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騰貝格——一座被遺忘的宗教聖城
如果列出德國最重要的幾座城市,她肯定不會在列。如果推薦德國值得去的旅遊景點,她也不會被人提及。甚至對於很多德國人來說,一輩子可能都不會踏足這個地方,而絕大部分外國人更是連聽她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
但是她曾經對歷史的影響,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
她叫維騰貝格(Wittenberg),也有人稱她維騰堡,位於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人口現在只有五萬人。
提起宗教聖城,人們一般首先想到的是耶路撒冷、梵蒂岡或者麥加,但我認為將維騰貝格稱為「宗教聖城」一點兒也不為過。1517年,馬丁-路德在這裡發表《九十五條論綱》,引發宗教改革運動,隨後基督教發生分裂,新教就此誕生。新教成為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的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
我第一次到維騰貝格是2013年2月。如果不是為了參加一次學術會議,我想我也是不會去這座小城的。維騰貝格老城區十分狹小,只有兩條主幹道,從東西方向橫穿城區,只需10分鐘就能從一頭走到另一頭。一眼望去,這裡與德國其他小城並無二致,甚至還多了些許荒涼。但小城的魅力需要細細品味,把自己置於當年那段歷史中。
公元一世紀,基督教誕生於地中海東岸的巴勒斯坦地區。起先基督教儘管受到羅馬帝國的打壓,但仍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播開來。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並將羅馬帝國分給了兩個兒子,至此,羅馬帝國分裂。隨著國家的分裂,教會也進一步發生了分化。基督教的羅馬教會和東方正教會之間的爭端不斷增大,1054年,兩大教會正式決裂,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羅馬公教)和東正教(希臘正教)。
此時的維騰貝格剛剛走上歷史舞台。這片地區當時屬於東法蘭克王國,歸薩克森公國管轄。1486年,薩克森的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 der Weise,1463年-1525年)成為選帝侯,維騰貝格成為其首府。腓特烈三世是一位頗有建樹的諸侯,他在維騰貝格興修橋樑、王宮和教堂等基礎設施。1502年,他在這裡設立了維騰貝格大學,吸引了當時大批的學者到這裡教學。這座學校也成為現在德國哈勒-維騰貝格大學的前身。
與此同時,天主教與政治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當年被羅馬皇帝視為異端的天主教在西羅馬地區以及之後的神聖羅馬帝國都成為了正統思想。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雖然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法國、德國等地,但由於帝國的皇帝一般來說都要受到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加冕,所以仍被稱作「神聖羅馬帝國」,由此可見宗教與政治聯繫之緊密。二者結合的一個「產物」就是十字軍東征,教會以宗教的名義對穆斯林世界發起了數次戰爭,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生靈塗炭。當然,中世紀除了有宗教與政治的勾結,也有神權與世俗權力為了爭奪對國家和人民的控制權而進行的明爭暗鬥。但不管哪方佔優,受苦的最終都是勞苦大眾。
在中世紀,歐洲人民的心靈寄託主要在教會和宗教教義。當時歐洲的民眾識字率很低,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籍由於價格過高而被視作奢侈品,一般民眾無法承擔。所以要想了解基督教教義,只能通過神職人員的傳授。從經濟學上講,教會與民眾之間形成了信息不對稱,即教會擁有的信息量遠大於民眾,這就會導致壟斷宗教信仰解釋權的一方實施尋租行為,因此教會腐敗行為層出不窮,比如斂財和性醜聞等,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販賣贖罪券。根據基督教的教義,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是違背了上帝的旨意偷吃了禁果,被趕出伊甸園的,所以人都是有「原罪」的。上帝為了拯救人類就派出自己的兒子耶穌降臨到人間,向人類傳遞上帝的旨意。後來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這是為了替人類贖罪,而人類只要信仰上帝、信仰耶穌,就能夠獲得贖罪。但是羅馬天主教廷宣稱,教皇有權利判定和赦免人類的罪行。所以到了中世紀晚期,特別是16世紀初期,羅馬教廷為了籌措資金,便派授權神職人員前往歐洲各地售賣贖罪券,宣稱購買了贖罪券的人便可以全部或部分赦免自己身上的罪行。羅馬教廷斂財無數,而人民大眾則變得更加窮苦。
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他叫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 - 1546)。馬丁-路德在大學時學過哲學、法律和神學。1511年,路德來到維騰貝格,進入維騰貝格大學教書,同時也是天主教奧斯定會(Augustinians)修士,在修道院工作。此時正值販賣贖罪券的高峰期,他目睹了羅馬教廷的黑暗。而在維騰貝格,他又潛心研究神學,他相信「因信稱義」,即通過對耶穌的信仰而得到上帝的救贖,這就間接的否定了贖罪券的作用。
正如斯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中所寫的,在歷史的尖峰時刻上,總會出現一個人,也許是那一秒鐘的一個決定,就能偶然或必然的改變人類歷史的進程。茨威格雖未談及宗教改革,但馬丁-路德在這一刻同樣閃耀出了耀眼的光芒。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騰貝格教堂的門上提出了《九十五條論綱》,用拉丁文列出反對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點。他的論點包括:
教皇沒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權力,他僅能赦免憑自己的權力或教會法加於人們的懲罰(第5條)
教皇不能赦免任何罪債,而只能宣布並肯定罪債已經得了上帝的赦免。那留下歸他審判的,他當然可以赦免。他若越過此雷池,罪債便仍然存在。(第6條)
臨死者因死亡就免除了一切懲罰,他們向教條的法規是已經死了,不再受它們的約束。(第13條)
所以那些宣講贖罪票者,說教皇的贖罪票能使人免除各種懲罰,而且得救,乃是犯了錯誤。(第21條)
那些說錢幣一叮噹落入錢筒,靈魂就超脫煉獄的人,是在傳人的捏造。(第27條)
基督徒須知,他們除非有很多的餘款,就應該把錢留作家庭必需的開支,決不可浪費在購贖罪票上。(第46條)
Die 95 Thesen: Luther2017
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theology/95theses.html
(開啟宗教改革序幕的教堂)
https://de.wikipedia.org/wiki/95_Thesen
馬丁-路德提出這些觀點的初衷只是尋求學術辯論,以革除教會的陳弊,並非要創造新的宗教流派。但他的這些觀點隨後被翻譯成更易於讓人理解的德語方言(當時還沒有統一的德語),而古騰貝格印刷術的成熟使得書籍的印刷和出版變得更加快捷和廉價,新的神學理論如星星之火一般從維騰貝格向神聖羅馬帝國各地傳播開來,引起了巨大反響。羅馬教廷得知此事後十分恐慌,通過不同途徑向馬丁-路德施加壓力,但都未果。隨後教皇利奧十世(Leo X)發表詔書,下令焚燒一切關於馬丁-路德的書籍,並命令馬丁-路德撤銷自己的言論,否則就要將其革除教籍。但此時,馬丁-路德對天主教改革的決心已經異常堅定,他與維騰貝格大學的其他師生一起,在城門口公開焚燒了教皇的詔書、教會法和經院神學書籍,徹底與羅馬教廷決裂。1521年,教皇發布詔書,革除馬丁-路德的教籍。而馬丁-路德也不再承認教皇的權威。此後,路德所代表的教派被稱為「新教」(德語:Protestantismus,英語:Protestantism),他直接建立的教會被稱為「路德宗」。馬丁-路德的思想也影響到了歐洲其他地區的宗教改革,在維騰貝格改革20年後,加爾文(Calvin)在日內瓦發起改革運動,其成立的派別被稱為「改革宗」或「加爾文派」。
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後,新教的影響力逐步擴大,並開始影響到諸侯國上層。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內部慢慢發生了分化,不少諸侯開始轉而支持新教。支持新教的諸侯組成聯盟,反對支持天主教的諸侯和皇帝。之後諸侯與皇帝之間爆發內戰,結果皇帝查理五世戰敗,於1555年與諸侯簽訂了《奧格斯堡和約》,該合約提出了「教隨國定」的原則,由諸侯而非皇帝來決定諸侯國的宗教信仰。該和約也在歷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允許新教路德宗與天主教共存於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至此,基督教世界再次發生分裂,新教成為法律認可的基督教派別。
除了創造了新的宗教流派,維騰貝格的宗教改革對於經濟學和社會學研究也提供了新的素材。德國著名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1864-1920)於1905年發表了他的傳世之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他認為,「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存在著因果關係,新教中的禁欲主義、「天職」(Beruf)的觀念是資本主義精神出現的宗教根源,並逐漸發展成資本主義中理性經濟的特徵。他的這一觀點隨後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爭論,並隨之產生了諸多驗證韋伯觀點的學術論文。兩位德國經濟學家 Sascha Becker 和 Ludger Woessmann 於2009年發表了一篇名為 Was Weber wrong? A human capital theory of protestantneconomic history 的經濟學論文,翻譯成中文是《韋伯錯了嗎?新教經濟史的人力資本理論》。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篇論文就是要驗證韋伯理論的。該文的假設是新教地區的經濟在近代之所以能夠繁榮發展,是因為新教鼓勵閱讀《聖經》原文,這一行為有利於提高人力資本水平,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這裡的背景涉及到維騰貝格改革的另一個影響,也是經濟學家更加關注的現象,即在宗教改革發生之後的幾百年間,歐美的新教地區和天主教地區出現了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異:
上圖來自Becker和Woessmann的論文,表示一個國家新教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係。橫軸為1900年該國人口中新教教徒的比例,縱軸為1900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散點圖中每個英文縮寫代表世界上的一個國家,數據來自Maddison資料庫。雖然沒有明顯的線性關係,但新教人口比例高的國家普遍經濟水平不會太差,這些國家包括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以及英國、荷蘭、德國等國。當然,這一幅圖無法說明太多問題,比如不一定就是新教導致的經濟繁榮,其中可能有其他因素,比如國民教育程度,也許新教更重視教育?我們來看這幅圖:
橫軸同樣是1900年每個國家的新教人口比例,縱軸變成了當年該國的識字率。與上一張圖類似,新教人口比例高的國家識字率普遍較高,如瑞典、芬蘭和英國。
接下來就要對新教的影響做更進一步的量化分析了,作者選取了19世紀的德國普魯士地區作為研究對象。普魯士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聽說過,這個名稱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出現過。普魯士原是德意志北部的一個諸侯國,首都原來在柯尼斯堡,在這座城市誕生過德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康德。二戰後柯尼斯堡被劃歸給蘇聯,如今屬於俄羅斯,名字已改為加里寧格勒,不過這是後話。當時隨著領土的擴大,普魯士將首都遷往柏林。普魯士歷史上出現過多位傑出的軍事和政治領袖,比如我們熟知的俾斯麥。在俾斯麥的率領下,普魯士於1871年統一德意志北方各諸侯國,成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在統一北方後,於1871年當年進行了一次全國人口普查,調查內容除了年齡、性別,還包括宗教信仰、識字率、教育程度和職業等。根據統計數據,當時普魯士有約64%的人信仰新教,34%的人信仰天主教。論文的兩位作者就採用了1871年普魯士統計局的這一套統計數據,並參考了之後20年的一些普查數據作為補充,數據涵蓋了普魯士452個縣。分析過程我就不在這裡介紹了,不過其中有趣的一點是,為了解決內生性的問題,作者採用「維騰貝格與普魯士每個縣的地理上的距離」作為新教人口比例的工具變數引入到回歸分析中。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內生性和工具變數也不要緊,只需要知道引入「與維騰貝格的距離」這一變數的背景原因:馬丁-路德在維騰貝格發動宗教改革後,他的思想是以維騰貝格為中心逐步向四周傳播的。當時沒有互聯網,信息無法跨越空間距離傳遞出去,只能由近及遠一步步擴散。與維騰貝格距離越近的地方,就會越早了解《九十五條論綱》的內容,受到的影響也會越深。所以這一變數很巧妙的對「新教的影響」這一因素進行了量化。
論文作者最後的結論是,雖然並未找到韋伯所說的新教倫理影響的證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新教地區的高識字率,或者說是新教地區重視教育的確對經濟增長有積極的影響。
那年我第一次到維騰貝格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反而覺得這座城市太過無趣,而且加上天冷下雪,路上基本上沒什麼行人,反而給人一種過於沉寂的感覺。不過有一天晚上吃過晚飯,在維騰貝格僅有的兩條步行街上散步,那個晚上下著小雪,同行的一位老師突然感慨到:「這座城市可是一個改變世界歷史的地方。」想想是啊,宗教改革對啟發民智和提高教育水平都有重要作用,這直接促進了之後去除歐洲蒙昧的啟蒙運動的發生,而啟蒙運動又對工業革命提供了思想上和文化上的支持,工業革命直接幫助歐洲迅速提高了科學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歐洲於19世紀對中國實現了經濟總量的超越,並至此走上了經濟增長的快車道,直到今天。當真正走在維騰貝格的街道上,看到馬丁-路德當年提出《九十五條論綱》的教堂和宗教改革家們任教過的學校,想罷這背後的歷史,那麼我想,把維騰貝格稱為宗教聖城和世界歷史的重要節點並不為過。
儘管維騰貝格現在已經被許多人遺忘,但宗教改革、以及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永遠會被後世銘記。如果你到了維騰貝格市中心的市政廳前,便會看到兩座塑像,那是在這裡書寫歷史的兩個人,一個是馬丁-路德,另一個是他的戰友菲利普-梅蘭希通(Philipp Melanchthon, 1497-1560),這位當時在維騰貝格大學教授希臘語的學者積極傳播路德的思想,並將路德的思想系統化。
(維騰貝格市政廳)如今,維騰貝格市的全稱已經改成「路德城-維騰貝格」(Lutherstadt Wittenberg)。1993年,16座馬丁-路德留下過足跡的德國城市組建「路德城聯盟」,以紀念他做出的歷史貢獻。馬丁-路德和梅蘭希通等宗教改革家當時任教的維騰貝格大學,經過合校如今已是「哈勒-維騰貝格大學」,而這座成立於1502年的古老大學為了紀念馬丁-路德,將校名全稱改為「馬丁-路德-哈勒-維騰貝格大學」(Martin-Luther-Univerisity Halle-Wittenberg),而學校在哈勒市主校區的一座教學樓,就是以「梅蘭希通」(Melanchthon)命名。
2014年夏天當我第二次來到維騰貝格時,馬丁-路德留下《九十五條論綱》的教堂正在維修,上面寫著「Luther 2017」的字樣,因為2017年是馬丁-路德發起宗教改革500周年的日子,屆時這座小城將舉行大型慶典活動。
Luther 2017 | 500 Jahre Reformation: Luther2017維騰貝格市為這次活動寫下的宣傳語是:Am Anfang war das Wort。這句話出自《新約聖經》中《約翰福音》的第一句:Im Anfang war das Wort(英語:In thenbeginning was the Word),漢語翻譯的是「太初有道」,我認為漢語翻譯的及其精妙。Wort(英語Word)在聖經中指的是「聖言」,進而引申為是上帝。萬物始於此,生命都由其創造。而道家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切都始於「道」,確與Wort(Word)有相似之處,而維騰貝格市將聖經原話中的im Anfang改為了現代德語中更為常用的am Anfang。根據我的理解,聖經中之所以用im Anfang,是因為im,或者說in這個介詞,在德語中表示「裡面」,也就是說Wort(聖言,或上帝)始於內部,Wort是從中心向外創造萬物的。而維騰貝格市的宣傳語中am Anfang的am,即介詞an,在德語中有「邊緣,邊上」的意思。Wort現在通常的意思是「詞語」,也可表示「句子、話語」,這裡我認為指的就是1517年馬丁-路德寫下的《九十五條論綱》。所以這裡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宗教改革雖不是上帝般的造物主,但仍在當時已有的文化和宗教格局下,開啟了一段新的歷史,新教就此誕生,文明被重新書寫。新的歷史始於斯言,始於維騰貝格。
希望2017年我還能再來開啟這段歷史的地方。
推薦閱讀:
※霍亨索倫家族的崛起
※真·歐洲白左怎麼看德國科隆性侵案與歐洲難民危機?
※顏值?可能真的不重要!2017德國建築獲獎項目盤點(上)
※德國的聖誕獎金是怎麼發放的
※德國為什麼要自廢武功?地球知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