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關係,三歲定終生? | 童年經歷與依戀模式

小友說:很多時,面對困難,我們會去尋找原因解釋。但除了探索自己的內心,我們也要看重之後的成長,也是友心人一直以來的初心。今天友心人為你推送友心人初創時柯晗寫的文章,跟你探討童年經歷與依戀模式的關係。

一、情路坎坷,是你爹媽的錯?

我的一個女朋友前不久向我推薦一本書,《愛得太多的女人》。聽說全球賣了三百多萬冊。

這本書認為那些總是為愛情遍體鱗傷的妹紙:

你這麼難受,都是因為你愛得太多。

該書作者深挖這種慣性情傷的根源

你老在感情里受傷,不能剋制自己愛得太多,

是因為你有破碎的家庭失職的爹娘

你缺愛缺乏安全與關懷,你沒有學到正確的伴侶關係

你的早期經歷導致你現在的所有問題。

二、你和你媽的關係&戀愛關係?

那麼是否可以簡單歸因為此呢?

發展心理學中的確實有一路理論認為早期經歷中我們與養育者(通常是父母)形成的依戀模式會影響我們的一生,特別是日後的伴侶關係。

這一假設最早由依戀理論的創立者:英國心理學家鮑爾貝於約60年前提出。

而在研究早期經歷和親密關係的領域, 「依戀理論」是目前為止最常用的主要理論系統之一。

經典依戀理論我們耳熟能詳:從母嬰關係中可以觀察到嬰兒有三種依戀類型:

安全依戀型:嬰兒對離開後又返回身邊的母親態度坦率親昵

焦慮迴避型:嬰兒對母親無動於衷

焦慮抵抗型:嬰兒尋求和母親親昵但表現出怨恨

三、三歲定終生的神話破滅

首先,成年人的戀愛伴侶關係是否也存在和母嬰之間一樣的依戀模式呢?

答案是「存在」。判斷依戀模式存在的標準主要有:

是否需要保持親密接觸,分離的話是否會產生焦慮,是否將對方當成安全感的來源,當有對方存在時能更好的探索外部世界。

八十年代一系列對成人伴侶關係的研究表明,成人之間也存在類似的依戀。即成年人也會把戀人當成母親一樣,對其產生要求積極回應和關注的需求。那麼,是不是可以說成年人對戀人的依戀模式和小時候同母親確立的模式是一致的?也就是治療師與分析師常說的「你早期在關係中學到的東西決定你現在的關係」?

遺憾的是,沒有確鑿結論證明兩者是對應的。數十年中成功進行了此項研究的結果也只是發現兩者的相關度只有「中等。許多研究證明,這種對應關係是否存在很難定論。有研究表示,成長中遭遇過重大生活事件(比如父母死亡)的青少年依戀模式與童年相關度低,反之成長順遂的則相關度相對高。而一些多重依戀的研究也表明,兒童與老師形成好的依戀模式可以彌補不安全的母嬰依戀模式,且對社交能力發展有幫助。這些研究結果說明,早期經驗形成的模式是能夠被新的經驗覆蓋或改變的。而到了成人,研究所顯示的相關度就更小了。

當然幼時與父母的關係體驗對成人的親密關係影響確實存在,但要定論「小時候家庭關係沒給你好示範,所以你就是學不會處理好的伴侶關係」也太武斷,彷彿在成人前所有人類都只在一個封閉家庭中長大,再也沒有接觸過其他關係模式似的。

四、回歸自我享受當下

讓我們來試著重新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總在關係中體會到過度付出?誰該對你的討好傾向負責?讓你沮喪的,也許不是伴侶的行為,而是你對伴侶行為的期待,而期待的落空一次次應徵了你自我預設的寓言:我就是愛得太多

你越是覺得自己愛得太多,對方被你寵壞,你就越是能看到更多證據。

不可否認在關係中過度討好確實存在,那麼如何解決呢?

「從你的身體里長出自我來」似乎是一句有道理的勸誡。

何為自我?如何讓它長出來?大部分人是從反思家庭關係、責怪父母開始的,在初期,這確實有一定幫助。起碼能讓你確認你心中一個早已存在的念頭——呼,太好了,我就說不是我不好,果然是爹娘的錯。 向外歸因讓你獲得片刻輕鬆,但若想獲得持續成長,你最終還是得試著從自己的身體里長出力量。

何不先忘掉「我就是愛得太多」這個結論,享受伴侶給你的每一點快樂。何不想想你曾經經歷過見過的其他很棒的關係,並記住你永遠可以學習新的關係經驗。

別再活在「父母的陰影」這麼老套的概念下了。

@柯晗

友心人聯合發起人,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在讀。著有書籍《無人知曉事件》,豆瓣電子書《愛的病例解剖》、《修補前額葉的五種方法》、《我們人類》

本文首發自《北京青年報》,轉載請先後台聯繫。

你正處於廢柴期嗎?小教務(個人微信號:yosumschool),回復知乎,加入我們正在組建廢柴期社群。

推薦閱讀:

假若有六道輪迴,我為何不能魂飛魄散,省的受無窮無盡的折磨?
如何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別人對你的好?

TAG:心理学 | 情感 | 童年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