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粉碎機:奢侈品鞋裡,Ferragamo和Roger Vivier真的最好穿?

先說別人的鞋。

原本阿萌寫作別人的鞋,純是為了傾吐一些不為人所道的經驗、看法,並沒有想要把自己歸入某個圈子、某種行業。但卻在年底,一不小心撞到了內容創業的風口上,於是被這股大風吹得到處飄,玻璃人差點就碎成玻璃渣了。

想要出點力?點這裡了解我們的價值觀。

幸好有個春節假期,能容我整理下這段時間的新發現和新思考。

這段時間我們不會放假,而是準備了一個《謠言粉碎機》系列,會把大家關心的品牌,拎出來逐一點評。

你也可以直接留言,告訴我你關心的品牌,和你的穿著體驗。

先從大家最關心的舒適度說起。

【好不好穿真的跟品牌沒關係】

我們去專櫃試鞋,很難有機會,能把架上的所有鞋款都試一遍。更不用說,某些商場,和某些品牌,會故意放單只鞋在架子上,要想試一雙,必須要找導購幫我們取。

如此一來,我們對品牌很容易形成以偏概全的印象。

機會成本高的購買,就像霧裡看花的朋友圈,會將品牌的格調迅速拉低(公舉的朋友圈裡面竟然一張霧霾照都沒有)。

鞋子作為一種特殊商品,一次成功的購買,往往就能建立起很強的忠誠度。即使我只在這裡購買過一雙鞋,也可能會開心的安利別人:這個牌子的鞋好穿

安利蔓延開來,就成了一種以偏概全的謠言,也叫做「口碑」。

和這種以偏概全的「口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專業製鞋品牌會針對各種不同的腳型,開發各種不同的鞋型,目的不是做一雙讓所有人穿著都舒服的鞋,而是推出各種不同類型的鞋,讓每種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雙

【有些品牌致力於——讓所有人都能買到合適的鞋】

典型代表,當屬Ninewest玖熙。大家如果平時多留個心眼,會發現他們家的鞋底每年都是一樣的。

因為他們從70年代就開始的賣鞋經驗中,把美國人的典型腳型給總結出了幾大類,這樣一來,就不用每年都開發新鞋楦,只要換換面就能做出新款來了。

【有些品牌——只為主流腳型做鞋】

舉個栗子,像Palladium帕拉丁這種主要看氣質的潮鞋,除了每年因為換面換材料需要做的微調以外,從來都只有一種鞋型。

也就是左邊這種美式標準鞋型。

而右邊這種典型美式腳,是最適合穿帕拉丁的。即使把鞋帶拆了,都能好穿。

而其他腳型,因為有系帶固定腳踝,一般也不會太過難受,只不過鞋帶拆了就沒那麼好穿了,而且折舊比美式腳穿要快很多。

雖說帕拉丁號稱是法國陸戰隊專用軍靴,但走的並不是功能性品牌的路子。國內的市場是E·LAND(衣戀集團)在運作,也就運作Teenie Weenie的那個(據說已經被中國人策反了的)韓國集團。

衣戀旗下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運動鞋品牌New Balance,也是用時裝鞋的方式運作,才在國內火起來的。

不是埃及腳也別失望,啥時候這種baggy效果的軍靴過氣了,他們也會推出更多的鞋型,來維持增長率的,就像現在的卡洛馳一樣,嗯。

【腳上這雙皮靴適不適合我的腳】

有一個簡單易行的判斷方法,看褶子

公舉的左腳偏錐形一點,右腳偏寬型一點,而這雙靴子的鞋型更適合錐形腳,所以穿著一段時間後,右腳就會比左腳的褶子面積大些。

原因就是:

一旦腳型跟鞋型有些微的不合適,腳就會主動去適應鞋子的形狀,和鞋子就有了相對運動,因而產生不好看的皺褶。

不合適的點越多,起褶子的面積就越大。最適合你的鞋,產生的褶子應該只有兩條,而且這兩條應該是完全平行的,沒有那麼難看。

就像下圖這雙已經補過很多次底的靴子,真皮大底已經有點老化發硬了,鞋型都沒有大變。

其實國內品牌的鞋楦也都是從大牌調整而來,很多還調整得不太成功。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平底淺口鞋前面總是會頂著一坨各種各樣的裝飾物——為了遮皺紋

本土化的設計,還有正裝男鞋上的這種褶皺,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了掩蓋褶子。

而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奢侈品鞋,它的價格,註定了它的消費群體,只能是少數人。

越是昂貴的東西,創新的風險越大。

就像你只會看到塑料做的哆啦A夢手機鏈,不可能看到象牙做的哆啦A夢手機鏈一樣。

【奢侈品牌很少顧及到小眾腳型這個邊際市場】

絕大多數為人熟知的奢侈品牌,如Prada、Gucci、Dior等的鞋楦只適合一種人——典型美式腳,這篇文章詳細介紹過美式腳和亞洲腳的區別。

原因可想而知,從上個世紀開始,奢侈品的最大消費國,就是宇宙中心美國。日本的消費能力曾經那麼強,也很少有專為日本人調整楦型的奢侈品牌。

傳統的奢侈品牌,對亞洲腳的認識是非常淺薄的。

Rupert Sanderson 曾經出過一個亞洲系列,聲稱是根據亞洲人腳型調整了鞋楦,比常見的鞋型前掌更窄,足弓更高。但馬上有醫生站出來反駁,事實正相反,亞洲人的前掌其實普遍比歐美人更寬,足弓更扁平。

被問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紕漏時,品牌發言人承認:我們對做鞋的技術問題並沒有什麼興趣,我們所謂的亞洲楦,只是根據我的某一個亞裔生意夥伴的腳做出來的,碰巧她腳又窄,足弓又高( I have no interest in going into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making a shoe, he says. The mold was also created from the casting of a single foot: that of business partner Teresa Wong, who he says has very high arches.)。

鞋型不夠豐富的缺陷,那都不是個事。奢侈品牌自有高級定製的業務,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只可惜大部分人只買得起他們的成品鞋。

【招牌款的鞋型影響口碑】

Manolo Blahnik這樣以又長又細的尖頭著稱的品牌,腳趾弧度平緩的亞洲腳穿了當然容易擠。

在這方面,FerragamoRoger Vivier就有優勢了:這兩個品牌的招牌款,都是圓頭或方頭。一般的亞洲腳,就算再不會挑鞋,穿著感覺也比尖頭要舒服多了。

多數人也就買買品牌的招牌款而已,所以才會如此眾口一辭的認為F家,RV家好穿。

同一個鞋型會做N種寬度、同一個款式會出各種跟高的Stuart Weitzman,能成為奢侈品鞋界的後起之秀,年年漲價,靠的就是「市場細分」這個絕招。

不過一般國內渠道是沒有多種寬度可選的。

【招牌款的跟高也會影響口碑】

阿萌曾經曰過:80%的亞洲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扁平足。

而扁平足的特點之一,就是帶不動高跟

可想而知,招牌款是低跟的品牌,如F家、RV等,口碑好是自然的事。

招牌款是恨天高的品牌,如CL、MB等等,能穿得舒服的人自然少很多。

招牌款式4英寸(10cm多)高,但其實低跟出得也不少的Jimmy Choo,成為亞洲女星的摯愛品牌真不是偶然。

那麼,就算拿同樣的跟高,類似的鞋型來比較,為什麼F家、RV家的這些個經典款還是更舒服點呢?

這就要提到最近幾年的淺口鞋風潮了。

【老設計,不挑腳;新設計,很挑腳】

Christian Louboutin,我們現在都叫它:紅底鞋王。實際這個品牌也只是在90年代才紅起來的,彼時淺口鞋開始流行,一時風頭無兩(不過今年,深口鞋又開始打著「復古」的名義回潮了)。

CL的紅底鞋,美就美在它的曲線,敢把側麵線條拉到最淺,淺得連足弓都差點包不住,這種設計純是在挑戰人體極限。

這也是女鞋設計的大勢所趨:越來越追求極致的美,當然也就越來越挑腳。

而像Ferragamo、Roger Vivier這樣歷史悠久的品牌,經典款都是沿用的幾十年前的設計,雖口門還是拉淺過,但跟CL的超級淺口鞋比起來,包裹度當然要好很多,跟腳的接觸面多,整隻腳受力更均勻,當然感覺更好穿。

看得出來現在的『Vara』更淺口?

所以阿萌有云:越是包裹度好的鞋,越不挑腳;越是淺口鞋,越是挑腳。

自然,大多數人會覺得CL不如Ferragamo、RV好穿啦。

從去年流行到今年的奧賽鞋,也叫「中空鞋」,就是因為兩側不包腳,所以很多人穿了都容易掉。

如果你買的是F家、RV家的10cm以上淺口尖頭高跟,腳感其實和CL,MB並不會差太多。

況且,現今的奢侈品鞋製造工藝,追求的是將一雙鞋做得盡量的纖薄和輕便跟國產手機的追求好像一樣嘛),腳型合適的人穿上,感覺就跟戴手套一樣舒服貼合。

比較F家和A家的類似款,不難發現這種氣質上的差異。F家就連鞋底都比A家很多,重量也真的有差別(點大圖更清晰)。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差異呢?公舉曾經以男鞋為例分析過原因:因為『Vara』的定位是休!閑!款!

休閑鞋,比起晚宴鞋,當然底更厚。

【像手套一樣輕薄的鞋,到底適合什麼樣的人】

你是怎樣定義一雙好鞋的?

耐磨?防滑?耐穿3-5年?你逗我呢吧?

奢侈品鞋一般用的是真皮大底,如下圖:

這個價位的真皮底一般是用整張真皮做成,也叫整皮底

有的像上圖這樣,表面做過處理,能防一點水。

在橡膠底發明之前,歐洲貴族都是穿的這種底。

這種底做的鞋,最適合在地毯上穿著。

如果在上蠟的地板上穿,你會覺得需要防滑貼;

如果在地磚上穿,會覺得底薄、硬,缺少緩衝;

如果在水泥地上穿……………………

很多人會退貨給差評的。

所以一般人穿這種鞋的機會真的不多。

每次提到真皮底,都有人問要不要加底,公舉覺得,最好別

如今的製鞋工藝,遠比你想像得精細。你用榔頭在上面釘幾個釘子,不但破壞了整鞋的結構,讓它更容易穿壞,且那種精細的美感也消失殆盡了。

下圖這雙真皮底靴子,鞋跟是用真皮和木頭組合壓制而成的(畢竟全真皮壓制太重了呀),這是一種不用膠水的環保工藝。加底之後,原有的鞋跟結構反而被破壞了,導致鞋跟從中間斷開。

當然了,如果你的鞋是老式工藝的基本款,拿去加底還是不會有大問題的(除了影響腳感)。這就是我們下篇文要討論的部分內容。

賣個關子,白白了~

公舉創業中,不能及時回復留言請見諒,但每條留言都一定會看,你們是我的靈感來源。

別人的鞋(微信號:talkaboutshoes)


推薦閱讀:

和代購Say Goodbye 你不可不知的歐洲奢侈品海淘網站
「被佛系」的90後買起奢侈品可不是隨緣的
定製鞋的製作工藝是怎樣的?
第一次進入名牌/奢侈品店需要注意些什麼應該怎樣做?
入奢?在入奢的道路上我們也需要一個引路人

TAG:鞋靴 | 奢侈品 | 想买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