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落了的官二代怎樣在乞討時維持B格

在當今這個「拼爹」的時代,有個有錢有權的父母能省去很多奮鬥。不過「省去很多奮鬥」不意味著不需要奮鬥,那些完全不奮鬥的,早晚也會把家敗乾淨。明清時很多筆記小說,就有不少故事講富二代官三代敗家之後的慘狀的。

《池北偶談》是一部收集明末清初掌故的筆記小說,裡邊講到一個故事,說某相國之孫,家業敗乾淨了,窮乏潦倒,只能到處乞討為生。但從小養尊處優,造成他肩不能擔手不能提,連出門乞米,回來時自己扛不動,還要僱人扛米。有一次他雇了個人扛米回家,沒料到那個人也不勝重負,走得很慢。相國孫很生氣,罵道:「我出身相門,沒幹過粗活,扛不動東西情有可原。你一個傭人,怎麼也這麼廢物?」那個傭人慢條斯理地說:「我也是尚書之孫啊!」

據史載,廣州曾有過「四大寇」,都是祖父輩在廣州做過官,但後來家道敗落了的「二代三代」,這些人窮無所歸,就流落在廣州行乞。這些人依仗自己舊日身份,乞討專門找巨室富戶。常到官吏私宅去呈遞手板,索要錢財。手板上寫著姓名、籍貫、和先世的官軼名號。他們來時往往是成群結夥,都身著長衫,腳踏破履,非索要銀幣數十元才肯離去。被索要的人家迫於面子或影響,一般都會給。於是後來也有冒充故吏子孫的混在其中。

《清稗類鈔》記載,光緒中葉,京師南城設有專為叫花子提供食宿的煖廠,住了很多叫花子。在這些叫花子當中,有一個人被人稱為「老太爺」,時常有身穿長袍馬褂的人來向他請安,有時還送點錢給他。這個老頭脾氣古怪,常常跟人發生齟齬,跟人爭吵。有一次管理員不勝其煩,叫人把他捆起來要揍他,他露出腰間所系的黃腰帶,大家才知道他是皇家宗室,因為家業敗光了淪為了乞丐。按照規矩,宗室非宗人府不得用刑,管理員只好把他放了。

了解更多歷史八卦,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洪承疇紀念園的開牌?
州、道、路、行中書省、承宣布政使司與現代的省有何異同?
為什麼台灣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大陸開發?
作為兩個明朝降清的大臣洪承疇和施琅,為什麼兩人的評價截然相反,一個是大漢奸,另一個是統一台灣的英雄?

TAG:中国古代历史 | 笔记小说 | 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