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淺探嚂字觀在佛教修持中的作用
(圖:凈法界觀門,出自遼 道敐法師《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
作者:劉煒卓
簡介:熟悉准提法的同修對此梵字定不陌生,不但修法前要念,修法多處還要觀想。在准提法的傳承上師中,首愚法師對此開示極多,其他上師傳准提法亦如此。這裡,筆者對嚂字在佛教修持的主要作用做個研究。
一,出處。
作為唐密重要的修法,嚂字可謂由來已久。唐密的根本經典《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即《大日經》)的《增益守護清凈行品第二》就有記載:
"啰字色鮮白,空點以嚴之,
如彼髻明珠,置之於頂上。
設於百劫中,所積眾罪垢,
由是悉除滅,福慧皆圓滿。
彼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馱喃 嚂。
真言同法界,無量眾罪除,
不久當成就,住於不退地。
一切觸穢處,當加此字門,
赤色具威光,焰鬘遍圍繞。」
(譯文:種子字「啰」字,顏色鮮白色,如明珠置於頂上。
種子字可消除百劫業障與罪垢,證得福慧圓滿具足。
這個真言是:遍禮一切法界諸尊 嚂
真言、咒語如同法界,可除去無量眾罪,使修行有成就,住於初地果位。
三惡道眾生,用此種子字加持,顏色會變成紅色有亮光,火焰圍繞著種子字)。
而在《大毗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就有了詳細的解釋:
「啰字色鮮白以下第十四囕字真言門。亦有頌真言。初一偈明所置之處。此中初一句指字體色相明凈。次一句明庄字法用也。如彼者指金剛也。次一句顯誦持者所安囕之處也。設於百劫中以下一偈現持誦者所得之益。啰者是垢。上有點是大空義。謂是離垢同於大空。是法界心之義。亦名無垢字。真言同法界者是也。即謂真法界以外其真言無所從來處。故下雲無量眾罪除。謂顯真言德用也。不久等二句明持真言者所得之位也。一切觸穢處等二句明持誦者出入穢處之時。以用嚴身之法。赤色等二句圍繞囕字光焰之相。其字用梵字。約供養儀式品雲。現前觀啰字。具點廣嚴飾。謂凈光焰鬘赫奕如朝日暉。持誦法則品曰。囕字初日暉。彤赤在三角。加持本心位。是名智火光。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雲。頂戴無垢字。嚴以大空點。周旋開焰鬘。字門生白光。流出如滿月。疏雲。又觀彼頂上有一啰字。字上安點。故云嚴以大空點。此是囕字也。此四邊遍有光焰。猶如華鬘連環不斷。字中又遍流出白光。如凈滿月之暉。以此凈法界心所加持故。能除內外諸障。謂潤益義故。悉地出現品雲。第一攝除相安以大空點。啰字真勝真實。佛說火中上。疏雲。次說啰字除障漫荼羅。於除障中最為第一真實之法。此啰字是亦赤中之赤火中之火燒中之燒。由能燒滅種種煩惱業苦。乃至現作五無間罪。若修此字門。亦能凈除無有遺余。既除罪已則生諸善功德也。」
以上就是嚂字最早的記錄。現在一般稱其為「凈法界真言」,亦是因為這裡提出此字可清除無量罪業是也。並且,嚂字一個比較少見的用法「三角智火光」觀想,用以「燒滅種種煩惱」,其本質與密教諸忿怒本尊同。
二,寫法。
一般來說,嚂字,是以梵文書寫。然而梵文寫法有五種,准提法修法是一般所用字體為蘭扎體(藏文也是根據蘭扎體梵文而制定,故藏文種子字與梵文很多種子字類似,此為外話)。
那麼,嚂字當如何寫呢?剛才所提到最早記載嚂字觀的《大日經》就已說明:
「啰字色鮮白,空點以嚴之。」
再如《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云:
「梵書啰字上安空點。即成嚂字也」。
上述經典都很直接表明,嚂字就是在梵文啰字基礎上添加一空心點來寫就。
(圖:嚂字放光)
(圖:嚂字放光)
然而,在觀想「三角智火」時,要觀想另外一式的嚂字:
(圖:另一式嚂字)
(圖:三角智火觀)三、殊勝功德。
1、罪障清凈:
此是嚂字觀最重要一點。也是嚂字最主要的作用。
(1)、直接觀嚂字。
如唐密在《胎藏抄》云:
"置之於頂上。所積眾罪垢。由是悉除滅。福慧皆圓滿。一切觸穢處。當加此字門。赤色具威光。焰鬘遍圍繞記雲。觀嚂字置頂上。有凈光焰鬘赫如朝日。能除身中一切障。解脫三毒之垢(私雲。有雲。入堂時。白色。出堂時赤色。穢所亦如是。有雲。字體是白其光赤也。如白毫放金光云云。今又引經文。持誦法則品雲。囕字初。日暉形赤在三角。具緣品雲。頂戴以啰字嚴以大空點。周匝開焰鬘字門生。白毫流出如滿月云云。以此等文可思。有雲。入堂是因。出堂時果。後用證點。經第七說此觀同今軌意。即說真言曰南么三曼多勃馱南囕(私雲。彼不說印。安然阿闍梨對受記中。或用印或不用。廣軌雲。印同法界生)"。
這裡還特意強調了修持此字不需要佩合手印等。無論何人於何處何時都可以使用此法。
在《大毗盧遮那經廣大儀軌》中,說得更加簡單明了:
「次結法界生,想啰字白色,
空點以嚴之,如彼髻明珠,
置之於頂上,設於百劫中,
所積眾罪垢,由是悉除滅,
定慧風圓滿,印同法界生。
彼真言曰:囕。
真言同法界,無量眾罪除,
不久當成就,住於不退地。
一切觸穢處,當加此字門,
赤色具威光,焰鬘遍圍繞」。
而准提法門中興之祖道敐祖師在《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中說:
"此凈法界嚂字。若想若誦。能令三業悉皆清凈。一切罪障盡得消除。又能成辦一切勝事"。
由此當知,嚂字不同於其他除罪業真言在於,可以直接外觀於不凈之處(其他諸多真言不可觸穢,持誦要求亦為嚴格)。
(2)、三角智火焚罪業。
唐善無畏法師於《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云:
「複次若欲作法念誦時。先須入凈法界三摩地。於頂上想有嚂字。三角智火形。色如日初出時。遍身為智火焚燒四大五蘊。唯有空寂其法界真言曰。
娜摩三曼多勃馱喃 嚂。
心念口誦想頂及遍體為三角智火
形如上圖」。
這裡其實說了一個焚燒罪業的簡要嚂字觀修法。從有為到無為。先安定身心入禪定境界後,於頭頂(應為梵頂輪處)觀想嚂字(異體),三角智火狀,顏色如同初生的太陽(象徵生生不息生命力,不同於日輪觀所觀之落日),再想此字輪燒盡四大五蘊之身,「我」融入法界後再持誦嚂字真言(即凈法界真言)。
為何此處以三角形配異體嚂字?在佛教思想中,世界由五大元素構成——「地」、「水」、「火」、「風」和「空」。其中,「火大」為三角形,故觀想此「智慧之火」,當用三角形。可以相證的,正是傳統密教塔式:法界五輪塔。
(圖:法界五輪塔)
此圖以詳細表明五大與佛教的一些對應關係。
又如《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云:
「行者頂上想嚂字。變成火輪燒盡自己有漏之身」。
此處乾脆連形狀都不做要求,只觀想此字輪燒盡此身就行,可謂簡單之至。
然而究其用法,其實大抵與啰字觀同。如《大毗盧遮那經廣大儀軌卷上(亦名大悲胎藏)》云:
「諦觀自性慧,體中有啰字。
遍身成智火,諸垢不可得。
佛說火中上,三角生火光,
如日暉猛焰,先燒妄分別。
藏識因業盡,大及蘊處界,
皆令性寂滅……
彼真言曰:曩莫三曼多沒馱 嚂
三稱彼明已,舉印於頂上,
漸漸至於足,能焚蘊四大。
諸法本不生,自性寂滅故,
是為凈心地,故名字燒字。
既焚有情界,諸法本不生,
心性自清凈」。
六祖大師說過,「何期自性本自清凈」,與此處同。諸法本是清凈無染的,燒卻的罪業,其本性也是清凈無染的。
2、穢垢清凈:
《胎藏抄》:
"又於大小便利之處。亦觀此字勿以舍離"、"質疑不凈者,皆觀嚂字燒"。
《瑜伽蓮華部念誦法》:
「若觸穢處,當於頂上觀有法界生字,放赤色光,所謂嚂字。於所食物皆加持此字,即不成穢觸」。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
「一切觸穢處。當加此字門(若實外緣不具無水洗浴闕新凈衣。但用此嚂字凈之。若外緣具者。先用水了著新凈衣。更用此嚂字凈之。即內外具清凈也。廣如諸真言儀軌經說)。又能成辦一切勝事。隨所住處悉得清凈。衣服不凈便成凈衣。身不澡浴便當澡浴。若用水作凈不名真凈。若用此法界心嚂字凈之。即名畢竟清凈。瓶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真言一字變染令凈」。
《大毘盧遮那經廣大儀軌》:
「一切觸穢處,當加此字門,
赤色具威光,焰鬘遍圍繞」。
綜合1,2點,可以說,嚂字不僅可以除去自心污垢,亦可以除去器物世界塵垢,當下轉娑婆為凈土。如世尊在《維摩詰經》中為弟子舍利弗顯現表面看起來污濁不堪的娑婆世界本自清凈之處。觀修嚂字,實際便是實修「心凈國土凈」之理。
3、加持念珠: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
「又一字頂輪儀說。若用嚂字真言加持數珠七遍。用持課時。一遍或千遍。若搯數珠至母珠。卻回不得越過母珠)」。
加持念珠咒有五六個版本,此處提到的方法為最簡單實用的。
4、清凈供品: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
「方始以飲食香華等隨力所辦之物。並盛飲食器物等。皆以普通吉祥印印之(石手拇指與無名指相捻。餘三指皆舍散)
誦凈法界真言。加持二十一遍。真言曰:嚂。
由誦嚂字真言加持及手印力。其飲食器物等。自然清凈遍法界也」。
《瑜伽蓮華部念誦法》:
「於所食物皆加持此字,即不成穢觸。於一切供養香華等皆加此字,放白色光,即無穢觸,所供養物皆遍法界」。
在一些密宗儀軌中,供養儀軌(如八供儀軌,上師供儀軌)都很繁瑣複雜,配合許多真言手印。而這裡提供的方法,簡單易用。
5、縱語不斷: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
「又正持誦未滿一百八遍。不得共人語話。若欲語話時。於自舌上想一梵書嚂字。縱語話不成間斷」。
在持誦儀軌修行時,如果不是專門的閉關,難免有人打擾。一打擾,前面的儀軌又得重來,難免麻煩。這裡提供一種「小竅門」,只要觀想嚂字於舌上,那麼修法中斷一會後再續上也是沒問題的。
6、對治障礙: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
「若人緊切持誦時。或逢種種魔障或忽然怕怖。或舌難持誦或身心不安。或多瞋多睡或見諸異相。或於咒反生疑心不欲持誦等云云。若對治者。應觀梵書羅字。或觀嚂字或觀阿字等。但隨觀一字彼竟界自然消滅。若分別心多。當觀灑字。即成無分別」。
這是世尊給後世人開的一昧藥方,若感覺疑神疑鬼,擔心非人侵擾,只要觀想此字,那麼那些妄念都可消卻。
7、法界一心: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
「福慧增長近成就相。莫生疑惑之心。勿起取捨之念。應觀所逢境界。皆是阿字或嚂字等(或想皆如夢幻。或想皆是法界一心)」。
四、結語。
隨著准提法門的興盛,嚂字觀也愈發重要。鄙人且貢己見,搜羅一番,做拋磚引玉耳。南懷瑾上師說:「天下文章一大抄」,我當懺悔。恭祝諸准提行者與如母眾生早證菩提,共成佛道!
——————————————————————
聊一點心得,關於生活與修持;
說一些故事,關於文化與價值。
雖夢宅虛無,本乏可留之陳跡;
而空書斐亹,終成不著之冗文。
http://weixin.qq.com/r/cjnfx-3E8qCNrbmk92xg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南懷瑾對廣欽老和尚的看法?
※何能久坐:一個按照南懷瑾先生書練習打坐的例子
※有哪些再來人的故事?
※南懷瑾大師的接班人是誰?
※南懷瑾先生的「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如何解釋?何謂「道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