能差,不燙手,也不會遇極冷極熱而炸裂,所以是非常實用的器皿材料。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國瓷器積累了很高的技術和藝術成就,適用性強、成本低廉。所以成了日常器皿的首選。
2,飲料文化有差異
中國的沖泡熱茶和瓷器相得益彰,而西方紅酒和流光溢彩的水晶玻璃杯交相輝映。
3,審美差異
中國人含蓄,崇尚溫潤婉約,不喜歡鋒芒外露的東西,拒絕所謂「火氣」,過於錚亮還被稱為「賊光」。
中國古代的琉璃,也大多素雅內斂,注重內在與張力。與之相對應的是西方藝術更注重外在形態的表達。
能打動人心的現代玻璃製品主要來自國外
電影《花樣年華》中出現的咖啡杯曾給影迷留下了印象,因為它強烈的時代感。它是美國玻璃製品老牌Fire King在1946-1965年出產的「Jane Ray」系列的咖啡杯,紋理細膩,觸感溫潤,質地通透又含蓄,帶著舊日氣息,「在極速消逝的時光中堅持著疏離的姿態」(網友語)。
今天這種能打動人心的日常玻璃製品也大多來自國外。現在的玻璃器大國主要是法國、德國、日本等。
Baccarat 沙皇酒具
國外玻璃製品有奢侈品牌,如Baccarat。也有相對親民的北歐風格,如iittala。能滿足不同階層人士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Iittala Essence 紅酒杯切子的各種紋飾
日本稱玻璃為硝子,對硝子切削打磨雕花的工藝製品,即所謂切子,帶有傳統韻味。
薩摩切子廣田硝子 江戶切子這些現代玻璃有著自己的故事,代表特別的生活態度。接下來,我們會專門去認識它們。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牧之解密 中國古代玻璃》)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sanjiangfood。會寫廚房裡的大事、小事和瑣事,倡導廚房裡的品質生活。
本專欄發表所有文章,除特殊註明外,版權均屬三匠廚房所有,轉載請註明微信公眾號ID以及二維碼。
推薦閱讀:
※【日本紀錄片】西餐禁忌禮儀
※「小蔥日食記」——茶葉蛋:茶葉蛋也是一種文化!
※祭灶
※「小蔥日食記」——油潑面:解碼陝西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