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瘦為美,只是個借口

正文梗概:進食障礙病因-心理因素之我見

大多數人認為進食障礙都怪這個風氣不正的社會,雜誌上PS過的骨感女神、明星減肥法、沒有加大碼的漂亮衣服,逼著女孩子們前仆後繼地踏上減肥路。或者都是患者自己作死,被「減肥」的「妖氣」迷惑了心思所以得厭食症,好吃懶做、有錢、太閑所以得貪食症。

讓我們來翻翻進食障礙的歷史。據可靠的史料記載,我們大天朝至少從東漢開始就有以瘦為美的審美風氣。那時候皇帝偏寵極瘦極瘦的妃嬪,所以宮女們紛紛節食,甚至有活活餓死的案例發生。相傳有一位宮女本身已經很瘦很瘦了,皇帝十分寵愛她。為了進一步博取皇帝的歡心,這位宮女在表演舞蹈的時候在身上掛滿了佩環,一跳起舞來佩環相互碰撞,發出錚錚的聲響,讓皇帝以為是由於過瘦,一動起來骨節都在響動。可見宮女不惜生命都要追求瘦到骨頭欲斷的程度,好迎合皇帝扭曲的審美。這大概就是今天說的厭食症吧。即使在並沒有崇尚「骨感美」的歐洲中世紀,也存在疑似厭食症的病例記載。神經性貪食是一個新的疾病,在20世紀40年代之前很少有類似於現代神經性貪食病史的描述。「七宗罪」之首罪「饕餮」等古代所認識的貪食和現今「神經性貪食」概念並無歷史觀點上的聯繫。關於「未加標明的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EDNOS)的認識起步於20世紀90年代,至今仍然處於待研究的領域。

很明顯,社會的審美風氣是進食障礙的一大誘因,但是在並非以瘦為美的社會文化中,進食障礙也偶有發生。男性進食障礙病例近年來也逐漸增加,而社會審美對男性的要求是健壯而不是骨瘦如柴。實際上,進食障礙是一種有著基因基礎、由特定環境誘發出來的心理疾病。另外,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豐富的食物為貪食提供了物質基礎。以瘦為美,只是讓這些致病基因有了一個「很有道理」的表達方式;食物,只是這個疾病為了體現其癥狀的所藉助的槓桿。

讓我們來做一些思維體驗。現在我一臉嚴肅地告訴你,節食會變胖,因為節食會降低基礎代謝,把你變成一吃就胖的體質,而你不可能從現在開始永遠絕食;也就是說,只要你採取節食手段,變胖是早晚的事情。道理這麼一講,你還想節食減肥嗎?可是進食障礙患者普遍傾向於仍然選擇節食減肥。那麼,如果你是一個有著強烈恢復意願的神經性厭食或完美食慾症患者,給你一次機會選擇你出生的時間,你是否希望自己出生這樣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你不需要再進食,只需要被動地接受腸外營養液,你的體重體型都會被控制在健康範圍內,營養問題絲毫不用你來操心。不出意外你會舉雙手贊成。再回想回想你小時候攝食的心理,你會為多吃或者少吃而糾結不斷嗎?一般人多吃的時候只是想著「啊好好吃,我想再吃點」,少吃的時候想著「不好吃,沒胃口,就是不想吃」;而進食障礙患者多吃的時候會感到「我不想吃了」又強迫自己繼續吃,在少吃的時候心想「我不能吃」實際上很渴望食物。好像「以瘦為美」並不能對這些心理進行天衣無縫的解釋。

你也許早已發現,飢餓的時候人會處於比較機敏的狀態,內啡肽之類的神經遞質分泌增加,為的是讓機體能夠儘快地捕獲到食物。嘔吐和自殘的時候內啡肽也會大量分泌,以減輕不適感或疼痛感。毒品中嗎啡的結構與內啡肽相似,它進入人體後會替代內啡肽起到相似的作用,一旦沾染上嗎啡,你會感到極其快樂,這種高漲的情緒使你迷戀,而你自己的身體無法分泌出如此大量的內啡肽來達到吸食嗎啡的水平,這就是為什麼嗎啡具有成癮性、被列為毒品的原因。飢餓也會上癮。誘吐、自殘也會上癮。因為患者本身的神經遞質分泌出現了一些紊亂,使得患者的快感不足或者對快感的要求升高,不得不通過病態的行為方式來刺激內啡肽大量分泌以滿足快感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進食障礙常常與抑鬱症共病,我對此現象的理解是,有關「快感」的神經遞質分泌紊亂引發抑鬱症和不恰當的攝食行為,而不恰當的攝食行為進一步誘使神經遞質分泌紊亂,加重抑鬱症;要知道,你所攝入的食物是你身體里各種激素、神經遞質等「活性因子」的物質基礎,道理與「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類似。

進食障礙與控制欲也有緊密聯繫。厭食實際上就是反抗飢餓,反抗本能,表明自己「很有控制力」。在有些厭食症病例中,有的患者拒絕家人給她安排的食物,來表達「我已經長大了,不用你們管了」的心理訴求,這與青春叛逆期的行為模式恰好吻合。進食障礙患者的家人往往也存在控制欲過強的傾向,體現在控制孩子的攝食內容、形式等方面,甚至孩子的吃飯習慣都要干涉,比如說是端著碗吃飯還是低頭扒飯。一家人可能存在共同的心理問題,他們將這個問題一齊投射到最脆弱的孩子身上,於是孩子生病了,她在用疾病的方式表達「我們一家都有點問題」的控訴,儘管身處其中的人難以意識到疾病背後所象徵的全部意義;因此,青少年患者的家人尤其有必要參與到治療當中。對控制欲的強烈需求不一定表現在抵抗外界某種力量,更多患者感受到的是意志與本能做對抗。有矛盾才有對抗, 而現代社會環境剛好提供了一對難以調和而且無法躲避的矛盾——進食與保持苗條的體型。進食是剛需,我們吃了這頓還要吃下一頓,一輩子要一頓接一頓地吃才能維持生命。可是進食意味著增重、長胖,而社會審美不接受肥胖的身材。進食障礙的基因潛伏在一部分人的體內,代代相傳,在這種社會環境中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所以,糾結於食物和體重只是心理病態的表達方式,單純地控制飲食和體重並不是進食障礙,但是進食障礙患者都會為不必要的細枝末節花上大量心思,即使明明知道沒有結果;比如說糾結於一公斤體重,糾結於100千卡的熱量;而事實上正常人的體重是有一個波動範圍的,小幅度起起落落可以看做是新陳代謝的周期循環;多吃或少吃100千卡並不會讓人胖或瘦,因為我們攝入的大部分能量都是通過熱能散失的,身體會調節散失能量的多少來達到能量出入平衡。當進食障礙患者在拒絕「會發胖的食物」時,會感到極其有成就感,而對於一個僅僅是想保持身材的正常人來說,拒絕這份食物好像是很應該、很自然的事情,他們並不會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他們在拒絕的時候也不會感受到強大的阻力——在其他人看來這似乎「意志力很強」,實際上根本就不需要意志力。當進食障礙患者貪食發作時,會感覺到似乎有人在逼著自己暴飲暴食,即使自己的身體已經無法承受更多的食物;而正常人吃高興了就多吃點,吃得實在撐了他們會感到難受而及時停止進食,過後怕發胖或者想「清清腸道」大不了下頓少吃點、清淡點,完全沒有什麼好糾結的。強迫運動亦可用這個模式解釋。所謂「毅力」和本能之間在對抗,本能讓你疲勞時就休息,休息充分再投入運動,而「毅力」逼著你繼續進行著瘋狂損耗機體的行為。正常人則會說:「你想做運動就做一下唄,不做拉倒,磨嘰啥。」總之,EDers就是不瘋魔不成活,自己給自己製造無端端的激烈抗爭,為了能獲得控制欲的巨大滿足。

進食障礙與完美主義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大多數進食障礙患者同時伴有強迫癥狀。有些患者從小到大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完美,簡直就是「別人家孩子」。進食障礙患者中不乏學霸之類的優秀人才,但誰又知道她們背後的痛楚。要求自己身材完美以及攝食行為完美正是完美主義的體現。神經性厭食患者通常有「食物潔癖」,「我覺得那些食物都很臟」,只能接受特定的幾種「乾淨」的食物,以保持身體的絕對乾淨。有些「兔子」催吐刷水一定要刷到渣都不剩,明明知道留一點底並不會胖人,這種清除行為也是處於類似「食物潔癖」的心理。「吐得肚子空空的才感覺舒服」或者「保持身體空靈」也是完美主義的一種表達。有些患者一旦攝入超出預計範圍的食物就一定要清除掉,即使熱量並不多出多少。這些行為單純用「怕胖」是無法解釋通透的,而且已經有好幾項研究證明,把食物吃進去再吐出來並不能削減多少熱量吸收。完美主義和控制欲同時在這裡表達:「我的攝食行為在完美控制之中,我吃多了就清除掉,就相當於沒吃。」只是自我欺騙罷了。嚼吐也是進食障礙的一種癥狀,「我想過過嘴癮但是我要保證吃進肚子里的食物是由我完美控制的,因此我想出了這樣一個好辦法」;實際上這個辦法一點都不好,嚼吐多多少少會吞進去一點點熱量還不說,充分的咬肌鍛煉讓你對著鏡子里的大臉盤子哭都哭不出來,而且大量的唾液損失也對身體有害(你可以提問一下「吐口水強迫症是怎樣一種體驗?」,參照該問題的回答即可了解經常嚼吐的危害嘻嘻嘻 ヽ(??ω?? )ゝ )。

當然,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完美小孩。許多完美主義者只是偶然進入了「完美」的圈套里,然後把「完美」的要求內化成「自帶屬性」,再也不準自己走出這個圈套。

進食障礙也可以理解為愛與被愛的需求的變相滿足。我們常常感受到助人為樂。為什麼會快樂呢?其實這種「樂」真的一點都不高尚,我們幫助他人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可憐的成就感和虛榮心。比如說你在寵物店看到一隻萌萌的小兔紙,一衝動買回了家,決心要精心照料它。讓我猜猜你的心思:不出意外的話,其實並不是因為你想到小兔紙沒有主人好可憐喲,而是你自己母性大發,愛心爆棚無處拋灑,於是買下小兔紙,通過照料這個萌貨,滿足自己「(主動地)愛」他物的慾望。而每個人也有「被愛」的需求,因此傾向於把自己弄得很可憐。進食障礙為同時滿足這兩個需求提供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你折磨自己,你變得可憐,「我需要被愛」;然後你自己可憐自己,「讓我來愛護這個可憐的孩子」。儘管你知道這樣的折磨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實際上你每次都會得到身體里相應神經遞質的正向鼓勵,而且你可能意識不到,因此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不肯停下來。

n許多EDers常常感到缺乏安全感。身材苗條並不會給人帶來實質上的安全(颱風天都擔心給吹走呢╭(°A°`)╮半夜遇到打劫小命難保),但是你卻無法放棄這個執念:如果我不夠瘦,我就不會安全。你擔心因為你這裡那裡的缺陷,世界對你惡意滿滿。其實這是一種廣泛性的焦慮。感覺沒有人可以信任,所以你才必須不斷地迎合社會對你的要求,可是,要知道社會要求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例如有的人喜歡骨瘦如柴,有的人喜歡豐乳肥臀。你被弄得進退維谷。很多事情你靠自己是完不成的,比如說減肥過程中飲食、運動的安排,除非你對這方面深有研究;可是你執意認為沒有人是支持你減肥的,所有人都希望你越來越胖,然後用「以瘦為美」的標杆嘲笑你。你感覺到你的奮鬥是多麼孤獨。你感覺到你每一步就好像走鋼絲一樣,搖搖欲墜,沒有任何可以憑靠的支撐物。n

n讓我們來看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一般的說法是五層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後來增加了第六層作為該理論的完善版本( 我們都被誤導了: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是六層,不是五層)。

可見,食物是心理需求的地基。「以瘦為美」可以歸納到第四層。EDers為了滿足第四層,選擇了抽取地基的方式,因此需求寶塔越來越脆弱,「拆東牆補西牆」。第二層、第三層、第五層甚至第六層的發展也受到動搖。「倉廩實而知禮節」,這個樸素的道理自古以來就為天朝人民所熟知。n

n神經性貪食的模式和雙相情感障礙很像。「節操」就相當於輕躁狂時期,這時候你感覺你意志力超強,無所不能。貪食發作類似於躁狂發作,你感到無法控制的瘋狂。貪食之後你的悔恨、自責、無力就相當於抑鬱發作。我個人認為,其實進食障礙就是雙相的物化表達方式而已,豐富的食物提供了物質條件,社會「以瘦為美」的風氣製造出了一對無法擺脫的矛盾,你的意志力和本能分別承接住矛盾兩頭,雙相情感障礙便可以在你身上自導自演。n

n欲了解輕躁狂以及雙向情感障礙請點擊 得了雙相情感障礙Ⅱ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虎虎大鵬的回答

欲對進食障礙的病因做深入了解和探討,請閱讀《進食障礙》(主編:陳珏)第三章:進食障礙病因學與發病危險因素

n讀到結尾的筒子們辛苦了(????ω????) 高抬貴手點個贊趴(?>ω<*?)

軟妹幣投喂口

推薦閱讀:

患上進食障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別瞎折騰,沒什麼用!
(並不)簡單粗暴的恢復指南
暴食症 |【日劇】心理醫生恭介

TAG:进食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