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紐約,特朗普距離提名還有多遠

本文作者talich、林垚,改編者華思睿。本文於2016年4月20日首發於騰訊新聞。

「謝謝你紐約!我愛你!」 4月19日晚,特朗普贏下紐約州後,發出了這條推特。

「謝謝你紐約,我永生難忘!」兩小時後,特朗普又發了一條內容並無二致的推特。

對紐約的感謝,特朗普應該發自真心——在紐約州初選前的一個月,特朗普的日子一直不太好過。

首先是因為競選經理被起訴,又在墮胎、國防等多個議題上接連說錯話,緊接著,在威斯康星州、北達科他州、和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克魯茲多次擊敗特朗普……

贏了初選,卻輸了代表

特朗普在紐約準備投票

競選經理被起訴的事情被炒得沸沸揚揚,特朗普的團隊還可以將其歸罪為媒體的偏見;單單輸掉一場威斯康星,可以怪建制派的陰謀。但在各州爭奪代表中出現的更多問題,則是在對特朗普團隊的專業水平和組織能力提出挑戰。

在科羅拉多州,今年的初選制度非常獨特,代表的選擇是在各地的共和黨會議上。結果克魯茲一人將34張代表票全部攬入麾下。而特朗普一方,出現了自己支持的代表候選人居然沒有出現在選票上的情況。此外,特朗普團隊散發的傳單上,不少代表和真實選票上序號不一致,這也就意味著,特朗普的團隊將部分支持者的選票導向了支持自己競爭對手的代表上。

在西弗吉尼亞,因為其複雜的選票設計和代表選擇流程,特朗普很有可能在贏得初選的情況下無法拿到足夠的代表。在加州,每個候選人都需要在5月7日提交自己在每個國會選區選擇的代表,一共169名代表候選人和169名替補。克魯茲團隊花了超過5個月的時間完成這一過程,而特朗普一方,才剛剛開始。

一連串的失誤,讓特朗普在贏得了初選的大好優勢下,在代表上和勢頭上竟然落了下風。

如果特朗普能攜紐約大勝的勢頭在接下來勢如破竹,他仍然有望初選中鎖定1237張代表票,直接鎖定提名。即便無法達到1237這個數字,如果最終相差無多,特朗普同樣有機會通過運作在黨代會第一輪投票中就超過半數獲得提名。

但如果第一輪投票中無人超過半數,那特朗普將迎來噩夢——在此時,克魯茲的「處心積慮」的運作埋下的「特洛伊木馬」代表們,將轉而支持克魯茲,給他在接下來的投票中帶來很大的優勢。

抨擊體制,特朗普是否有道理

投票點

特朗普的團隊顯然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利境地,對自己的競選策略做出了調整。4月14日,在輸掉了科羅拉多之後,特朗普在《華爾街日報》發文抨擊「被操縱的、噁心的、骯髒的體制」,抨擊「建制派」和克魯茲聯手阻攔民意,號召自己的支持者聯合起來改寫規則。

而對此,共和黨「建制派」方面也做出了反擊,黨主席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在推特上表示,初選的規則早在一年前就定好了,特朗普不應該抱怨別人。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前傳播總監道格-海伊(Doug Heye)同樣在《華爾街日報》上發文反擊特朗普,指責他飛到哪裡都只是在當地機場開個集會就飛走,並沒有真正「下基層」,佔了體制便宜的時候就悶聲發大財,等到別人靠體制佔了他的便宜,就開始發牢騷。

仔細研究共和黨的初選流程,特朗普在這一套制度中的確也有所受益。共和黨在分配代表額時,為了保證溫和派的候選人在總統初選中勝出,以便在大選中更有競爭力,按照的是各選區的總人口,而不是選區的共和黨員人數。這也就意味著,實際上在共和黨初選中,並沒有做到真正的「一人一票」,親民主黨地區的選票要比親共和黨地區的選票更有價值。

如果不是特朗普,這套政策的受益者或許會是已經退選的傑布、盧比奧,抑或仍然苦力支撐的卡西奇,然而,特朗普的意外崛起讓共和黨高層的如意算盤成為了鏡花水月。

長期以來,共和黨出於對州權的尊重,讓各級共和黨人都能積极參与選舉進程,而給了各州共和黨在初選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機會,但這也就同時導致各州的初選和黨團會議都各不相同。對外看起來似乎是民主選舉,實際上只是黨的內部選拔機制的外在表現,仍然要以內部運作機制來支撐。

克魯茲方面,是通過一切手段,合理地或者不合理地利用規則,甚至鑽規則漏洞,去挖特朗普的牆角;而特朗普一方,則是把事情鬧得越大越好,讓合理的規則看起來不合理,讓不合理的規則看起來更荒謬。

特朗普所營造的自己被克魯茲和「建制派」聯手迫害的形象,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作用,在NBC和《華爾街日報》的民調中,在共和黨選民中,有62%的選民認為,即便沒有候選人獲得過半選票,共和黨仍然應該提名獲得最多選票的候選人。

競選團隊暗流涌動,建制派「奪權」

特朗普競選經理科里-萊萬多夫斯基

除了抨擊體制和「建制派」,特朗普所做的另一改變,則是招來了服務過福特、里根、布希等多位共和黨人的資深競選顧問保羅(Paul Manafort),削弱了原本的競選經理萊萬多夫斯基(Corey Lewandowski)的權力。

在去年夏天,特朗普的競選經理萊萬多夫斯基經過一系列鬥爭後在最終實現了對特朗普團隊的控制,他對從競選策略、媒體安排、人事變動等各方面的策略全都一手包辦,在其他具體的地方競選組織上,則交給副經理格拉森納(Glassner),而對於特朗普本人,萊萬多夫斯基的策略則是「沒有策略」——「讓特朗普做自己Let Trump be Trump」這句話從特朗普宣布競選的第一天就被寫在了萊萬多夫斯基的辦公室里,一直貫徹至今。

事實也證明了「讓特朗普做自己」的策略的確有效,特朗普憑藉自己多年從商和參加真人秀的經歷所積累的經驗和直覺,在大選中一路領先。他的一系列引發軒然大波的舉動和言論,恰恰建立了特朗普與傳統政治家截然不同的形象,受到不少選民的歡迎。

但選舉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特朗普和其他「圈外人」組成的團隊,面對複雜的選舉流程,加上共和黨內反對特朗普的力量逐漸團結在一起,這支團隊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此時招來更懂經驗的操盤手,理所應當。然而問題是,作為老「建制派」的保羅,與被「建制派」排擠多年的萊萬多夫斯基,在原本規模就不大的一支競選團隊中,能各司其職,和諧共處嗎?

目前看來,這個答案是很有可能是No。美國多家媒體把特朗普團隊內的狀況描寫為「飢餓遊戲」、「內戰」,稱隊伍分裂成了保羅和萊萬多夫斯基的兩派。

在過去的一周,保羅獲得了兩千萬美元的經費,取得了人員招募、廣告、媒體策略等方面的控制權。在本月早些時候,保羅還表示自己是直接彙報給特朗普本人的。

保羅並不准備一個人戰鬥,他計劃招來多位在之前的選戰中有經驗的組織者為特朗普助力,其中就包括2015年就早早退選的威斯康星州州長斯考特(Scott Walker)的競選助手威利(Rick Wiley)。而萊萬多夫斯基的追隨者之一斯圖爾特(Stuart Jolly)則被報道因為對自己要向另一派的威利彙報而遞交了辭呈。

而特朗普自己則對媒體表示,自己競選團隊的組織運行十分平穩。據CNN報道,特朗普的團隊目前已分為兩支,萊萬多夫斯基承擔起「幕僚長」的角色,負責組織特朗普的競選活動,而保羅則成為特朗普的「國防部長和國務卿」,以彌補特朗普在政策上的短板。當然,保羅還有更重要的角色,在接下來幫助特朗普爭奪到更多的代表,為可能性越來越大的「開放競爭黨代會」做好準備。


推薦閱讀:

美國大選中,「錢」能講話?
怎麼評價特普朗贏得此次美國大選?
微政治 | 弗吉尼亞的「女性大遊行」
美國大選存在舞弊?目前特朗普給出的證據都不靠譜
科普及自證

TAG:美国政治 | 美国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