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Judgement !
為了這麼一個彰顯人性之惡的營銷手段,不少人可算是糟透了心。
既然匿名狀態下,人們往往變得肆無忌憚,嘴臉醜惡,為什麼還要存在這樣的一類匿名評價頁面,人們還紛紛主動分享之呢?
這要從該行為的心理分析說起。分享頁面的人往往是無聊,加上偶發性的分享欲和偶然的好奇心理作祟。小手手一抖,就分享出去了一個頁面,隨之而打開的是一扇讓人匿名評價的大門,你給了所謂「朋友圈」中的小人暴露嘴臉的機會,某種意義上也激發了人性的陰暗一面。
而匿名評價頁面的人呢?確切的說,是匿名留下惡意評價的人,他們的心理又是如何呢。這部分人的心理有兩點表現:① 被動型好奇,一般而言主動的好奇往往伴隨著求知慾,大多是正向和積極的;而被動的好奇就像某些時刻你看到一篇標題黨的文字忍不住要去點開時的心理一樣。這是一種高精力成本的內容獲取機制,容易導致精神疲勞,因此此類心理需求本身無法持久存續。② 不必承擔責任的攻擊傾向,就是心存僥倖,覺得反正除了程序猿的資料庫之外,沒人知道我是誰。這種心理上的需求反應在民事行為上可能會被法律法規所禁止。
互聯網為人們帶來的便利,和信息技術的飛躍式進步自然不必贅述。生活在現代的每一個人都享受著網路的便利。在網路上的匿名評價給予了人們更大的自由(比如:閱讀與發布信息的自由),但是其代價則是喪失了信息來源的確定性,而且也會引發許多不良的和違法的行為。例如網路色情、誹謗性的言論,欺詐行為,侵犯版權等等。
如何避免被這樣的網路暴力騷擾?
首先應是:不要參與其中。恩,就是不分享,不惡意評論。聖經里馬太福音中有句話:不要評議他人,也不要讓他人評議自己。
其次:清楚認識自己,深入了解自己之後,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不去在意外部那些刺耳的評價。對就是這樣,如果有人說你胖,最合適的回答是:臭不要臉,吃你們家大米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給自己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設,要始終深信不疑這句話:事實上,你們對我的百般註解和識讀,並不構成萬分之一的我,卻是一覽無遺的你們。
所以,既然我這麼想得開,為啥我還要刪了800好友嘞?
吶,兩個人之所以能夠成為朋友,是因為在關係維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持久屬性各異的關係維度:比如興趣愛好維度、性取向維度、感情維度、價值觀匹配維度;比如價值交換維度、未來價值儲備維度。我刪好友就是想讓朋友圈回歸真正的「朋友」圈,別讓太多的碎片化代替了思考。
——此致,我專欄的第一篇文章。
推薦閱讀:
TAG:呢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