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註定被淘汰?從P2P內幕說起

Tip:想聽加料的語音版,可以關注笨虎微信公眾號pinjinrong

最近一張聊天截圖在P2P圈子被熱傳,內容是自媒體內幕君發布某理財公司黑幕,雙方交流時索取200萬元刪帖費,並稱自己一直是這麼做的。

笨虎不想討論這張截圖的真偽,但是據我所知,媒體依靠發布某公司黑幕文章牟利是常見手法。一種情況是本身就是被黑對象的競爭對手委託的,先收錢再辦事;還有一種是先自行發布,然後坐等被黑對象找上門來,協商價格刪帖。

比如去年e租寶的黑文一抓一大把,其中有一部分是出於良知的客觀分析(如笨虎發布的那幾篇),但也有不少是e租寶的競爭對手們委託發布的,其中一些抹黑已經超過了事實本身。這些鋪天蓋地的批評也是促使e最終被查的一個原因。

對理財類的自媒體來說,發布這些知名P2P平台的黑幕文章可能是最好的名利雙收途徑:因為這些平台確實都或多或少有點毛病,抓住幾個毛病無限放大再腦補一些想像中的黑幕,除了有金錢收益外還能吸引眼球快速積累大量粉絲。

怪不得去年有人問笨虎,發了這麼多理財平台的監測文章,幾十萬總該有了吧?我還真的有點感嘆,如果我也一直都這麼操作,粉絲數量或許是現在的好幾倍,原始積累也應該完成了,都可以招募團隊自己開公司了,哪至於做一個app都要這麼費勁呢?(笨虎的app目前還停留在上周的那個狀態,屌絲創業真特么難啊!)

安分做事的競爭不過歪門邪道的,這個現象,用貨幣銀行學中的一個術語來解釋非常貼切,那就是劣幣驅逐良幣(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在16世紀的英國,因為黃金儲量緊張,只能在新製造的金幣中摻入其它金屬。於是市場上就有兩種金幣;一種是此前不摻雜質的金幣,一種是摻入了雜質的金幣,但兩種貨幣的法定價值一樣。這樣,人們都會收藏不摻雜質的良幣,使用摻入雜質的劣幣;時間一長,市場上流通的就只有劣幣了,全部良幣都退出了流通。

這個現象被英國經濟學家格雷欣發現,後來演變成了格雷欣法則。其實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世紀西漢著名政論家賈誼就曾指出「奸錢日繁,正錢日亡」的事實。

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見:排隊上車的沒座位,不排隊的有座位;阿諛奉承的升職了,安分老實的失業了;誠實守信經商的破產了,投機取巧的財富翻倍了;樂於助人的熱心人被坑慘了,冷眼旁觀的卻可以喝著涼茶看笑話。

為什麼會這樣呢?在格雷欣法則中,前提就是劣幣和良幣的法定價值比例不變。在社會和生活中,就是因為沒有形成對好的行為(良幣)的激勵機制,更沒有形成對不良行為(劣幣)的有效懲罰機制,從而形成了巨大的不正當獲利空間。

只要這樣的環境一天不變,良幣就永遠會被劣幣驅逐、淘汰。更為可怕的是,部分良幣為了生存會朝著劣幣轉變,社會環境將愈加污濁;隨著良幣越來越少,劣幣之間的競爭蠶食就會更加激烈,不良行為會進一步升級變的更加惡劣。

舉個栗子,如果大多數人排隊,少數不排隊的人就能得到座位;但如果根本沒有人排隊,所有人都去搶座位就會變成一場鬥毆。

據外媒報道,中國更高級別的金融監管框架最快將在今年6月推出,央行可能下設金融管理局對目前三會涉及的領域統一監管。笨虎希望這個新的監管框架能形成一個「獎勵良幣,懲罰劣幣」的有效機制,至少在金融領域逐漸打造出一片凈土。

文章首發於笨虎的微信公眾號煮歷史品金融(微信號pinjinrong),聽笨虎和您聊歷史、品金融,共同探尋財經真相。

推薦閱讀:

金融科技化:徐徐開啟的後互金時代畫卷
快鹿新董事長上任3個月就被免職,這是沒過試用期?
優化體驗成發展新風口,新金融重在內外兼修
區塊鏈黑話的傲慢
互聯網「羊毛黨」大起底

TAG:互联网金融 | P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