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人生第一個冠軍在哪裡拿的?
李小龍是截拳道創始人,他集詠春/國術/拳擊/空手道等為一體,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武道體系,他先後與空道大師,柔術大師,跆拳道大師等切磋交流,贏得各位大師的讚賞,你想知道李小龍人生第一個冠軍是在哪裡拿的嗎?很多龍黑說李小龍沒有上過擂台,沒有實力證明自己,誰說他沒有上過擂台呢?他不僅上了擂台還拿了冠軍,讓那些龍黑閉嘴.
李小龍在少年時期是問題青年,他的性格很急,語言稍不對勁,就會拳頭相向,他在街頭經常打架,讓他在家庭和學校的關係很緊張,他很想證明自己,可是他成績很一般,無法用成績來證明自己,那就用拳頭來證明自己.
李小龍在學校學習成績不好還勉強能堅持上學,他從來沒有逃過學,但這又能表示什麼呢?他根本不喜歡「牢房」般的學堂。老師也拿來沒有辦法,只要你不搗亂就行了,成績差點也無所謂了.他一直想證明自己,他在找機會來檢驗一下自己的詠春拳功夫。他照舊被老師責罰,他與同學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但他照舊去打架,而且還打得很高興,很過癮,越打越有癮。他在香港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很多人提到李小龍,都是一個怕字了得.
證明機會終於來了,在1957年,他出人意料地為學校做了一件好事,代表學校參加了一場西洋拳比賽。這也是他在學生時代參加的惟一一場正式比賽。他雖然以前沒練過拳擊,但在學校專門教授拳擊的愛德華修士的鼓動下,他還是參加了這次本港校際拳賽。因為他一直想證明自己,這次參加比賽就可以證明自己,這也是他取勝的慾望所在吧!
這次比賽規模很大,來參加的學校也很多,在比賽場館中,人聲喧嘩嘈雜,每一所學校都有啦啦隊出場為自己的代表隊打氣,而李小龍所在的學校呢?同學們認為喜歡打架的李小龍並不一定能贏得西洋拳,所以連啦啦隊也沒組織。李小龍看到自己的啦啦隊都沒有幾個,他心裡越急,你們看不起我,我偏要證明給你們看,這就是李小龍,永遠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在鼓勵著他.其它學校認為這所學校找不到高手了,把這個街頭敢打王臨時派上去,就像死馬當活馬用吧!所以他們根本未對李小龍抱什麼希望。他們認為街頭打架靠的是拳頭硬度,若在李小龍光光的拳頭上戴上厚厚的拳套,後果則絕不敢想。比賽尚未開始,他們學校便早已輸了信心。
李小龍第一次登上擂台,第一次戴上拳套,李小龍不習慣戴拳套,也不習慣正規的場地,加之他又未能熟練掌握拳擊技術,只好運用自己的詠春拳技術去與對手博擊。但憑著他敏捷的反應與拼勁,竟也闖入了決賽圈。他在決賽中的對手是個高大的洋少年,相比之下李小龍又黑又矮,也沒有多少熱切的擁戴者與支持者去為他鼓勁,他雖膽不怯卻深感凄涼。比賽一開始,他便陷入了困境,幾次被對手逼到繩角上,而當發起反擊時,卻又因頻頻撲空而陷於劣勢。第二回合一開始,對手又以靈活多變的搏鬥技術佔了上風。當這位對手企圖以強攻來結束比賽時,卻給李小龍創造了放手一搏的機會。詠春拳的缺點是在步法上欠缺靈活性,李小龍正為逮不著對手進行貼身肉搏而發愁,未曾想對手的求勝心切反為慣於街頭拼殺的小龍帶來了反敗為勝的契機。在李小龍短促、兇狠的強撼硬撞之下,對手的作戰計劃與拳擊風格被打亂了,李小龍講求的「中線原理」的埋身搏擊法讓對手吃盡了苦頭,最後迫使對手不得不宣布棄權認輸。
這一仗雖然贏得勉強而又雜亂無章,卻進一步增強了李小龍學習武術的信心,同時更對詠春拳的實戰效果深信不疑。他知道自己用詠春拳的埋身連環攻擊法及時取代愛德華先生所授的西洋拳,才是戰勝強敵的關鍵所在。說到底,是師兄黃淳梁所教的拳術使自己走向領獎台的。
這個冠軍雖然來之不易,但是他用拳頭證明了自己,也讓平時瞧不上自己的人也不得不刮目相看了,他在學校成為了明星,走到哪裡都有人給他打招呼,他在這個時候才真正懂得勝利者的喜悅,也更加堅定自己對武術的追求沒有錯,他去葉問武館次數也多了.假如沒有這次比賽,沒有在這次拿到冠軍,李小龍的武術之路不會這樣平坦,所以他很珍惜這個冠軍.
李小龍紀念網博主黃飛龍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