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羋用作姓氏時候的另一個寫法說起
從新聞界學習一個
據新華社電 (記者 喻珮) 湖北棗陽郭家廟墓地考古人員正在進行文物清理工作。記者從考古現場獲悉,本次考古出土一件春秋早期的青銅鼎 (見圖),刻有銘文並赫然顯現「羋」字。
這件青銅鼎被推測為曾侯為迎娶楚國「羋」姓女子而做的器物,揭示諸侯國之間的婚姻關係。
隨著電視劇《羋月傳》的熱播,生僻字「羋」(mǐ) 也迅速為人所知。「羋」姓作為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是春秋時期楚國祖先的族姓。據《史記·十·楚世家》記載:「羋姓,楚其後也……」比如,《羋月傳》主角羋月的歷史原型羋八子,是楚、秦聯姻嫁到秦國的楚國女子,後成為著名的秦宣太后。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告訴記者,這件「曾侯作季湯羋鼎」高約 20 厘米,直徑 25 厘米。其中「季」寓為排名「老三」;「湯」為名;「羋」為姓。
雖然這隻青銅鼎破損嚴重,但通過殘存銘文仍可清晰見得「羋」字,同時「羋」字下方刻有不完整的「媵」字。據此推斷,「曾侯作季湯羋鼎」是楚國與曾國聯姻的物證,並且這名楚國女子應為媵妾,其身份和羋月相似。
「周代有婚姻關係的兩國,即便是一國國君娶了對方國君的女兒,也不會因此完全制止兩國之間的戰爭。既鬥爭又聯合是諸侯國之間政治的常態。」方勤說,因此,「曾侯作季湯羋鼎」反映的曾楚聯姻關係並不與曾楚之間多次戰爭關係相悖。(北京晨報《湖北出土刻有「羋」字青銅器 主人身份與羋月相似》)
羋古文怎麼寫?
一開始看到這樣的字,我是很疑惑的。因為「羋」查閱了古文,都沒有如圖的寫法。這段文字的解讀,其他都準確,唯獨不了解為何說這個字是「羋」字。
這個字我個人的解讀是右側上從日下從爾(爾),左側從女。。
在古文中找不到「羋」有這樣的寫法——古文中全都是和今天楷書類似的構形。圖片截取自《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圖片截取自《Etymology》。「羋」,是中國大陸的寫法,台灣地區習慣用「羋」,兩個字差別在中間是否斷開。都是在「羊」頭上加一筆表示羊叫聲「咩」,也就是「咩」的古文。「咩」可以寫成「哶」,右邊是羊的變體。
類似的還有「牟」在牛頭加符號,「哞」的古文;「虒」在虎頭加符號,「嗁」(啼)的古文。更詳細的探討可以參考吾友趙瑾昀被選入知乎日報的文章:《〈羋月傳〉都看了嗎?字兒都會認了嗎?》,這裡不再贅述。
這個字是羋嗎?
我們繼續討論這個不認識的字。對此,我請教了吾師蔡英傑先生,他提點我,此字從女,為姓氏用字的常見形符,可以說得過去。右側上日下爾(爾),爾(爾)當用作聲旁,表讀音,也許是姓氏用的分化字。
這個說法完全說得過去!羋是明母字,爾(爾)則是日母字,娘日二母古歸泥母,與明母同屬鼻音,只是發音部位有雙唇和舌的區別。
隨後我找了一些文章,包括請教了宋華強學長,他說,嬭(妳)與羋通用,是有一定的文獻證據的。
金文用作姓氏。「嬭」是楚人先祖的姓氏,即傳世文獻中的「羋」(方濬益、郭沫若)。楚王鐘:「楚王賸(媵)邛(江)中(仲)嬭南龢鐘。」「媵」即送嫁、陪嫁;「江仲嬭南」是楚文王嫁於江國之女,姓嬭名南,與《左傳.文公元年》「向江羋而勿敬」之「江羋」為同一人。銘文表示這個鐘是楚王送給嫁往江國的女兒嬭南的陪嫁器物。王子申盞蓋:「王子申作嘉嬭盞盂。」「嘉嬭」即姓嬭名嘉的女子(參王錦前);此器銘應是王子申為嘉嬭出嫁所作的媵器。(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所以上文專家說是羋字,是可行的。只是沒有仔細給讀者講,留下了懸念。
換句話說,怎麼造字那是每個地方的不同,但這幾個字記錄的都是這個姓氏。
明母 (m) / 泥母 (n) 諧聲旁轉的還有嗎?
這類旁轉並不少見。彌從爾聲,在蜑家話(今天一般寫作「疍家話」,粵語的一個次方言)里彌仍然有讀尼的情況,香港的彌敦道便是這麼讀,英文原文是 Nathan Road 可證。彌和羋平上相承。
消弭的弭從耳聲也基本沒有異議,弓為形符,耳為聲符。這個要說從彌省聲就太繞啦,或體還有從兒聲的 ,更是增強了說服力。要知道,這個字和羋完全同音呢(綿婢切),弭可以從耳聲,羋自然也可以從爾(爾)聲。
柔從矛聲也是了不得的一條證據。
西漢匈奴王子「金日?」的「日」,也規定了讀 mì,讀作明母。可惜當時的匈奴語對音是什麼,無從考證。《再說「金日磾」的「日」字為什麼讀 mì_CNKI 學問》這裡給出了幾種猜測,如可能是受前一字「金」的 -m 韻尾同化,如本身是「冥」的省略,如同「汨」的聲符一樣。然而我手頭缺少這個人名中「日」的反切,不敢胡亂猜測。只是提到連讀同化,我知道廣州話「今日」「琴日」「尋日」三個詞中,日都會同化都作「密」。
東漢時期還有個馬日?,表字和金日?一樣,也是翁叔,這明顯是仰慕他而起的了。兩人的名字中的「日」會不會本身就有泥母和眀母旁轉造就的異讀呢?這個目前證據還不充分,不敢隨意假設。
本來我也假設「汨」是從日聲的,然而不是這樣——汨古文從氵從覓,覓上面的爪本身又是派的右側變來的(知乎不支持 EXT-B 漢字),幾個字都是上古的錫部字,和冥(耕部)正好也是陽入對轉關係。
《集韻》的「日」讀「而力切」,職部,倒是和質部旁轉沒太大的問題,鄭張尚芳就說了,質部來自 -ɡ 的多得很吶,日就讀 njiɡ……韻腹職、質也一樣。
推薦閱讀:
TAG:經天緯墬 | 湖北出土刻有「芈」字青铜器主人身份与芈月相似 | 漢語多功能字庫Multi-functionChineseCharacterDatabase | Etymology | 〈 | 芈月传〉都看了吗?字儿都会认了吗? | 嬭 | 芈 | 媵 | 漢語多功能字庫Multi-functionChineseCharacterDatabase | 再说「金日磾」的「日」字为什么读mì_CNKI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