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波利尼:傳奇不會老去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梶本音樂KAJIMOTO中國」撰寫。波利尼原定於4月3日在國家大劇院舉行獨奏音樂會,後因身體原因取消。題圖? Cosimo Filippini / DG

在音樂評論人的辭典里,「學者型音樂家」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溫和,其本質卻不懷好意的辭彙,它往往被用來暗示某位音樂家的演奏中缺乏激情、技巧不足,只能依靠所謂的音樂內涵來撐起門面。毛里奇奧?波利尼也時常被人冠以學者型鋼琴家的頭銜,但他也許是少數幾個真正配得上這一稱號的鋼琴家之一:他的演奏固然冷靜而精準,但更為重要的是,筆者總是會在聆聽其演奏時忘記了舞台上的鋼琴家本人,而是深陷於對鋼琴藝術博大精深的震驚中。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例子,在錄音中似乎還能找到一些,在當今的舞台上則已幾乎絕跡,他就像是一段永遠都不會老去的傳奇故事。雖然對於74歲的波利尼來說,其藝術生命無疑已近黃昏,但卻依然光芒四射,如日中天。

演奏一切的鋼琴家

DG為波利尼錄製的唱片已多達上百種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波利尼已經四次來到中國演出,演奏了貝多芬、舒曼、肖邦、李斯特、德彪西、勛伯格與布列茲的音樂作品,其中貝多芬與肖邦的作品佔據了最大的比重。2012年波利尼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鋼琴獨奏音樂會上,曾將貝多芬的四首鋼琴奏鳴曲演奏得如同疾風驟雨;而在2016年4月,他將在同一座音樂廳里演奏更加詩意的舒曼與肖邦。但觀眾千萬不要被這一表象所迷惑,因為波利尼的鋼琴藝術遠遠不止這些。2011年,波利尼曾在倫敦的皇家節日大廳舉辦名為「波利尼計劃」的五場音樂會。在這一系列演出中,波利尼挑選了他最為喜愛的音樂作品,從巴洛克時期的巴赫,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巨頭,再到當代的布列茲與施托克豪森。如果翻開波利尼的唱片目錄,這依然只是冰山一角。DG唱片公司為他發行的唱片已經達到了106種之多,其中包括了古典與浪漫主義時期眾多作曲家的獨奏作品與協奏曲,20世紀作曲家則包括了十餘位之多。從演奏音樂作品的跨度上看,波利尼在鋼琴家中足可以排進前列。

然而從演奏音樂作品的數量來看,波利尼卻遠遜於不少他的同輩以及年輕鋼琴家,他對音樂作品有著非比尋常的挑剔,即使是對他一生中最為鍾愛的作曲家肖邦也是這樣。2011年,DG公司將波利尼錄製的肖邦音樂作品結成一套9CD的套裝,人們會發現其中缺少了鋼琴協奏曲,以及大部分的圓舞曲、馬祖卡舞曲和即興曲。這不僅讓筆者想起另一位偉大的肖邦詮釋者魯賓斯坦的那套殘缺的全集,同樣帶給人一種「紅樓未完」般的心癢難耐。另一個例子則是皮埃爾?布列茲,儘管波利尼與這位剛剛在2016年去世的法國作曲大師是多年摯友,但翻開波利尼多年來的演出記錄以及唱片目錄,會發現其中布列茲的作品僅有一首第二奏鳴曲,這在大師生前的音樂創作中簡直如同滄海一粟。

波利尼曾說,作為鋼琴家最幸運的事情,是音樂史為鋼琴家們留下了最為廣闊的文獻海洋,遠遠超越了其它的任何樂器。因此在挑選音樂作品時,波利尼的原則是「能夠與自己產生永久性的關聯」,之後他會用盡一生的時間去將這些作品慢慢打磨。正因為鋼琴音樂過於廣博,鋼琴家們應該主動放棄那些自己無法產生情感共鳴的曲子。正因為如此,波利尼跨度長達數百年的保留曲目幾乎字字珠璣,很少讓人感到失望。

米蘭城的藝術之家

1942年1月5日,波利尼在義大利米蘭出生,這座文化名城哺育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家。就在這一年,9歲的克勞迪奧?阿巴多已經開始混跡於戰亂中的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幾年後在維也納開始了自己的指揮生涯;22歲的阿圖羅?米開朗傑利與波利尼同一天生日,他的家鄉就在離米蘭咫尺之遙的布雷西亞,被科爾托譽為「下一個李斯特」的米開朗傑利此時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獨奏生涯,而對於波利尼來說,人生的畫卷才剛剛開始展開。

基諾·波利尼為義大利「好利獲得」公司設計的大樓

波利尼的父親基諾?波利尼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建築大師,他是著名的義大利建築師團體「七人團」中的一員,這個團體成為了將現代建築帶到義大利的先驅者。波利尼的叔叔則是一位雕塑家,他在米蘭的寓所里還擺放著他叔叔創作的雕塑——一個混合著線條與金屬的現代作品。

在墨索里尼統治下的義大利推動現代藝術顯然不是易事,但也許正因為成長於這樣的環境中,波利尼從童年時代就開始接觸到當時仍然十分先鋒的現代藝術,也間接地成為了他日後對20世紀音樂作品情有獨鐘的原因之一。波利尼的父親喜歡在業餘時間裡彈奏鋼琴,而波利尼的母親則偶爾在家中亮亮歌喉。年幼的鋼琴家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學習,考入米蘭城中的音樂學院,並在18歲時成為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

在談起自己的家鄉時,波利尼曾經說,「成長於米蘭的最大幸運,在於我能夠從造訪這裡的偉大藝術家身上聽到與學到新的東西,比如我至今對魯賓斯坦彈奏的肖邦與肯普夫彈奏的貝多芬記憶猶新。」波利尼將肯普夫演奏的貝多芬稱作「歌德式的演繹」,還常常將施納貝爾對貝多芬的那句著名的評語掛在嘴邊:貝多芬的音樂本身,比任何對這些音樂的演繹都要更加出色。

半個世紀的藝術傳奇

1960年,波利尼在華沙

1960年,年僅18歲的波利尼來到波蘭華沙,贏得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翻開肖邦大賽的獲獎者名錄,會發現即使放在其長達80年的時間跨度上來看,波利尼也是成就最為卓著的少數幾位獲獎者之一,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正是波利尼在肖邦大賽上的一舉成名為年輕的鋼琴家們樹立了榜樣,使得阿格里奇、加里克?奧爾森、內田光子、克里斯蒂安?齊莫爾曼、鄧泰山與波戈萊里奇們產生了在華沙決一雌雄的動力。

在華沙折桂之後僅僅幾個月,波利尼來到了倫敦著名的阿比路錄音棚,為EMI唱片公司錄製了肖邦的第一鋼琴協奏曲與24首練習曲,然而波利尼卻突然決定禁止唱片公司將肖邦練習曲的錄音出版發行;與此同時,初出茅廬的鋼琴家突然不再自信,他開始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同時開始跟隨比自己年長22歲的米開朗傑利學琴。

從名滿天下的青年才俊重回學生身份,其中究竟付出了多少辛苦恐怕只有波利尼自己知道。外界對於他這一舉動的評價也是毀譽參半,負責為他在EMI錄音的唱片製作人彼得?安德烈就曾經表示,波利尼並沒有從米開朗傑利身上學到什麼好東西,只是變得矯揉造作與冰冷無情;而在美國樂評家亞歷山大?莫林看來,波利尼學到了他老師身上最重要的東西:精確無比的演奏技巧與收放自如的情感表達。

重見天日的肖邦練習曲

這丟失的幾年到底對波利尼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至今都難以定論。波利尼在肖邦比賽之後不久錄製的那套肖邦練習曲的錄音在2012年重見天日,人們此時終於有機會欣賞到初出茅廬時波利尼的演奏。相比他此後為DG所錄製的那套肖邦練習曲里流露出的大氣、厚重與深思熟慮,18歲時的波利尼明顯更具有激情,音樂也更加流暢。很難說哪一個更好,人們只能面對這樣的遺憾:兩個「波利尼」終究無法共存。60年代中期,波利尼在結束了長達數年的沉寂之後重返樂壇,並且此後再也沒有退出過公眾的視線。在此後的50年里,他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好的鋼琴家之一,他的藝術傳奇在半個世紀之後仍在延續。

波利尼在2016年

在取消了北京的獨奏音樂會之後,波利尼會如約出現在琉森嗎?

2016年8月17日,波利尼將在琉森音樂節舉辦獨奏音樂會,這將是波利尼第36次在琉森音樂節演出,但更有紀念意義的是,今年也是波利尼首次在琉森音樂節演出的40周年。早在60年代初,琉森就曾經向初出茅廬的波利尼拋去橄欖枝,但此時的鋼琴家正處在「閉關」時期,謝絕了要求。1975年,波利尼因為遭遇車禍而不得不取消了在琉森的首次演出,於是這場遲到的首演在1976年終於到來。此後,波利尼成為了琉森音樂節上最常見到的身影之一,除了演出了大量獨奏音樂會,他還與自己的摯友阿巴多、夏伊與布列茲等多次合作,也留下了眾多寶貴的聲音與影像資料。

2016年對於中國的音樂愛好者,特別是波利尼的「粉絲」們來說也格外值得紀念:2006年10月,波利尼首次來到中國,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獨奏音樂會。這場音樂會是這位活著的傳奇第一次在中國觀眾面前獻藝。從此之後,波利尼的中國情緣從未斷絕,他先後在2009年、2010年與2012年相繼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行獨奏音樂會。今年4月3日,波利尼的第五次中國之行即將到來,傳奇仍在延續,舞台上的大師不會老去。


推薦閱讀:

如果你打算在鋼琴這事兒上走專業,哪些事你得先知道一下(A篇)
鋼琴老師和家長的相愛相殺 | 第一集:初見
1900琴師海計劃(10):資深鋼琴教師韓泓熙
【新書推薦】簡明樂理知識

TAG:钢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