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激動人心的理論

今天圖書館看林毅夫的這本《繁榮的求索》看得熱血沸騰,內容雖然講的是經濟學的內容,但是對人生的啟迪頗多,趕忙從圖書館回到寢室把其中的一個想法告訴給大家。

增長診斷框架

「許多你的困擾也是普遍的困擾」這句話不假。我們個人會為各種「然並卵」的理論所困惑,經濟學家也是如此,他們恭恭敬敬地鑽研出一個又一個理論,卻總是發現一旦到了實處就熄火。愛因斯坦曾經調侃道:「理論就是你什麼都知道但不好用,實踐就是是什麼都正常但誰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什麼都不好用......並且誰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們需要重估一切理論的實踐價值——這就是這篇文章要做的非常艱難但卻激動人心的事業。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理論認為「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如此看來,我們的知還存在著某種缺陷,這才是問題癥結。

索性的是,奧斯曼、羅德里克和貝拉斯科提出的「增長診斷框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腳踏實地的行為理論。它的中心思想是「想要謀求發展,關鍵是去尋找阻礙自身發展的約束。只要破除了那些消極因素,我們就能發展得很好。」

舉個例子,「一萬個小時理論」聽起來好像很有用的樣子,但你能用它來做什麼呢?學習了這個理論,阻礙你發展的限制就被破除了嗎?一旦你真正深入到實踐,你會發現,問題不在於有沒有一萬個小時,而是你為什麼達不到一萬個小時。其實我們都知道一些原因,那些才是真正限制了我們自身發展的真正原因,比如玩遊戲、玩手機、身體上的小疼痛,而你聽到的這些理論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的一些點上,一旦要實施的時候還是會遇到這些障礙。

從這個角度來說,「增長診斷框架」並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特殊之處,它只是把我們的注意力重新放回到了自身,放到了真正的癥結所在,這個理論相信「一旦限制生產力發展的因素被破除,變革就會自動到來。」或者說,關於增長,無非是破除前進路上的一個又一個石頭而已。

具體地說,增長診斷框架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的全套行為指導方案,而不是僅僅的一個中心思想。首先,這個框架致力於甄別一到兩個有關增長的「緊約束條件」。如我們所知,現實世界是一個複雜的多元函數,大多數人所犯的錯誤是「要麼想要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要麼解決無關緊要的問題」。這確實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很少有人能明確地意識到擺在自身面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我們的注意力已經被各種隨機推送的信息所分散,安排我們自身優化行動的不是真正重要的問題,而是某一天我們覺得這個方法很有意思,或是這條方法看起來應該是對未來有用的。我們的前一個障礙還沒有破除,後一個解決方案已經到來,各種方案時間上相互衝突,精力被耗散。

其次,任何具體到個人的理論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多數理論中作為前提的「預言可能存在的障礙」是不可能的,它無法窮盡所有不同個體會遇到的問題,差異總是存在的。所以我們只能「甄別」已經到來的約束因素,不斷地修改近階段的主要矛盾,把目光放在短期內。

激動之餘,我們也要對這個理論本身作必要的批判——阻礙我們自身發展的因素,並不會因為這個理論的出現而消失,但這個理論仍然是我認為最接近可行的理論,它把我們的眼光放在那些真正重要的限制上。而且這個理論還是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去具體地甄別「主要約束」,這是這個理論本身所無法做到的,因為一旦具體化了,這個理論本身的優勢就不再了。它給我們的啟示更多地是一種權變的角度吸收消化各種理論——對於關鍵「約束」有關的理論要予以高度重視,其他的無關理論不如不看。

當然,這個理論也是和其他理論相容的,但是我把這個理論視為主心骨,你可以在這個理論之上放置一些如何突破各種限制的各類理論,比如你認為你的主要矛盾是玩遊戲,那麼你可以穿插進解決這個矛盾的理論,但是明確哪個才是我們現階段的主要障礙矛盾卻是無可替代地重要的,這個理論作為其他一切理論的載體具有特殊的意義。

最後,老子曾在《道德經》中寫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意思是「任何一個已經得到表述的理論都不是真理本身,而只是真理在一定條件下的表現形式而已,如果把這個理論當做真理本身,就屬於認識上的愚笨。」千萬不要認為你找到的就是最好的理論,為更好的理論留一片位置是有必要的。

推薦閱讀:

開宗明義 · 如何面對機會?
別人眼裡的你,跟你認為的自己,為何差距那麼大
如果不知道這十件事情,你的人生還會繼續焦慮下去
你的快樂最後還是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上面

TAG: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