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鬥越自由:關於力量的源泉
想像力買不來
最近看到《商業周刊》343期一則報道,採訪劉慈欣:"我住在山西的中等城市,離大城市很遠。過去我很少參加互聯網的活動,只在一次講座上遇到了騰訊的工作人員,那次講座的主題是關於『未來如何從科學中獲得故事根源』,雖然我不懂互聯網行業如何運作,但是我知道如何從科學中尋找故事。在那之後,我和互聯網公司的人有了一些交流,所以現在我試著做一些新鮮的事情——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擔任『想像力架構師』,為遊戲寫腳本,提供遊戲背後的故事。"這件事,有些不靠譜。
劉慈欣老師的《三體》,我是這兩年讀的,非常有衝擊力,從故事架構到科學細節,精彩絕倫,挺喜歡。但劉老師被騰訊遊戲任職這事,感覺就像,人有錢了就喜歡買藝術品,地位可以彰顯炫耀,但品位是萬萬買不來的。
今天的BAT,T的勢頭最猛,因為騰訊遊戲;口碑還不錯,因為微信。除了要感謝當年沙場上的前輩們(51 、暴風、搜狗、新浪、迅雷、MSN、聯眾、盛大以及360)等,更重要的是,馬化騰是大產品經理,在他影響下,幾年前的騰訊極度產品導向,公司的產品經理培養體系是所有互聯網公司中最成熟,人數也最多。
在騰訊產品發展通道擔任委員的經歷,讓我接觸過許多頂尖產品經理(P3.3以上),也結交一些頂級產品總監們。他們現在有些擔任核心業務要職,更多是加入或創辦了新公司。我們相聚時,出於對老東家的感情,仍會牢騷幾句,現在公司精品產品真的不多啊, 騰訊自家遊戲大家都不玩吧。 看看人家網易,雲音樂、公開課、新聞、郵箱、考拉海淘,遊戲也是經常在App Store各種精品,從設計到吸金都是,大家有時一笑了之,有時感慨『創新者的窘境』。
我們知道,霸佔大半壁江山的騰訊遊戲缺的不是故事,而是真正要出精品的決心,需要當年那個奔走疾呼"用戶虐我千百遍,我待用戶如初戀"的姚曉光(頂級製作人)們。新時代已來, 除了像「蘑菇」那樣思考,騰訊遊戲需要的是,面對自己的戰鬥。
創造源於憤怒
Keso最近重出江湖,開了公眾號,有一篇 《互聯網+,怎麼加》講了三個案例,分別是他的創始人朋友門做的不那麼互聯網的三件事:五位餐飲管理系統、丁香診所和一土學校(想成為國內的AltSchool)。
作為普通消費者,可能覺得這三件事都還好,如果當你開始準備減肥或生育寶寶時,才突然發現餐館和外賣大多用的是地溝油;當你要生了個非常規病時,才發現很多三甲醫院都沒有基本的專業規範和流程;當你奮鬥三十年攢了點錢,初未人之父母,發現從早教中心到國內應試教育到處是以"起跑線"來威脅你的落後機構,才開始思考有沒有辦法移民。沉默的大多數,還是盡一己之力改善家人或自己的狀況,但對於被命運射中的創始人們,他們在開辦一家新公司之前,一定是看到和忍受了巨大的憤怒,他們想要改變。
AltSchool的創始人 MaxVentilla是一位從 Google 辭職出來的連續創業者 ,他創辦的這所學校試圖通過技術手段來讓學生獲得符合自己個性和需求的教育 。這家創業公司在2014年獲得了AndreessenHorowitz和 FoundersFund領投的 3300萬美元 A輪投資 ,又在2015年初獲得了馬克 ·扎克伯格等人超過一億美元的融資 。 已成為矽谷明星項目,很大的原因是科技界的成功者們覺得美國的教育太落後了。
AltSchool 上閱讀課是這樣的, 混齡, 小小孩看繪本,大一點看文字多情節更複雜的, 能力發展突出的小朋友會被建議直接創作一個故事。翻轉課堂,相互學習。
此外,工程師團隊將學生從學前班到 8年級 (相當於學前班到初中 )的知識分解成一個個小部分 ,以形成一個資料庫 。這個資料庫參考了一系列現有教育標準或教育機構的建議 ,例如美國共同核心教學標準 ( CommonCore)、全國數學教師協會標準 ( NCTM) 、下一代科學標準 ( NextGenerationScienceStands ) ,以及CASEL機構在社交情感學習方面的建議。
AltSchool 並不神秘,就兩件事:1、以兒童為中心;2、面向未來的教育課程設計。
我們特別理解,因為和墨齊的理念和方法完全一樣,只是我們要面對中國的兒童教育環境更為惡劣和落後, 別說那些科學化的標準,就連兒童動畫片,都是喜羊羊、熊出沒這種爛東西。
我們知道,雖然墨齊現在的產品受到Apple 青睞,有一點小成績和認可,但太多設計、交互體驗的順暢、細小的音效、動畫,還遠遠不夠極致,甚至還配不上我們的用戶:充滿勇氣的、擁有無限創造力的孩子們。
所以更加確信的是,作為創始人、新公司,如果沒有對未來的期盼,沒有對現狀的不滿,又何來前進的動力呢。
象孩子一樣戰鬥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是采銅的新作,是一本關注自我成長的非常厲害的書,很多關於成長和人生進階的方法論都被融匯貫通在裡面。 讀完,立刻推薦給了全體MC的船員們。
在『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時間』的開篇話題上,就引用了梁漱溟先生的回答:『鄭重』。 年輕人應該象孩子學習"鄭重"的態度,不敷衍、不遲疑、不搖擺,認真地聚焦於當下的事情,自覺而專註地投入。
采銅現身說法, "和其它孩子一樣,我兒子也會經常問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什麼"恐龍要不要上學"啊,什麼"火車有沒有後視鏡"啊,很多問題一問出來就把逗樂了。可是每次他的神情中卻一點嬉皮笑臉都沒有,非常嚴肅,像是在說,我可是在學知識哪。孩子用"鄭重"的態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戲謔的、遊戲的態度去度過自己的人生。 "
我相信,墨齊的船員都特別理解上面的這些話,孩子們無論在我們產品中所創作繪畫、拍電影時那些認真勁,理解偶數的數概念和運算時的專註開心的表情,還是那些拋開一切俗世羈絆(爺爺喊來領紅包)進入到自己理想國時堅持不懈、看似玩耍但又投入的狀態。
每次身為父母的朋友和我討論教育理念時,我常常會送給他們一首詩,來自紀伯倫,以安撫他們的焦慮和對未來的恐懼, 因為孩子本身比大部分成人都有力量: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蔽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象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間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遙遠的射了出來。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紀伯倫《論孩子》
題圖為, 紀念偉大音樂鬥士 Prince 4.21離開我們。
推薦閱讀:
※拼了命也瘦不下來,不如聽聽教練給的這幾個建議
※人的力量在哪裡?
※為什麼學佛修行的人詛咒人會有力量,為人祈福也有力量
※新手如何開始力量訓練?
※繼續者康複課堂3:加固膝關節之股四頭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