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A的橫向比較

下面開始正題,其實該文是從【能否分別評價下Islay的Ardbeg、Lagavulin、Laphroaig三家分別的特點?】搬運而來,部分數據引用鏡前輩整理的表格。該問題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因為在有關艾萊島威士忌的問題上,Lophroaig(簡稱拉家)、Lagavulin(簡稱拉嘎)和 Ardbeg(簡稱阿貝)是最經常被拿出來一起討論的。當你在找資料時也會發現,這三家酒廠的資料,滿經常一起出現噠。這種原因不是他們各家的威士忌相似或相近,而是因為距離太近了。下圖是三酒廠的手繪地圖,三家酒廠坐落在島的東南海灣裡頭,同一條公路不用一個小時就能經過三座酒廠。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到島上巡禮的話,估計也是三家酒廠一起參觀。因此LLA被放在一起討論是難免的事情。

x

為了討論這個問題,我從酒櫃裡頭找出拉家10、拉嘎16和阿貝10三瓶樣品瓶。如果有條件的朋友也可以找出上世紀70年代的拉家10、拉嘎12和阿貝10做一次進階評測,那三支是這三家酒廠在現代時期的經典之作。不過在市場上翻十倍的價格也未必好找。

之所以選擇這三瓶是因為他們是各自酒廠在NAS時代到來前,【the core range】裡頭最普及的入門酒款,一般也是酒廠銷量最大、最具代表性作品。無數酒友便是通過每個酒廠的核心入門酒款認識每家酒廠,例如被我戲稱為破處酒的【Glenffidich 12】、【the Macallan 12】。

相關的對比我已經在上面那個問題裡頭回答過了,以下只做濃縮。

拉家

拉家系最大的特點其實是換桶,他們是艾萊島乃至整個蘇格蘭威士忌產業換桶的鼻祖之一。所以你會發現拉家的核心酒款包括了:1/4、Triple Wood、PX、QA。而去年(2014)剛推出的Select更是初填波本,而後oloroso sherry,px sherry,1/4 cask和新美國橡木。將換桶提升到花樣的高度。

但單純比較拉家10而言,兼具泥煤和自家醫用酒精味的同時,單薄的層次感和阿貝10半斤八兩。給我一種【工藝風格上堅持粗獷個性,但在換桶上又追求細膩複雜】,這種策略究竟能左右逢源呢?還是左右為難呢?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拉家10便是【啊,讚美艾萊,讚美太陽】的感覺。

拉嘎

拉嘎在酒友一般評價最高,也是目前最穩定的酒廠之一。所以凡是有利有弊,酒廠認識的人多了,酒銷售速度就快,庫存動不動就會壓到警戒線水平。今年開始NAS大行其道,明年會有越來越多的無年份系列推出,開始大打概念、酒標、原料,其實就是布魯萊迪少東家接手後在玩的營銷路線。而拉嘎很有可能就是其中穩如泰山的少數酒廠之一吧。當然如果NAS大行其道的話,集團封存拉嘎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雖然他們的基酒比較富裕,但在營銷上沒必要逆勢而為之。

單純比較拉嘎16,他的層次感最豐富。泥煤水平和拉家10相當,大概40ppm。所以二拉在泥煤上的用力程度使你在橫向評測NOSE時大抵區分不出拉嘎16和拉家10在泥煤上的表現力。但越是這樣,拉嘎16的優勢就體現出來。

為什麼呢?因為層次感。拉嘎16入口後,在口腔內味蕾上,泥煤壤香的背後會跑出來淡淡的辛辣。這種辛辣類似 Caol Ila 或 Talisker 的黑胡椒辛辣。但是又不及這兩家辣的悠久,很快會被花香或果香取代掉。上個月剛開瓶時喝的前幾口,我就在電腦前自言自語【哇,好有層次感】。而在FINISH部分又會回到泥煤的主旋律上。

這樣的話,拉家10的醫藥酒精顯得有些單調乏味了。所以消費者對拉嘎16往往會有【啊,原來艾萊還可以這樣細膩】的感覺。

阿貝

之前我不懂為什麼阿貝老被資深酒友念,現在我算知道一點點理由了。拿阿貝10來說就是單調,及其單調,沒有層次感。除了泥煤就是泥煤。

首先,阿貝10是52PPM,比拉家10和拉嘎16高出10PPM左右,所以你在聞香時,會發現泥煤的特點非常顯著。當然,這對於很多人是【啊,這是艾萊啊】的感受,非常激動這就是傳說中的泥煤,這就是男人就要的選擇。在我看來這是對艾萊島的誤解。現行的八家酒廠都有各自的特點,而泥煤味道,普遍來自 Port Ellen 的統一烘麥,只是酒廠對PPM含量的要求各不相同。非要把泥煤當作艾萊唯一的標籤,圖樣圖森破。

接著說阿貝10的口感,入口後是濃烈的壤香,就像吃了一大口泥土,泥土中夾著著泥煤,粗獷、粗暴。這也是阿貝一開始被推崇的原因。仔細去對比工藝你會發現阿貝的顯著區別,我在參考鏡前輩的表格時找到:1)阿貝再餾時間僅為10分鐘,比較二拉40分鐘左右的再餾時間,阿貝的再餾非常短。時間短就意味著迴流次數少,迴流次數少就意味著蒸汽和銅璧接觸的次數少,接觸地少就意味著冷卻後出來的新壺(new pot)會表現得非常粗獷。

當一個畫家的筆觸非常自由、粗獷時,他在細節的雕琢上必然不如寫實主義畫家那樣精緻、細膩。強健的筆觸下,既要表達自由浪漫的韻律,又要雕刻出光源、材質的精細感這本身就是矛盾的訴求。陳子君在色彩上的天賦和冷軍對超現實的捕捉是兩種對世界的表達。同樣的,阿貝10在工藝上選擇了粗獷直白的路線。

而在萊恩臂的角度上,阿貝和拉家都採用角度向上的方案。拉嘎則反之,於是成品的層次感在蒸餾時已經決定了八分。剩餘的兩分,就看後期的桶陳是否能帶來事倍功半的效果。

所以你要能理解為什麼細緻的品鑒是將嗅覺和味覺細分為:NOSE, PALATED, BODY 和 FINISH。因為四種品覺階段,層次感和表現力是相鋪相成的關係。蒸餾工藝就是在細化一款酒的層次感,粗獷的作品可能被分為2層、細膩的作品可能被分為5層。而後期的桶陳著味,就是不斷在層級間滲透。

同樣桶陳10年,滲透2層和滲透5層出來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口感。阿貝10對比拉家10,就是滲透1層和滲透2層的區別。白州12就是滲透3層,而拉嘎16就是4層。

所以我們常說層次感、層次感,這就是所謂的層次感。拉家10、拉嘎16和阿貝10最大的區別就在於body的輕重,拉嘎16重於拉家10和阿貝10。前者在工藝上一直塑造富有表現力的作品。而後者皆在做取捨,拉家選擇了中庸路線,即想表達泥煤的粗獷也想表達桶陳的細膩;而阿貝,義無反顧地選擇最耿直的路線,一路平A。

噢對了,對於艾萊島來說,如果一支酒,例如拉家15年復刻,比幾年前的正牌拉家15泥煤味還重了,這可不是好消息哦~其他的以後再細說。


推薦閱讀:

後歐盟時代的蘇格蘭威士忌
我們不是野蠻人,威士忌要醒酒
威士忌如何品鑒,怎麼欣賞?

TAG:威士忌 | 单一麦芽威士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