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給人還是交給機器
在我們的生產過程中,有很多零件需要組裝。組裝時就會出錯,是人就會犯錯誤。例如一個崗位有兩個相差2毫米的螺栓要安裝,裝的時候就有可能會拿錯。2毫米的差異,對於人來說,很容易搞混,但對於機器來說,要分辨則輕而易舉,並且錯誤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在這個崗位上,確保正確的螺栓選擇這件事,是交給人還是交給機器?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足球場上。足球有沒有進球,有沒有出界,要看球有沒有過線。這個有沒有過線的判斷有些時候可以說是決定一場足球結果的生死判決。這個判決一直以來是裁判(也就是人)在做。不誤判是判斷一名裁判是否稱職的重要因素。足球運動節奏的不斷加快,導致對裁判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兩名邊裁疲於奔命,誤判仍然屢見不鮮。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這種過線的判決已經完全可以通過機器來實現。問題同樣來了:
對於足球是否過線的判決,是交給人還是交給機器?
選擇交給機器,是很多人的快速回答。在生產現場上,類似的改善每天都在進行,偶爾會聽到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但也很快被「美好的結果」所掩蓋。選擇交給機器的理由很充分:對於生產來說,品質至關重要。機器能夠解決品質問題,所以我們選擇機器。
對於足球來說,正確判決至關重要,機器能夠解決誤判問題,所以我們選擇機器。
然而,與此相反的觀點同樣值得我們思考。
里皮在他的新書《里皮自述》中說:錯誤是一種改善自我的嘗試,它的優勢在於可以構建自由的空間,使人類意識到自己的弱點並互相幫助,就像在一支優秀隊伍里發生的一樣。
這幾乎和豐田的「人性尊重」的理念如出一轍。豐田人性尊重的全部內涵就是「尊重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而這個特性的基本,也就是人與機器的基本區別在於,人可以思考。
將所有需要思考和判斷的部分從作業(裁判)中剝離出來,的確可以降低出錯的幾率。但同時也意味著,降低了人思考和判斷的需要,這最終將阻斷了人自身前進的腳步。
支持機器判決的人也會很快給出一個新的反駁:機器也是人發明出來的,它同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思考的產物。
這個反駁非常有力。但仍然不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我們可以試著這個思路繼續思考一下,如果足球運動中所有因人而產生的錯誤最終都由機器來避免,那麼足球運動走向最後,要麼消失,要麼就會變成兩隊機器在進行比賽。考慮到交互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這場所謂的比賽甚至根本不需要實際進行。
生產也最終走向消亡,更準確的說,有人參與的生產將最終走向消亡。
然而,我們不能迴避的是製造現場的本質是在於培養人的智慧與行動,進而打造能夠造出更多更好東西的製造現場。就像足球運動的本質在於通過團隊的競爭來完善人,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思想更團結。
拋開了這一本質,專註於眼前的改善,就可能誤入歧途。
交給人還是交給機器?
這確實是一個難題。也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推薦閱讀:
※全球人工智慧黑客馬拉松 · 北京站,13個城市同步競技
※外貌已接近真人 這些機器人逼真的讓人「毛骨悚然」
※90 後的中年危機?2030 年至少四億人的工作會被自動化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