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李子的《荒野獵人》在國內上映,不知引起多少人心理不適應

《荒野獵人》在國內電影院上映,我有些驚訝,只因某某部門能引入這類型的片子機會不是很大。

這部電影在國外上映是2015年,現小李子拿到奧斯卡,估摸著上映,可能是某某部門或其他友商想大賺一筆。

可這部片子票房到最後有多高,我不清楚,網上盜版早已流出,我坐在電影院開場前幾分鐘,還有朋友在群里說,如果需要盜版,就私信他。

我是有這部電影盜版資源的,畫質一般,但我更願意在電影院看這類型的電影。不是說欠誰的電影票,而是單純想看看這部在漫天冰雪下的荒野求生記。

1、

整部電影的故事並不複雜,簡單來說三條線:殖民者與原住民之間的鬥爭,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和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鬥爭。早期看預告和一些評論,都是在描述小李子的慘烈程度,被棕熊攻擊得體無完膚,身上被抓得傷痕纍纍,皮肉翻飛,之後在爬行、奔走的過程中,掉入酷冷嚴寒的水裡,生吃活魚、動物的內臟,又救人,又與兇手搏鬥等等,這些在求生過程中的本能反應,唯一的信念是愛與仇。妻子不斷在他夢中的鏡頭閃現,兒子的死亡令他客服重重困難,都是他生存下來的力量。

從電影的年代來看,這時的美國尚未統一,法國殖民者、英國殖民者在爭搶掠奪自然資源的同時,對自身所犯下的錯,也在這部電影中被披露出來。電影用一種恐懼、血腥與殘暴的方式,無非是想讓人感到冰天雪地中那人性中的一點善念,同時也在對於曾經所犯下的錯誤反省。

電影用赤裸裸的藝術手法,以冷峻的畫面及不時蒼涼的遠景,整個畫面看過去,是征服它,保護它,還是與之共處,成為人們所要思考及面對的問題。

不過文化差異性也促使我們和西方之間巨大的溝壑也在此凸顯,小李子在求生的過程中,隱隱也體現出用身體與精神上的方式進行搏鬥。

事實上西方世界很喜歡拍與自然搏鬥的電影,無論是在洞窟、深淵、海底、峽谷、高山等地,他們既懷著敬畏之心,又有種征服和挑戰的野心去面對重重困難,人是在這種不斷敬畏與挑戰的過程中一步步走來,只是在這過程中,我們犯下多少錯誤,可能已無法統計,畢竟有些問題會如「蝴蝶效應」般的微小,不是一時半會能擦覺出來。

2、

看完電影后,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發現不少人對片子的評價,多為噁心、不適應,影片出現的血肉模糊,生吃動物內臟等場景令人膽戰心驚。

我猜想,大多數人都未體驗過什麼叫做真正的殘酷,人們無非是刷過一些預告、看過些小李子獲獎的段子才去看這部電影,加之小李子在以前拍的電影,無論是他所演《華爾街之狼》在地上滾爬的喬丹·貝爾福特,還是在酒池肉林中倒下的蓋茨比,其形象是在多少人的接受範圍內。

可《荒野獵人》帶來的蒼涼、復古、髒兮兮的美感,加之不斷驚心動魄的血腥殘酷場景出現,使得人們對這種美出現不適應之感。

事實上不難看出,美國娛樂行業發展至今,似乎已有一種類似於原始的美在不斷興起,他們用工業化的美學方法塑造這種美。所以在不少影視劇,尤其是一些美劇過程中,為追求那種質感,會赤裸裸的呈現出殘酷的美。而多數人現在所能接受到的美,不外乎英格麗·褒曼、瑪麗蓮·夢露那個時代的美,可惜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而現在的美國已崇尚原始之美、自由之美。

電影是工業化的產物,說是藝術品不為過,而藝術的鏡頭在每個時代對美的詮釋都不一樣。記得魯迅先生寫過這麼一個故事,大意是,一土豪,花錢買回一商朝喝酒的青銅器,多數人喜歡青銅器,是因為它古樸的,泛著銅綠般的美感。可這土豪買回家沒幾天,命令下人將這喝酒的青銅器清洗乾淨,當它本來面目呈現出來,邀人欣賞,眾人啞口無言。

美在時代的進化中,不斷更迭,陳丹青先生就曾說,現在看著不好看的東西,等個幾十年上百年,或許它就好看了。可當這些原本殘酷血腥的荒野求生記出現在人們,至少在國人的眼前時,有多少人會明白這就是現實中真實的美。

不過這些都不要緊,畢竟電影只是一兩個小時藝術,當銀幕落下,我相信多少人在走齣電影院後,會用美顏相機拍張自拍照,之後等著人們對你點贊。

做人,還是要面對自身優缺點的好,可取長補短自然是好,若不能,多讀幾本書也成,若實在不行,用美顏也沒人說。只是這樣做,不知是在欺騙別人,還是在欺騙自己。可能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不一樣。

與其在知乎上扯淡,不如關注下面這個有趣的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西部招妻》|人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善良是什麼?
人的問題,說簡單點都是經濟問題
《槽邊往事》|一段旅程的白日夢
這位導演如果拍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定很過癮
《晚來寂靜》|閉口不言 晚來靜寂

TAG: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