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
大概是在我上小學五年級以後,直到初中畢業的一段時間裡我都熱衷於在課間、體育課上踢毽子與去網吧玩電腦遊戲。我玩電腦遊戲的經歷乏善可陳,不如講一講當年踢毽子的一些事情。小學時期的課間有幾項流行的運動:男女生皆宜的打沙包、女生們更熱衷跳皮筋、乒乓球、以及本文介紹的毽子。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踢毽子算不上什麼嚴肅的運動,比起三大球或者跑步、乒乓球、羽毛球這樣的國民運動來說是不足掛齒。但是,踢毽子在中國被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完全可以說是歷史悠久了。為了規範踢毽子,甚至有《毽球競賽規則與裁判法》一書,據說是一種類似排球的21分制競技。當然這與我踢毽子的規則大相徑庭。
一、專業名詞
我在這裡所說的規則可不是什麼正式的、獲得世界毽子協會認證的規則,想在奧運會上看到更是不可能的事情。這裡面的動作名稱、規則只不過西安市南郊幾所學校2000年前後的名稱和規則,通用範圍有多廣,我不知道。
踢毽子的花樣可謂不勝枚舉,因為時間久遠,我也不能保證這些名稱的準確,而更多的情況只是音譯,當時也不知道這些名稱到底該怎樣寫。
最常見的就是用腳內側,腳弓一帶去踢毽子,通常是為更高難度動作過度用的,也用來調整狀態。與之同一級別的還有用膝蓋去頂毽子、用腳外側去踢毽子、用腳尖踢毽子。姑且將這些統稱為級別一的動作。
稍微更高難度一些的也很常見:把毽子放到身後踢,準確的說是在身體的側後,比如說把毽子扔到身體的右後側然後蹦起來用左腳在右腳後面踢,電視上大概看過,這樣踢的人不少。這種踢法根據動作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蹩(音譯,以下皆同)、贊、跪。
· n蹩-是這一組動作的基礎,將毽子踢起後在落地時由非踢毽腳先落地,高手的話能踢十幾或者幾十個都不是困難。
· n贊-是蹩的衍生動作,區別在於踢毽腳先落地,在普通贊的基礎上,還發展出「彈彈贊」這種變種,是指在用多個贊形成一組動作的時候,踢毽腳在落地時需要彈上兩下。在實踐中,用彈彈贊這種方式連接多個贊比用單純的贊直接連接要簡單的多。
· n跪-是一個稍微奇怪的動作,我一直做的不好。需要非踢毽腳抬起,成跪坐狀,然後跳起用踢毽腳在非踢毽腳下方踢毽子。跪還有一個更加困難的衍生,叫做「滑跪」,非踢毽腳需要在毽子落下的過程中從毽子上方滑過,然後再是跪的動作,我曾練習多年而不得其道。
· n淘(?)-這個動作不用跳起,非踢毽腳放到地上不動,踢毽腳同樣在後面踢。因為沒有了跳起,反而更加難以銜接連續動作。
以上蹩、贊、跪這幾個個動作姑且稱之為級別二的動作。對了,還有一個級別二的動作,與上面三個不太相同,但也屬一個性質——科。
· n科這個動作不是在身體後方踢毽,而是改到了身體正前,跳起後雙腳交叉,用下方的腳做踢毽腳踢毽。這個動作對毽子十分難以控制,但也不乏這方面的高手。
我們踢毽子還有一個主要分類:「禪」系列(禪這個字比「纏」顯得有深意多了)。各種的禪也是踢毽子的樂趣所在,各種新動作層出不窮。簡單的說,利用毽子在空中的時候,踢毽腳從上面繞一圈然後將毽子踢起。
· n掛禪,基本上是最常見的禪類型,用腳弓內側將毽子輕輕彈起,然後用腳從上繞一圈將毽子踢起。算是入門動作。外掛禪則比這難的多,需要用腳背外延將毽子彈起後繞圈、踢毽,能連續完成此動作的高手鳳毛麟角。 至於更厲害的,則是連續的掛然後在踢。
· n片兒禪,這也是一個基礎動作,需要先將毽子落穩在腳弓內側,然後再完成禪的動作。比片兒禪更常見的是落片兒禪,需要先讓毽子落到腳面上,再落到腳弓上。片兒禪系列的關鍵是讓毽子穩穩地落在腳上,尤其是需要多個動作銜接的時候。
· n落直禪,不同於落片兒禪需要將毽子過度到腳弓內側,在腳面上直接將毽子提起後在毽子上繞圈踢毽,遠比片兒禪系列要困難。頂直禪更是困難的多,用膝蓋將毽子頂起後再繞圈,節奏極難掌握,偶爾能用出來一定是必殺絕技,只見過一同院的夥計極為熟練。左落右直禪,這個動作算是我個人的研發成果,將毽子先落在左腳腳面上,提起毽子後用右腳繞圈踢毽,這個動作會讓大多數對手無以是從。
以上「禪系列」可以被稱為級別三的動作。在我們看來,踢毽子的動作可以分為以上三個級別,尤其以後兩個級別尤其關鍵。
二、規則
我們踢毽子的規則是從何而來已經無從考證,至少我們就是這麼用的。踢毽子需要兩撥人(多種選擇方法),通過「石頭、剪子、布」決定哪方先攻,攻方可以進行任意踢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上三個級別,級別一中的動作不算,只記級別二與級別三的動作,包括招式與數量。
攻方完成後,輪到守方,守方需重複攻方,但不限順序。比如攻方的結果是10個蹩,5個片兒禪,守方亦須完成,無需超額完成(超額完成並無獎勵)。如守方能完成,則「攻守之勢異也」,守方與攻方對調。
當然總會出現一方不能完成攻方動作的情況,此時則進入「處罰」敗方的環節,敗方需要像勝方「貢毽兒」,把毽子扔給勝方去踢,勝方通常會用手比劃一個位置讓敗方扔,只要勝方不動腳,即使毽子扔出去,也需要重新再扔。
每位勝方成員均有一次機會接受敗方的「貢毽兒」,勝方的成員需要踢出級別二或者級別三的動作,並且踢出後毽子不能被敗方成員接到。如果成功在踢出級別二、三的動作後並讓毽子落地(這一部分很像棒球或者壘球),則增加一次踢的機會(一條命),可以給自己攢著或者「復活」一名隊友,往往是最具「殺傷力」的那位。
通常情況下,勝方會將毽子踢的又高又遠,以免被接到,而敗方則會圍成一圈,四散站開,就像是棒球比賽中守方一樣,努力接住踢出的毽子。
如此往複,不消幾個回合,就能聽到上課鈴聲了,如果是遇到體育課或者自由活動課,那就是數輪的車輪鏖戰了。
三、我踢毽子
對於級別二的動作,運氣好的話我基本都能做上幾個,但算不上精通。我更擅長的是級別三的動作,尤其是片兒禪系列,不是以數量見長,而是推陳出新,開發新的動作。比如吧,普通的片兒禪被我改造成片環蹩/贊/淘。一時間他人難以模仿,成為了必殺技那樣的存在。更多的時候,普通片兒禪就會讓很多人頭疼一會了。
偶爾用之的左落右直禪、頂直禪,如能施展成功,那也是大殺氣一件,往往會讓對手難於招架。當然,對於別人的獨門絕技,我也會疲於奔命,所以一組人踢比單純只有兩個人踢要有趣的多,各路高手紛紛拿出自己的絕技來對壘,有些武林大會的意思。
至於毽子的來源,我始終喜歡文藝路小學門口一人賣的毽子,完全手工製作,底座是皮革包裹的圓鐵片,上面連上塑料管,裡面插幾隻雞毛。即使是到了初中,我也是回到小學門口去買他家的毽子。踢毽子有時會踢得雞毛四處橫飛,那就不得不滿地搜集掉落的雞毛,一根根地重新接好,這可不簡單,要達到平衡並且把全部雞毛重新放入可是需要一番功夫,上課是偷偷摸摸插雞毛的絕好時機。
年齡更大一些,來到高中,似乎一下就沒有人踢了。大家更熱衷於足球、籃球這種看上去「更成熟」的運動了,要麼就是利用課件繼續看書、寫作業什麼的。總之,踢毽子的時間是一去不復返了。
想起電影《頭腦特攻隊》(InsidenOut)中,主角頭腦中有一系列的個性之島(Personality Islands),與核心記憶密切相關,是我們性格的一部分。而在我少年時期的頭腦中,踢毽子一定是一座有著獨特造型的個人之島吧。
推薦閱讀:
※健身與脂肪(3),脂肪的代謝與運動nn——透視各種運動減肥方法後的科學邏輯
※用Crossfit來訓練增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涕姆問答專欄(17)
※堅持做下去,人魚線馬上到
※為什麼時速300公里的摩托車比賽,能比馬拉松還安全?
※【視頻】如何翻一隻巨型輪胎——動作詳解乾貨
TAG: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