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參會,沒什麼卵用
現在真是到處都是會,很多會都有很多人,然並卵用,參了這麼多會,你學到了啥了?對你的工作有啥幫助?對你個人發展有啥幫助?這麼多會上80%都是忽悠。你讓投資人告訴你創業?你讓老闆告訴你怎麼做產品,你讓做媒體的告訴你怎麼營銷?你讓那些出自傳統行業的營銷人士告訴你怎麼做移動互聯網營銷?都是牛頭不對馬嘴,沒什麼卵用。
投資類的會
現在很多投資類的會和沙龍,一般就是幾個資本的創始人,再加一些企業老闆,先是投資人給你講創業,告訴你怎麼做,告訴你怎麼拿到投資,然後就是布啦布啦一大堆。
做為一個創業者?你覺得靠聽一些投資技巧就能拿到投資嗎?那是不可能的。真正能拿到投資的,不是靠技巧,是靠產品。
你產品做的那麼爛,或者就是個demo你覺得投資人會給你錢嗎?或者你一個用戶也沒有,投資人會給你錢嗎?這些都是不可能的。
要想拿到資本的錢,最重要的是靠產品,靠用戶,這個是本源,雖然說有的創始人很有投資人脈,但是如果他們做的產品很爛,沒有用戶,或者總是失敗,我想他們的人脈也總會耗盡。就像一個朋友總投資給你,結果一次,兩次,三次都是血本無歸,你覺得還會投資你嗎?我覺得是不可能的。
當然了,如果沒有投資人脈,再沒產品就很難拿到錢,如果沒有人脈,如果你有好的產品,那麼投資人擠破腦袋都是會給你送錢的,因為曾經碰到一些投資人為了投好的項目,真是特別乙方,基本是天天陪吃陪喝了。所以說只要你的產品好,用戶數據好,不愁沒有資本投你。因為好的產品是會說話的。
其次,就是投資人給你講創業經驗,這個就比較逗逼了,很多投資人基本沒啥創業經驗,讓他們給你講創業經驗,就像緣木求魚,沒啥用。投資本來就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只要你有錢,投資上百個項目,總有成功的,就像花100塊買50注彩票,總有機會中5塊的,當然也有點笨的,沒有一次中的,下次再買就行,然後一次中了就會被包裝成案例,到處演講。投資人一般沒什麼創業經驗,別抱幻想從他們身上學到創業中的技巧。
媒體的會
現在一些新媒體也開始辦會了,其實和傳統媒體一樣,沒有什麼兩樣,很多新媒體人都是從傳統媒體出來,身體里流著還是傳統媒體的血,所以你覺得他們辦會還能出了傳統媒體的花樣兒?基本不可能,大多數還是廣告會。就是拉一群贊助商在上面做廣告。
記得上次參加一個新媒體的會,一個創業老闆上來講產品,這個老闆是個海龜,還是個博士,反正就是各種高大上,和主持人進行對話,說起來侃侃而談,然後我一百度他們的產品,頓時傻眼了,就一個簡單的demo頁,上面放一張圖,看著很炫,頁低是個招聘啟示,也是醉了。
產品都沒有,都開始出來做廣告了。說起技術來,眉飛色舞,頭頭是道,結果連產品都沒有。就像一個廚師給你講,我在做的一個事情,是一道非常好吃的飯菜,然後給你講了半個小時,講的你都餓了,你想吃的時候,然後廚師說這個只是個想像。對於你,是什麼感受呢?
現在很多媒體的會都會邀請一些創業老闆做分享,我們可以仔細觀察下,經常出來參會的老闆,大部分產品都做得很爛,要麼是個demo,要麼是個概念,要麼產品沒做多長時間,沒有什麼用戶量,試想一個創業公司老闆天天在外面到處站台,產品能做的好嗎?肯定不能。
當一個創業者還在創業時,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在產品上,如果天天出去參會站台,那麼產品肯定做不好,因為自己的事業,自己都不用心,讓員工幫你用心,我覺得有一些貽笑大方了。
機構的會
還有一些會是一些機構主辦的,除了政府層面的,還有一些就是非政府層面的,政府層面的主辦的會比較少,大家都懂得,剩下的就是一些機構辦的會,和民間組織的會,這些辦會的主辦方有一些特點就是專業辦會的,你看看目前行業幾個辦會的,那個主辦方創始人,在行業里工作過,他們沒有做過遊戲開發,沒有做過遊戲運營,沒有做過App,沒有做過o2o,他們是什麼火做什麼,總之,為了賺錢。
這些會一般就是邀請一些行業的大佬進行分享,一般行業頂尖的都是不花錢的,不頂尖的都是花錢的,我想道理大家都懂得。行業頂尖的公司大家都會主動邀請,他們參會的目的就是品牌宣傳,非頂尖的大多花錢的,但是也不能花太多的錢,所以說做品牌宣傳,估計效果好不了多少。
對於一些發展中型的公司應該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產品的運營上,通過優化運營的細節提升產品體驗,提升產品的用戶量。
我們可以看看國內那麼多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你會發現沒上市之前,這些老闆出來的有幾個?非活動營銷你基本看不到他們,比如暴風的馮鑫,聚美的陳歐,以及獵豹的傅盛等,沒上市之前你們見過他們幾次,他們大多數在公司做產品,優化運營,但是他們一旦上市,就會眾人皆知,然後他們才會出來站台。相反,你看看那些發展中的公司,經常出來站台演講,給無數的會蟲喝著上市的雞湯,但是經過幾年之後,大多數都是銷聲匿跡,無疾而終。
老闆是一個企業的旗幟,只要看一個企業的老闆重心在哪裡?就知道這個企業是否成功。對於創業初期和中期,老闆重心在外的,大多產品都不怎麼樣?要麼是產品特別爛,要麼是運營特別爛,舍其無他!
而對於參會者,應該思考更多的是對我們自身的發展。
一是,參會的目的是什麼?
明星的會議大多數是粉絲,因為很多粉絲就是為了見明星,而互聯網的會議粉絲屬性會弱一些,所以對於參會者我們要想清楚,參會目的是什麼?如果參會是擴展人脈,那麼你換了多少張名片,認識了多少人,如果是去學習經驗,那麼你學到了什麼,學會了什麼?如果參會結束後,在會後的總結中,你沒有收穫和經驗的增長,那麼,這樣的會議就是沒有效果的。
因為參會對於個人來說,都是花費時間和物力的,如果沒有收穫,就是白乾,也是對自己時間的浪費和虛度。
二是,參會對工作有什麼幫助?
大多數的行業會議都是和工作有關的,但是不能說參加了就能幫助你的工作,因為大多數的商務談判不是在會議中談成的,而是在業餘時間,比如我曾經的很多商務合作,都是一對一談成的。
這就說明了,有針對性的工作目的才能幫助你的工作,當然了也有一些很難約到的合作對象,必須通過參會才能約到,這也是參會的目的。當然這樣的很難約到的人還是少數。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參會對我們的工作幫助性有多大。
三是,有選擇的參會
當然有一些有質量的會還是需要參加的,特別是一些乾貨,接地氣的會議。在剛入行業之時,我參加了很多會議,換了很多名片,一是為了克服自己初入行業的膽子小的問題,二是為了拓展人脈,我強迫自己換名片從第一排換到最後一排,結果就是換了有十幾斤的名片。這些對我後來的工作和人脈拓展得到了很大的幫助。當然這也得益於我對這些名片的深度利用,不然還是沒卵用。
後期在參會上,主要是選擇性的參會,會對演講嘉賓做一些篩選和調研,特別是有一些經常講乾貨的演講者,我還是非常樂於去聽得,至少能對我的工作得到幫助,或者能讓我學到我之前學不到的東西。
我們應該從有深度經驗的乾貨演講嘉賓那裡學到更多的知識和經驗,而不是聽一群沒有創業經驗,產品經驗,運營等實戰經驗的只是一群理論主義者在哪裡高談闊論,畢竟我們在大學裡聽了太多的這樣的理論課,別在出了校門還這樣聽下去,這樣是多麼浪費我們的青春。
最後再說一句:不要做看客,不要在台下,我們要成長,要成為主角,不然真沒什麼卵用。
作者:移動互聯網李建華,微信:ydhlwdyq 移動互聯網行業推廣人士,轉載本篇文章,請註明作者和微信,否則將追究你的法律權利。
推薦閱讀:
※InMobi推出品牌營銷「聖經」 78頁滿滿乾貨
※Weekly Snapshots - 2016/12/25
※5個關鍵詞看清2018微商如何發展!
※互聯網簡訊-20170810
TAG:移动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