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博蒂奇停賽說說運動員相關血栓
言歸正傳,清明小長假回上海的路上刷微博無意間一張帥氣的球星臉吸引了我,其實更吸引我的是標題:《蘇博蒂奇因手臂血栓提前告別本賽季》。點開了解詳情,才知道蘇博蒂奇得了上臂深靜脈血栓。
無獨有偶,代表美國參加2010年冬季奧運會速滑比賽的運動員Rebekah Bradford也曾深受深靜脈血栓之苦。這讓我迅速想起我的幾位患者——一位是健身教練,一位是馬拉松運動員,還有一位美國的藍球女教練——都得過深靜脈血栓。
別以為血栓大多發生在住院或者卧床的患者,運動員也是高發人群。況且有一定比例發生在少見的上肢。到底這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讓我們先來了解幾個概念。
什麼是深靜脈血栓?
深靜脈血栓(DVT)是指深部大靜脈發生血凝塊。如果發生在四肢,就會引起相應肢體的腫脹、疼痛、發紅。DVT常發生在下肢或者盆腔內,偶也見於上肢。DVT可以發病於各個年齡層,在美國,DVT的發病率僅次於冠心病和高血壓居第三位。在我國尚無統計。
長時坐位、長途飛行、外科大手術、腫瘤、長期卧床、創傷等,都是造成DVT的因素。
血凝塊一旦順著血流掉到肺動脈,就可能引起致命性肺栓塞(PE),PE猝死率極高:43%的病人於發病後2小時內猝死,其中10%在1小時內猝死,36%在2~24小時內猝死。因此,DVT和PE是不可掉以輕心的病,需要馬上診治。
發生深靜脈血栓的機制
Virchow學說,是由德國醫學家Rudolf Virchow(1821-1902)提出的血栓形成三要素,一直延用至今:(1)血液高凝;(2)血管損傷(3)血流停滯。
很多情況與Virchow三要素有關,其中紅字的部分是運動員常遇到的。
運動員相關的血栓風險因素
仔細分析,上述血栓Virchow三要素,運動員都佔全了,所以成為高危人群也不奇怪。
- 脫水和血液濃縮。運動場上大量出汗,血液濃縮,血細胞堆積容易發生血栓。
- 外傷。外傷是運動員的家常便飯,且不說對抗運動如藍球、足球常常導致衝撞受傷,就是競技類的運動員會常常會發生摔傷、扭傷、拉傷。一旦傷到血管,血管就迅速自動反應,啟動凝血瀑布反應,反應過激就發生了血栓。
- 長途旅行(包括飛行、坐車)。我們都知道很多運動員都是空中飛人,在全世界各地比賽,免不了經常長時間坐飛機或者汽車,此便成了血栓的高發因素。
- 口服避孕藥(含雌激素)。一些女性運動員了為了避免比賽撞上生理期,會口服避孕藥推遲生理期。殊不知,口服避孕藥可能會增加血栓發生的風險。
- 注射雄激素。國外一個病案報道了一位22歲健身運動員持續使用5個人癸酸諾龍(雄激素)後發生靜脈血栓,推測與使用激素有關。
- 心動過緩。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去體檢發現自己心率特別慢(正常在60?90次/分鐘),醫生會問是不是經常運動,會告訴這是運動員心率。緩慢的心率一般來講沒有什麼後果,但是可能會導致血流過緩,從而增加血栓發生的因素。
- 解剖異常
- 胸廓出口綜合征-靜脈型。胸廓出口綜合征是指胸廓出口區域血管神經束受壓迫引起的一系列表現,分為動脈型、神經型和靜脈型。其中靜脈型患者再加上反覆的上肢運動,容易造成靜脈受損並引起血管纖維化、狹窄,最終形成血栓。這個可以解釋為什麼少見的上肢DVT在運動員中多見。
- May-Thurner綜合征,也叫髂靜脈受壓綜合征。容易引起盆腔和下肢深靜脈血栓。
- 下腔靜脈發育異常。
- 易栓症。如前文提到的
發生DVT和PE的臨床表現
深靜脈血栓(DVT)的表現
- 腫脹。常發生在單側肢體。
- 疼痛。相應肢體發生壓痛或者持續脹痛,有時候運動員會將這種疼痛與受傷所致混淆,但DVT所致的疼痛用敷冰塊或止痛藥的辦法通常沒什麼用。
- 皮膚髮紅或者發藍
- 摸上去發燙
- 無法解釋的上肢或下肢腫脹,需要首先排除DVT。
- 突然發生的呼吸困難或吸氣時明顯氣短;
- 心跳加快;
- 胸痛,呼吸痛;
- 胸痛放射到肩部;
- 發熱;
- 無法解釋的咳嗽,或者痰中帶血;
- 感到頭錯眼花或者頭暈。
關於DVT運動員恢復訓練的建議
一旦明確診斷為DVT和PE,運動員的治療方法與常人無異——即迅速啟動規範的抗凝治療。
抗凝治療的重點是使用抗凝藥物——讓血液無法凝固——從而避免血栓的繼續蔓延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抗凝藥物的副作用是可能有出血風險,因此根據運動類型分為兩種風險級:
- 高風險:自行車、拳擊、橄欖球、足球、藍球。這些運動導致的衝撞或者受傷可能會引發致命的顱內出血。是需要絕對避免的。
- 低風險:競走、跑步、游泳、健身房運動。這些運動相對來說不容易引起衝撞,可能根據情況恢復訓練。
以上規則也可作為普通DVT患者在抗凝治療期間的運動指導。
抗凝治療的時候一般在3-6個月,這對運動員來說是非常難熬的階段,因為大多數運動員不得不停止比賽。球隊對蘇博蒂奇的安排是——單獨訓練。
DVT運動員職業生涯的未來
很多人受DVT所苦,常常來問是不是「絕症」治不好了。來看看Rebekah Bradford的例子吧,她在2014年即患病2年後重返奧運賽場。下次有機會講講她的故事。
參考資料:
Meyering C1, Howard T: Hypercoagulability in athletes. Curr Sports Med Rep. 2004 Apr;3(2):77-83.
Sahraian MA, Mottamedi M et al: Androgen-induced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in a young body builder: case report. BMC Neurol. 2004 Dec 3;4(1):22.
El-Sayed MS et al: Exercise and training effects on blood haemostasis in health and disease: an update. Sports Med 2004;34(3):181-200.
Shrier I, Kahn SR: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after recent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 cohort study.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05;37: 630-634.
Roberts WO, Christie DM: Return to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after deep venous calf thrombosi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92;24:2-
推薦閱讀:
※雖然被稱為「優生檢查」,但不該孕期常規做
※百草枯中毒的潛伏期很長嗎?
※克隆人體器官面臨哪些技術困境?
※她說
TAG: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