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感到後悔時,該怎麼辦?

我們都有後悔的時候,比如,有人後悔上學的時候沒好好讀書,有人後悔失戀的時候沒努力挽回。

但現實中沒有後悔葯,老天也不會給你一次重來的機會。難道對那些後悔的事情,真的沒有彌補的方法嗎?心理學公眾號「簡里里」有篇文章,討論了後悔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看看人為什麼會後悔。一般後悔的時候,我們都會說,如果當時怎麼怎麼樣就好了。

這說明我們後悔時有兩個想法,一個是我們對現在的結果不滿意,另一個是我們覺得如果當時不那麼做,結果會比現在好。

心理學家把這種想法叫做「反現實思維」。我們用一個假設的結果跟現實比,如果這個結果比現實好,你就會覺得現實更糟糕,如果這個結果比現實差,你就覺得現實更好。

但如果你用這個標準,就容易把事情想得很好,就忽視了存在風險的可能性。所以在「反現實思維」中,我很多時候都覺得現在的結果是不好的,然後就開始後悔了。

我們看一個有意思的實驗:假設A有一支股票,B也有一支股票。A覺得B的股票不錯,想把自己股票的賣了,然後買B的那支股票,但他猶豫了,最後沒買。

結果,B的股票漲了,如果A買了,就能賺1000美元。B呢,覺得A的股票好,就把自己的股票賣了,買了A 的股票,結果剛賣完,自己原來的股票就漲了。他要是不賣,也能賺1200美元。你說,他倆誰更後悔?

估計你覺得B更後悔,對吧。心理學家問了很多人,十個裡面有9個都覺得B更後悔。但其實這兩個人的情況是一樣的,都沒賺到錢,持有的股票也一樣,為什麼我們覺得B更後悔呢?

心理學家從這個實驗里總結了一個後悔的規律:當我們可以選擇做或不做的時候,如果最後的結果讓人不滿意,做要比不做讓人更後悔。

而且,心理學家在不同國家做了好多次實驗,得到的結果都一樣。但是,如果將時間跨度拉長到人生的幾十年,情況就變了,時間越長,你就越會為那些沒做的事情後悔。

心理學家曾經調查了1000個人,讓這些人回憶自己人生最後悔的事情,結果75%的人說,人生中最後悔的是一件自己「沒做的事情」。

所以,心理學家得出結論,在那些短期後悔中,做了的事情讓人更後悔,但在長期後悔中,那些沒做的事情讓人更後悔。這種反差叫做「後悔的時間性模型」。

那既然人生沒辦法重來,我們怎麼從後悔中解脫出來呢?

第一,你後悔的時候,要提醒自己,別的結果不一定就比現在好。

因為大多數人都有一種樂觀的傾向,覺得明天會更好,那些不好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當你後悔的時候可以這麼做,找一張紙,寫5個更不好的結果,比如你後悔沒去參加舞會,那你就寫5個去參加舞會的更不好的結果。

第二,為了你在今後的人生里不後悔,大膽去做。

咱們之前說了,在很長的時間段里,那些沒做的事情會讓你後悔一生。所以,當你不知道做還是不做的時候,想想這一點。

如果你不想在長期的人生中後悔,做比不做更好。但是你做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承受後果,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彌補損失。如果你覺得這些都沒問題,那就大膽去做吧。


推薦閱讀:

怎麼掌握高水準的判斷力?
試了那麼多方法,為什麼你的小腿還瘦不下來?
聽君一席話,不如讀一小時原著
學習Anki精神——以知識點為單位的卡片

TAG:后悔 | 情感 |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