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人,要等到世界盡頭
我們表達對一件事物的追求和喜歡時,一般會加上期限。「愛你一萬年」,「愛你到天荒地老」,「說一輩子就一輩子,一分一秒都不能少」,「山無陵,海無角,與君合」......
相關的台詞連起來能繞地球一圈。
但這些期限在大迦葉面前,都弱爆了。公元前四百多年的一天,一位百歲高齡的老人徑直向離王舍城西南幾公里的雞足山走去,山上樹林茂盛,鬱鬱蔥蔥。當老者到達山腳,雞足山的三座山峰自然裂開,露出一個禪座,老人於其上端然入定。
他將遵從佛陀的囑託,在這裡等待六十七億年,直到彌勒菩薩從兜率內院下生世間,繼承釋迦牟尼的金縷僧伽梨衣、四天王所獻的缽。他才能涅槃。
六十七億年,不是一生一世,也不是海枯石爛,而是星河倒轉,劫壞劫成。
這位老人就是大迦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聽說地球的壽命的一百億年,現在已經過了1/3了,按時間推算的話,大迦葉是要等到世界的盡頭了。
迦葉是根正苗紅的富二代,出身婆羅門望族,其爹的資產比國庫還要多。擱現在就是王校長,京城四少般的存在。實際上他也做過一件很炫富的事:叫人打造了一個純金的美女全身像給父母看,說如果全國上下找不到比這個更漂亮的女人,他就終身不娶。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版本,更有意思。過去世有個女乞丐,看到破廟裡的佛像殘破不堪,就發願要修葺廟宇,重塑佛金身。你說她飯都吃不飽,還有這樣「閑心」,只能說佛緣了得。
就這樣積蓄了十幾年,終於湊齊了錢,換夠了黃金,於是在村裡找了個年輕的工匠來幫忙。這位小木匠被女乞丐感動的眼淚汪汪的,決定免費幫她一起實現願望。兩個人很快就建立了革命的友誼,順其自然地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
小木匠就是大迦葉。由於修廟塗金漆的因緣,他一出生就有異相,身體自帶金色光環屬性,所以也要找個帶金色光環的老婆。
你看,有錢人一言不合就是黃金珠寶。不過大迦葉從小就不愛江山美人,當時印度社會的中上階層,除了提供一般性的教育外,還要讓小孩「不務正業」,學習祭祀、占卜、因明和瑜伽等。前者為你的生活服務,後者為你的頭腦服務。
大迦葉小朋友,就很討厭生活的部分,迫不及待想要出家修道,尋求智慧。這哪行啊?!他有錢的老爸老媽,趕緊抬出金像美女全國巡遊,重金求佳人。
這一找,就找到了傾國傾城的妙賢姑娘,大富豪迦毘羅待字閨中的女兒,也就是過去世那個女乞丐。兩人不僅是門當戶對,也是宿緣牽繫。到了洞房花燭夜,大迦葉愁眉不展,一看妙賢,坐在離他很遠的地方,神色非常不自然。是害羞嗎?不像。更像是警惕,憤怒,傷心,大有一種你過來我就恁死你的樣子。
大迦葉心想她這大概在外面是有情郎啊,受父母所逼不得不嫁給我。於是主動上去問個究竟,兩人一搭話才發現是同道中人,妙賢姑娘沒有所謂的情郎,就是有潔癖,極度厭惡世間生活和感情。
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了。兩人為了不過「臟臟」的夫妻生活,先是分床睡,被發現就前後夜分時睡,相敬如賓,有名無實。直到十二年後,父母相繼壽盡,大迦葉的責任和負擔也隨之散去,於王舍城隨佛陀出家,剃度完第八天即悟道。
與妻子分開時,大迦葉承諾一找到合適的僧團就會接她一起過去,但不巧當時還無有女眾出家的規定。後來還是我們的婦女之友阿難同學極力勸請,佛陀才破例允許成立比丘尼教團。
而大迦葉與妻子分開,已有將近四年的時間。妙賢苦等無果,把家裡的財產散給親族鄰里,加入了橫河畔的裸形外道。裸形外道以無慚苦行為主,身上不著一物,妙賢為此遭受不少羞辱和非議。大迦葉在定中看到那番情景,悲憫不已,又不能親自前往,只好拜託一位比丘尼,把妻子接了過來。自此兩人雖不處一室,但到了吃飯時間,大迦葉就把自己乞食而來的飯菜,分一半給妻子。
也算得上一段不負如來不負卿的佳話。
大迦葉一生愛好苦行,獨行。寧願在墳地等阿蘭若處打坐,也不願意在竹林精舍睡覺;寧可穿別人丟在垃圾堆里的糞掃衣,也不願意穿弟子供養的輕衣。天天在外面風吹日晒,除非是想見佛陀了,或是佛陀想見他,才會出現在大眾的眼目之下。而每次的形象都跟濟公似的,頭髮又長又亂,衣服又臟又破,新剃度的比丘和比丘尼認不得,個個唯恐避之不及。而佛陀在很遠就招手呼喚:
「來,迦葉,快坐到我這裡來。」
佛陀希望他回來養老,不要在外面受風雨之苦。對此迦葉的回應是:
「佛陀教法中的頭陀行門,就是一種最嚴肅的生活方式,能習慣於這種生活,便能吃苦,便能忍耐,便能甘於淡泊,一心一德,為法為人!佛陀!我為了直接鞏固僧團,間接的利益眾生,我歡喜願意不舍苦行,請佛陀原諒弟子的執著!」
這句話對後世的很多修行人影響巨大,特別是南傳。僧團不能少,但德高望重的苦行榜樣,也不能少,如果人人都在安逸的環境下修行,佛法將很快就會覆滅。
佛陀涅槃時,正在北方度化世人的大迦葉痛哭流涕,領眾弟子連夜趕了回來。佛陀被安置在金棺中,諸弟子幾次點火荼毘都未能燃薪。一直到七天後大迦葉回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佛陀的一隻腳伸出了棺外。大迦葉即刻會意,悲泣不已,答應佛陀一定會按照他老人家的教誨如實去學習和教化。
話音未落,佛陀的腳就收進了金棺,自焚荼毘。
九十天後,佛教歷史上的第一次結集,也稱為長老說,最初說,在王舍城的七葉窟舉行,與會者五百人,皆是大羅漢。
發起者,正是大長老摩訶迦葉。
是時大迦葉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劫難得佛法而得久住。如是思惟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應當結集修妬路、阿毘曇、毘尼作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
註:本文內容參考《佛陀十大弟子傳-星雲大師》《佛陀十大弟子傳-宣化大和尚》《關於第一次結集若干問題的辨析》《大迦葉與中國佛教(李富華)》
本文於火爺的色相公眾號首發
微信號:shixiaohuo1983故事很長
讓我們聊到天亮推薦閱讀:
※用無二的空性慧來看,佛教本身也是分別心的產物,但在仔細想想,這種對佛教的看法本身是不是也是分別心?
※南懷瑾:深入淺出談「定」境
※如何駁斥以下批佛的言論?
※【雲居山夜話】初上雲居十一:起七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