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人物專訪 任玲:願做栽樹人
出品:中國科普博覽 SELF格致論道講壇
聽到銅,我們會想到什麼?
銅線,是我們電路中常用到的材料;青銅器,是夏商周時期貴族使用的祭祀器皿;或者是一種化學元素,一種金屬元素。
對於任玲來說,銅是一種美麗的元素,為我們生活帶來美好與希望。
愛笑的材料科學家
任玲,中科院金屬所副研究員,201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學位,隨後赴英國倫敦大學、女王瑪麗大學、赫特福德大學訪問,研究領域為醫用金屬材料的生物功能化探索。
對於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學習應用化學的任玲來說,考取材料學的博士是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喜歡科學研究,並且希望能夠繼續深造,就這樣她選擇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由於博士期間的辛勤與努力,任玲三年獲得了博士學位,並且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師昌緒獎學金、貝卡爾特獎學金等殊榮,並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醫用金屬材料的生物功能化的創新思想,並開展了有意義的研究探索,首次發展出具有抗細菌感染、抗支架內再狹窄等生物醫學功能的醫用金屬新材料。博士畢業後,她希望繼續從事這項有意義的研究,繼續留在課題組開展了深入的研究。
任玲在生活中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臉上總是掛著笑容,東北人獨特的口音顯得更加可愛風趣,彷彿宋丹丹附體,是個非常容易相處的人。去年8月份,她剛生下了寶寶,對於一位新媽媽,除了收穫滿滿的幸福,面對的也是人生中從沒有過的艱辛。如何做到兼顧家庭與工作,是對新手媽媽最嚴格的考驗。但任玲積極地面對人生中這一幸福的轉變,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在家更專心地哺育孩子。任玲是幸福的,她的家人溫暖而堅實的支持,讓她勇敢的面對一切困難,因此我們總是能從她臉上看到那種感恩的、幸福的微笑。
許多人都認為科學研究的工作很枯燥,每天圍著實驗台,記錄數據、不斷驗算、推導結論,反覆檢查,然而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樂趣,任玲也不例外,「我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吸引力,它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永遠面臨著挑戰與創新,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喜歡這種感覺。」
任玲擅長用簡單的例子,將很深奧的科學道理講得十分清楚、明白。「我真的不覺得材料學的研究是枯燥的,舉個例子,我們一般在實驗室中會養細胞、細菌,觀察細胞的變化,看細胞長得好不好,也會對細胞進行染色,並且染色的細胞在顯微鏡下十分地漂亮,那是另一個神奇的五顏六色的世界。」任玲說這些時,顯得格外興奮,就像是啟發學生,讓他們對生物世界產生更大的興趣。
美麗銅話
對任玲來說,影響她最深的人就是恩師,老師將她帶入這個研究領域,對任玲有知遇之恩。而且,老一輩的科學家具有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兢兢業業的忘我精神,他們真心希望自己能為國家做貢獻,發揮自己的作用,這些都對任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讓她能夠一直堅定地走材料學研究這條道路,即使有困難,有阻力她也想方設法去克服。
現在任玲所在的團隊的研究已經有了一些成果,創新性地提出並實現了醫用金屬材料(包括不鏽鋼、鈦合金、鈷基合金、鎂合金)的生物醫學功能化思想,使原本表現生物惰性的醫用金屬材料不僅保持原有的力學性能優勢,同時兼具多種生物醫學功能(抗菌、促進成骨、促進血管生成、降低支架內再狹窄、抗腫瘤等),具有極為誘人的臨床應用前景。這一創新學術思想改變了現有醫用金屬材料自身生物惰性的傳統觀念,將會逐步地推進醫用金屬材料的變革,促進其發展為具有一定生物功能的第二代生物材料。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願做前人,讓後人乘涼
任玲坦言,目前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醫學轉化,因為植入類的生物醫用金屬材料,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所以審批十分嚴格。所有最後呈現出的產品,並不是在科學領域研發後就能夠立即應用的,首先必須進行動物實驗,再獲得臨床許可證後,申請產品許可證,其中的時間可能需要十幾年的時間, 「可以說前方的道路我們可以預見非常坎坷,非常荊棘,但是我們還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不僅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我們還有更強的創新和創造能力。」
當被問及「既然需要耗費這麼大的精力,這麼長的時間, 又有很多困難,可能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使用,那為什麼還要堅持做這個呢?還可以做別的呀?」任玲說「不能因為有困難就不去做,那社會是沒有辦法前進的,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願意做栽樹的人,讓我們下一代的人可以享受現在的研究成果,在我們的基礎上繼續前行。」
這,就是科研工作者的堅強、執著、不言放棄的精神。
登陸「SELF格致論道」官方網站獲取更多信息(SELF格致論道)。本期視頻也將陸續在中國科普博覽上推出,敬請關注。更多合作與SELF工作組self@cnic.cn聯繫。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巴斯德說的「科學沒有國境,但科學家有祖國」?
※霧霾在來的路上,頂尖抗霾科學家還在牢里
※這個中國女人是同時被「曼哈頓計劃」和「諾貝爾獎」遺忘的物理學家
※如果科學家不相信上帝,那麼為什麼他們用耶穌紀元的公元前公元後的方式記錄歷史書的日期?
※何芳良:紀念鍾揚
TAG: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