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整理!有關絲綢之路上這38個國家的近代史和地緣政治的關係

撲克投資家,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領域最權威的『知識庫』,每天都在增加中……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

原文鏈接:神整理!有關絲綢之路上這38個國家的近代史和地緣政治的關係

轉載自:皮書說 文摘來源:《絲路列國志》

阿爾巴尼亞

1190年左右建立封建制公國。1415年起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近500年,1912年宣布獨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義大利、法國和奧匈帝國等國佔領。1925年成立阿爾巴尼亞共和國,1928年改共和國為王國。1939年和1943年先後遭義大利和德國入侵,1944年全國解放。1946年成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1976年改國名為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1990年發生制度劇變,1991年改國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阿富汗

阿富汗王國建立於1747年,曾一度強盛。19世紀後,國力日衰,成為英國和沙俄的角逐場。1919年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8月19日為獨立日。1979年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1989年2月,蘇軍撤出。後因各派抗蘇武裝爭權奪勢,阿富汗陷入內戰。塔利班1994年興起,1996年9月攻佔喀布爾,建立政權。1997年10月改國名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實行伊斯蘭教法。2001年美國小布希政府發動阿富汗戰爭,推翻了塔利班統治。2004年10月,哈米德?卡爾扎伊成為阿富汗第一位民選總統,但實際上,阿富汗仍處於美軍的佔領之下。2014年,在多年軍事行動收效無果的情況下,美國決定撤離阿富汗。

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歷史古老,公元前10世紀初境內已經出現王國,後經漫長演變。公元8~11世紀,突厥游牧部落與當地居民混居,其影響不斷滲透,土著居民的波斯語漸漸融入了突厥語的方言,逐漸形成了後來的亞塞拜然語。亞塞拜然部族形成於公元11~13世紀。13世紀蒙古人佔領這個地區後,亞塞拜然併入了胡拉古伊德王國,並在14世紀下半葉置於其統治之下。14世紀末到15世紀這一地區變更為希爾萬王國。直到16世紀屢遭外族入侵和瓜分。16~18世紀受伊朗薩法維王朝統治。18世紀中期分裂為十幾個封建小國。19世紀30年代,北亞塞拜然(現亞塞拜然共和國)併入沙俄。

1917年11月建立蘇維埃政權——巴庫公社。1918年5月28日,宣告成立「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1920年4月28日被「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取代。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同年12月30日該聯邦共和國加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改為直屬蘇聯的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2月6日改國名為「亞塞拜然共和國」,10月18日正式獨立。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地區的史前先民是屬於芬蘭-烏戈爾人的愛沙尼亞人。至1227年,愛沙尼亞漸被丹麥和日耳曼人的利窩尼亞騎士團(持劍騎士團)征服,基督教因而進入。自此以後,愛沙尼亞多次由北歐各列強輪流統治,其中包括丹麥、瑞典、波蘭,最終被俄國兼并。

愛沙尼亞民族形成於12~13世紀,曾先後被普魯士、丹麥、瑞典、波蘭、德國、沙俄等佔領和統治。1710~1918年受沙俄統治,1918年2月24日宣布獨立,成立愛沙尼亞共和國,同年2月底德軍佔領愛沙尼亞,同年11月,蘇維埃俄國宣布對愛沙尼亞擁有主權。在此期間,愛沙尼亞為爭取民族獨立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武裝鬥爭。1920年2月,蘇維埃俄國承認愛沙尼亞獨立。1939年8月,蘇德簽訂秘密條約,將愛劃入蘇勢力範圍。1940年6月,蘇聯根據「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秘密補充議定書」出兵愛沙尼亞,同年7月成立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8月20日,愛沙尼亞脫離蘇聯,宣布恢復獨立。同年9月17日,聯合國宣布接納愛沙尼亞為成員國。2004年3月29日,愛沙尼亞正式加入北約,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區,2011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

巴基斯坦

1757年後,巴基斯坦隨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分而治之」的政策使穆斯林與印度教徒之間衝突加劇。賽義德?阿赫默德?汗領導了阿利加爾運動,其繼承者於1906年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聯盟」,曾一度與國大黨合作,共同爭取印度的民族獨立,但1928年合作破裂。1940年3月23日,穆罕默德?阿里?真納領導下的穆斯林聯盟在拉合爾召開全國會議,通過了建立巴基斯坦的決議。1947年6月,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同意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獨立,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土。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領土為共和國,定國名為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巴基斯坦獨立後,因領土糾紛(克什米爾問題)與印度於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三次印巴戰爭。第三次印巴戰爭直接造成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1972年7月,印巴雙方簽署了《西姆拉協定》,實現停火。此後雙方多次會談,但未達成任何協議,1989年起,雙方不斷交火,1998年5月巴基斯坦繼印度之後進行了6次地下核試驗,使緊張局勢加劇。2003年4月,印巴兩國先後表達了重新進行對話的意願,11月25日在實際控制線停火。

白俄羅斯

公元9世紀至11世紀,現代白俄羅斯的大部分領土屬於維京人在公元862年建立的基輔羅斯。12世紀,建立了君主制公國。在13世紀拔都西征之後,被金帳汗國佔領。從14世紀起,被立陶宛大公國(1385年)佔領,後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一部分。15世紀起,俄國沙皇伊凡三世統一羅斯諸公國,以解放者的身份一度佔領白俄羅斯。18世紀,白俄羅斯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

1918年3月25日,成立了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但共和政體很快就被布爾什維克黨推翻。1919年,白俄羅斯的國名更改為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即1941年6月22日至1944年6月22日,白俄羅斯曾被德國佔領。1991年蘇聯解體,同年8月25日,白俄羅斯宣布獨立。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人的祖先是從中亞遷來的古保加利亞人,公元395年併入拜占庭帝國。公元681年,斯拉夫人、古保加利亞人和色雷斯人在漢阿斯巴魯赫的領導下,戰勝了拜占庭的軍隊,在多瑙河流域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亞王國(史稱第一保加利亞王國),1018年被拜占庭侵佔。1185年,建立第二保加利亞王國,1396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侵佔。1878年2月,俄土戰爭結束後,保加利亞擺脫土耳其的統治獲得獨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保加利亞均為戰敗國。1944年9月,在蘇聯紅軍幫助下,保加利亞推翻了法西斯政權,成立了祖國陣線政府。1946年9月,宣布廢除君主政體,9月15日宣布成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此後保加利亞共產黨長期處於執政地位。1989年11月,保加利亞政權更迭,改行多黨議會民主制。1990年2月27日,保加利亞將擺脫奧斯曼帝國統治紀念日3月3日定為國慶日,同年11月15日改國名為保加利亞共和國。

波蘭

波蘭國家起源於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里西亞、東波美拉尼亞、馬佐維亞等部落的聯盟。波蘭於公元966年建國,14~15世紀進入鼎盛時期。由於貴族權力的加強和內部紛爭,18世紀下半葉開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先後被普魯士、奧地利和沙皇俄國所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1939年9月,法西斯德國侵佔波蘭。戰後成立波蘭人民共和國,由波蘭統一工人黨執政。1989年4月,議會通過了團結工會合法化和實行議會民主制等決議。團結工會在當年6月提前舉行的議會大選中獲勝,並於9月成立了團結工會領導的政府。1989年12月29日,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並將5月3日定為國慶日。1999年3月,波蘭加入北約。2004年5月,波蘭加入歐盟。2011年下半年波蘭首次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部分斯拉夫人南遷到巴爾幹半島,在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等地定居。12世紀末葉,斯拉夫人建立獨立的波斯尼亞公國。1463年後該地域成為奧斯曼土耳其的屬地,1908年被奧匈帝國佔領。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茲?裴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遭當地青年暗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一戰」結束後,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劃分為幾個行政省。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波黑成為其中的一個共和國。1992年3月,波黑就國家是否獨立舉行全民公決,波族和克族贊成獨立,塞族抵制公決投票。此後,波黑三族間爆發了歷時三年半的戰爭。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聯合國。1995年11月21日,在美國的主持下,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米洛舍維奇、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總統圖季曼和波黑共和國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簽署《代頓和平協議》,波黑戰爭結束。

1995年年底至今,獨立後的波黑經歷了戰後重建、私有化轉型以及改革與準備加盟入約三個階段。如今的波黑是由兩個實體(波黑聯邦、塞族共和國)、一個特區(布爾奇科特區)、三個主體民族組成的非中央集權制的特殊國家,國家建構與加入歐盟之路任重道遠。

俄羅斯

公元862年,諾曼人留利克大公聯合拉多加湖南岸和伏爾加河上游的東斯拉夫部落建立了羅斯王國,開始了留利克王朝的統治。此後,留利克的繼承人奧列格統一了東斯拉夫部落的南部聚居區,公元882年,在東斯拉夫波利安人的重要城市——基輔建立了都城,基輔羅斯王國正式形成。

公元988年,基輔羅斯的弗拉基米爾大公迎娶了東羅馬帝國的公主,並帶領全體國民皈依東正教,基輔羅斯王國的文化因大量吸收東羅馬帝國和東正教的文化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因此,後來的「全俄羅斯沙皇」伊凡四世將弗拉基米爾大公作為修史的起點。由於基輔羅斯的法律賦予所有王子繼承權,國家逐漸走向四分五裂,出現了弗拉基米爾-蘇茲達利公國等一批公國。基輔城於1169年被弗拉基米爾-蘇茲達利公國的弗拉基米爾大公佔領,喪失了首都的地位。蒙古人於1223年入侵基輔羅斯,1240年攻佔了基輔,滅亡了基輔羅斯。1243年,弗拉基米爾-蘇茲達利公國歸順蒙古。1240~1480年,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統治了羅斯全境。14世紀,莫斯科公國崛起,並最終在1480年徹底擺脫蒙古人的統治。15世紀下半葉至16世紀初,莫斯科公國統一了羅斯境內的所有大城市,將伏爾加河沿岸、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地區的民族置於統治之下,從而締造出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國。伊凡四世大公(1547~1584年)用堅決而嚴酷的手段在國家管理、司法制度、軍隊和教會管理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奠定了俄羅斯專制政權的基礎,成為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死後,王位的爭奪引發了國家的混亂和瑞典的入侵,直到1612年瑞典人被趕走之後國家才恢復了秩序。

1613年,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被全俄縉紳會議推舉為沙皇,從而開創了諾曼羅夫王朝的統治。彼得一世沙皇(1682~1725年)是俄羅斯歷史上的偉大君主,他大規模引進歐洲文明的優秀成果,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他在從瑞典人手中奪取的涅瓦河河口建造了彼得堡,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此處,還將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波羅的海沿岸部分地區、烏克蘭東部、白俄羅斯、克里米亞半島納入領土版圖。1812年,俄羅斯遭遇了橫掃歐洲的拿破崙大軍的入侵併最終將其戰勝,因此在歐洲聲望大增,當時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成為歐洲王室的救世主。1848年歐洲大革命爆發後,俄羅斯出兵幫助歐洲王室撲滅革命火焰,獲得了「歐洲憲兵」的稱謂。

20世紀初,沙皇俄國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的嚴重消耗以及國內階級矛盾的加劇導致了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爆發。列寧在十月革命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蘇維埃社會主義政權,於1922年在原沙俄帝國版圖上建立了蘇聯。蘇維埃政權雖然在成立初期遭遇到白軍和外國干涉軍的瘋狂進攻,但在列寧和斯大林的領導下迅速穩定了國內局勢,使國民經濟和國家實力得以迅速恢復和持續快速增長。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勝了德國法西斯。二戰結束後,美蘇爆發冷戰。蘇聯建立了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冷戰期間,蘇聯的政治和經濟管理體制走向僵化,經濟發展放緩,國家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與西方的距離越拉越大。戈爾巴喬夫1985年當選蘇共中央總書記後,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措施,但沒有取得實際效果,反而激化了內部矛盾,最終導致蘇共亡黨、蘇聯解體。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俄聯邦成為蘇聯的繼承國。葉利欽當選俄聯邦首任總統,在其執政期間,俄羅斯政局持續動蕩,經濟大幅度下滑和長期低迷,安全形勢急劇惡化。2000年,普京當選為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內大力鞏固中央集權,整肅寡頭,穩定國民經濟,打擊腐敗和分裂勢力,使俄羅斯經濟和社會恢復了秩序,並重回發展軌道;對外努力維護俄羅斯領土和主權,積極改善地緣政治、經濟和安全環境,使俄羅斯重獲世界大國地位。2008~2012年,梅德韋傑夫擔任俄聯邦總統,普京擔任俄聯邦總理,俄羅斯基本上仍是沿著普京規劃的道路前進。2012年,普京第三次當選俄聯邦總統。2014年3月,俄羅斯兼并克里米亞,大力支持烏克蘭東部親俄分裂勢力,引來西方的大規模經濟制裁。普京總統雖然在國內獲得空前高的支持率,但是如何在西方制裁環境下實現國家發展,成為其面臨的嚴峻考驗。

喬治亞

公元前6世紀,在現喬治亞境內建立了奴隸制的科爾希達王國。公元4~6世紀建立封建國家。公元6~10世紀基本形成喬治亞族,並於公元8~9世紀初建立卡赫齊亞、愛列京、陶-克拉爾哲季封建公國和阿布哈茲王國。19世紀上半葉,喬治亞被沙皇俄國兼并。1918年成立喬治亞民主共和國。1921年建立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喬治亞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並於同年12月作為該聯邦成員加入蘇聯。1936年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0年11月4日喬治亞最高蘇維埃發表獨立宣言,改國名為「喬治亞共和國」,1991年4月9日正式宣布獨立。1995年8月24日議會通過新憲法,將喬治亞共和國改名為「喬治亞」。

哈薩克

公元6~8世紀,建立了突厥汗國。9~12世紀建奧古茲族國、哈拉汗國。11~13世紀契丹人和蒙古韃靼人侵入。15世紀末建立哈薩克汗國,分為大帳、中帳、小帳。14~15世紀哈薩克民族逐漸形成。18世紀30~40年代,小帳和中帳併入俄羅斯帝國。19世紀中葉以後,哈薩克全境處於俄羅斯統治下。1917年11月至1918年3月建立蘇維埃政權,1920年8月26日建立歸屬俄羅斯聯邦的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25年4月19日改稱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36年定名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1990年10月25日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12月10日改名為哈薩克共和國,同年12月16日正式宣布獨立,成為最後一個宣布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21日加入獨聯體。

吉爾吉斯斯坦

公元前3世紀已有文字記載。公元6~13世紀曾建立吉爾吉斯汗國。歷史上吉爾吉斯人最初居住在現俄羅斯境內的葉尼塞河上游一帶,公元7世紀後開始向天山地區遷徙,並逐步形成數十個以血緣為聯繫紐帶、大小不一的部落。1891年沙俄軍隊征服中亞,吉爾吉斯部落所在地併入俄羅斯帝國版圖。十月革命之後,1924年蘇聯政府成立卡拉吉爾吉斯自治州,隸屬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1925年卡拉吉爾吉斯自治州改為吉爾吉斯自治州,1926年2月自治州改為吉爾吉斯蘇維埃自治共和國,仍屬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1936年12月5日,吉爾吉斯蘇維埃自治共和國升格為加盟共和國。

1990年12月15日,吉爾吉斯加盟共和國最高蘇維埃通過獨立宣言。1991年1月,吉爾吉斯斯坦採用新的行政區劃,將全國分為7個州和2個直轄市。1991年2月5日,首都伏龍芝恢復歷史名稱比什凱克。1991年8月31日,吉爾吉斯斯坦議會通過國家獨立宣言。1991年10月12日,吉爾吉斯斯坦舉行第一次總統大選,阿斯卡爾?阿卡耶夫為獨立後的首任總統。

捷克共和國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成立。1939年3月15日,斯洛伐克宣布獨立。次日,捷克地區被納粹德國佔領,成立「捷克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恢復捷克斯洛伐克國家。1948年「二月事件」後,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開始執政。1960年7月改國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68年8月20日,以蘇聯為首的華約5國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鎮壓「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1969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開始實行聯邦制。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局發生劇變,隨後開始實行多黨議會民主制。1992年12月3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解體。自1993年1月1日起,捷克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1995年捷克在中東歐國家中率先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999年3月12日加入北約,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2006年,捷克被世界銀行列入發達國家行列。2007年12月21日捷克加入申根協定。

克羅埃西亞

1918年12月,克羅埃西亞與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聯合成立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德國、義大利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扶持建立了「克羅埃西亞獨立國」。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贏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同年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克羅埃西亞成為南聯邦六個共和國之一。1991年6月25日,克羅埃西亞宣布脫離南聯邦獨立。2013年7月1日,克羅埃西亞加入歐盟。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大部分地區古稱利沃尼亞。公元前900年,幾個不同的波羅的海部落定居在此,屬歐羅巴人種。公元5世紀出現階級社會。10~13世紀建立了早期的封建公國。12世紀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軍侵佔,後歸屬德利沃尼亞政權。從13世紀開始,因受日耳曼人的利沃尼亞劍之兄弟會影響,轉信基督教。里加(現首都)於1285年加入漢薩同盟,與歐洲其他部分保持密切的聯繫。1583年至1710年,先後被瑞典、波蘭-立陶宛公國瓜分。17世紀初形成了拉脫維亞民族。1710年至1795年,被沙皇俄國佔領。1795年至1918年,拉東部和西部分別被俄羅斯和德國割據。1918年11月18日,拉脫維亞宣布獨立。1920年年初,政權被資產階級奪取,並於1922年2月16日在拉脫維亞宣告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成立。1934年5月,法西斯分子在拉脫維亞發動政變,建立了軍事獨裁。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秘密議定書商定,拉脫維亞劃歸蘇聯版圖。1939年10月5日,蘇聯政府與拉脫維亞簽訂了友好條約。1940年6月,蘇軍根據「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秘密補充議定書」進駐拉脫維亞,建立蘇維埃政權,同年7月21日,成立了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8月5日,併入蘇聯。1941年夏,希特勒進攻蘇聯並佔領拉脫維亞。1944年至1945年5月,蘇聯紅軍解放拉脫維亞全境,拉脫維亞重新併入蘇聯。1990年2月15日,拉脫維亞通過恢復國家獨立的宣言;2月27日,恢復它以前的國旗、國徽和國歌;5月4日,拉脫維亞最高蘇維埃正式通過「獨立宣言」,並改國名為拉脫維亞共和國。1991年8月22日,拉脫維亞最高蘇維埃宣布拉脫維亞共和國恢復獨立。

2003年9月20日,拉脫維亞經由全民公投,決定加入歐盟,其成員國身份自2004年5月1日起生效。2004年3月29日,拉脫維亞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在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條約會員國。2014年1月1日,拉脫維亞正式成為歐元區第18個成員國。

立陶宛

公元5~6世紀出現階級社會。12世紀起受到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1240年成立統一的立陶宛大公國。13世紀形成立陶宛民族。14~15世紀,立陶宛大公國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奉行侵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土地的政策。從15世紀中葉起,立陶宛大公國開始走向衰落。1569年根據盧布林條約,波蘭和立陶宛合併成立了波蘭立陶宛王國。併入俄國。18世紀70~90年代,波蘭立陶宛王國遭到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的三次瓜分,1795年,立陶宛被併入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立陶宛被德國佔領。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獨立,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羅斯聯合組成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8月,在德軍的「援助」下,立陶宛「民族主義者」推翻了蘇維埃政權,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並宣布獨立。1926年9月28日,蘇聯政府同立陶宛締結互不侵犯條約,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發動政變得逞。1940年6月,蘇聯軍隊佔領立陶宛。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立陶宛被德國軍隊佔領。1944年,蘇聯軍隊再次佔領立陶宛,並成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獨立,但直到1991年9月6日,蘇聯才承認立陶宛的獨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聯合國。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5月1日,加入歐盟和申根協議。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人的祖先為達契亞人。約公元前1世紀,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和獨立的達契亞奴隸制國家。公元106年達契亞被羅馬帝國征服,達契亞人與羅馬人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民族。14世紀先後組成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3個公國。16世紀後,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1859年,瓦拉幾亞公國和摩爾多瓦公國合併,稱羅馬尼亞,仍隸屬奧斯曼帝國。1877年5月9日,羅馬尼亞宣布獨立。1881年,改稱羅馬尼亞王國。1918年12月1日,特蘭西瓦尼亞公國與羅馬尼亞王國合併。至此,羅馬尼亞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

二戰期間,羅馬尼亞安東尼斯庫政權參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8月23日,羅馬尼亞舉行反法西斯武裝起義。1945年3月6日,羅馬尼亞成立聯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1965年,改國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12月22日,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羅馬尼亞救國陣線委員會接管國家一切權力,易國名為羅馬尼亞,定國慶日為12月1日。

馬其頓

公元7世紀,一部分斯拉夫人遷居至馬其頓地區。公元10世紀下半葉至11世紀初,薩莫伊洛建立了第一個斯拉夫人的馬其頓國。14世紀始,馬其頓地區相繼處於拜占庭和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之下。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軍隊佔領馬其頓地區。1913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塞、保和希重新對馬其頓地區進行瓜分。地理上屬於塞爾維亞的部分稱瓦爾達爾馬其頓,屬於保加利亞的部分稱皮林馬其頓,屬於希臘的部分稱愛琴馬其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瓦爾達爾馬其頓作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併入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原屬塞爾維亞的瓦爾達爾馬其頓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組成單位之一,稱馬其頓共和國。

1991年11月20日,馬其頓脫離南聯邦宣布獨立。1993年4月7日,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暫用名加入聯合國。2001年4月,馬其頓同歐盟簽署《穩定與聯繫協議》。2004年3月,馬其頓提交加入歐盟申請,2005年12月獲得入盟候選國地位。

孟加拉國

孟加拉族是南亞次大陸古老民族之一。孟加拉地區曾數次建立過獨立國家,版圖一度包括現印度西孟加拉、比哈爾等邦。16世紀已發展成次大陸上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文化昌盛的地區。18世紀中葉成為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統治的中心。19世紀後半葉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劃歸巴基斯坦(稱東巴)。1971年3月東巴宣布獨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緬甸

公元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1885年淪為英國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日本侵佔。1948年1月4日宣告獨立。1962年3月奈溫發動政變,推翻吳努政府,成立革命委員會。1974年1月頒布新憲法,成立人民議會,將國名改為「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軍隊接管政權,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簡稱「恢委會」),改國名為「緬甸聯邦」。1997年11月,宣布取消「恢委會」,成立「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

2010年11月7日,緬甸舉行全國多黨制大選,聯邦鞏固與發展黨(The 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Party,簡稱鞏發黨)獲勝。2011年1月31日,緬甸聯邦議會舉行首次會議,新憲法生效,國名改為「緬甸聯邦共和國」。2月初,聯邦議會選舉吳登盛為總統。2012年4月1日,緬甸舉行議會補選,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多數補選議席,成為議會第一大反對黨。

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人的祖先為達契亞人。13~14世紀,蒙古韃靼人和匈牙利人入侵,達契亞人逐漸分為三支:摩爾多瓦人、瓦拉幾亞人、特蘭西瓦尼亞人。1359年,摩爾多瓦人建立獨立的封建公國。1487年,淪為奧斯曼帝國附庸。1600~1601年,摩爾多瓦、瓦拉幾亞和特蘭西瓦尼亞三個公國短暫統一。1812年,俄國將部分摩爾多瓦領土(比薩拉比亞)吞併。1859年1月,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合併,稱羅馬尼亞。1878年,南比薩拉比亞再次隸屬俄羅斯。1918年1月,摩爾多瓦宣布獨立,3月與羅馬尼亞合併。1940年6月,蘇聯再次吞併比薩拉比亞,並將其大部分領土與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合併,成立了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比薩拉比亞南、北部的部分地區被劃入烏克蘭。1941年,比薩拉比亞劃歸羅馬尼亞。1944年9月,蘇羅停戰協定規定恢復1940年的蘇羅邊界。1990年6月,摩爾達維亞改國名為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5月23日,改國名為摩爾多瓦共和國。1991年8月27日(國慶日)宣布獨立。

黑山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黑山加入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黑山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原名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92年4月27日,塞爾維亞與黑山兩個共和國聯合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改為鬆散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國家聯盟。2006年5月21日,黑山就獨立問題舉行全民公決並獲通過。同年6月3日,黑山議會正式宣布獨立。6月28日,黑山加入聯合國。

塞爾維亞

1918年,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成立,即南斯拉夫王國的前身。1945年,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簡稱南聯邦)。1991年,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和馬其頓宣布脫離南聯邦獨立,1992年波黑獨立,同年4月,塞爾維亞和黑山重組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1999年,塞爾維亞在科索沃戰爭中遭到北約的轟炸,戰爭以國際社會接管科索沃告終。2003年,南聯盟成為由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組成的鬆散國家聯盟,將國名改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5月,黑山通過全民公決成為獨立國家。6月,塞爾維亞議會宣布繼承塞黑的國際法主體地位。

自1999年科索沃戰爭結束後,科索沃地區脫離了塞爾維亞的實際管轄,由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臨時管治。2006年2月20日起,有關各方就科索沃地位問題展開談判。經過近兩年的談判仍無結果,科索沃於2008年2月17日單方面宣布獨立,塞爾維亞拒絕承認。在歐盟的調解下,塞爾維亞和科索沃自2011年3月到2013年4月進行了兩個階段的對話,2013年4月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

斯洛伐克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成立。1939年3月15日,斯洛伐克宣布獨立,成為納粹德國的傀儡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國家恢復。1948年「二月事件」後,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開始全面執政。1960年7月,改國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68年8月20日,以蘇聯為首的華約五國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鎮壓「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1969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實行聯邦制。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局發生劇變,實行多黨議會民主制。1992年12月3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解體。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成為獨立主權國家。如今,斯洛伐克是下列國際組織的成員:聯合國、北約、歐安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歐洲委員會、歐盟、歐元區、歐洲關稅聯盟、申根區、經合組織和維謝格拉德集團等。

斯洛維尼亞

公元6世紀,斯拉夫人的一支來到現斯洛維尼亞地域。7世紀建立卡蘭塔尼亞公國(或稱卡林西亞公國)。14世紀時,斯洛維尼亞成為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1918年年底,南部斯拉夫民族聯合成立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並於同年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斯洛維尼亞為其中的一個共和國。1991年6月25日,斯洛維尼亞議會通過決議,宣布脫離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1992年5月,斯洛維尼亞加入聯合國。2004年3月和5月,斯洛維尼亞先後成為北約和歐盟正式成員。2007年1月1日,斯洛維尼亞加入歐元區。2007年12月21日,斯洛維尼亞加入申根區。

斯洛維尼亞是前南斯拉夫地區第一個加入歐盟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加入歐元區的中東歐國家,被歐盟稱為「中東歐經濟轉軌最成功的優等生」。

塔吉克

塔吉克人於公元9~10世紀建立薩曼王朝,13世紀被蒙古韃靼人征服,14~15世紀歸屬帖木兒王國,16世紀歸屬布哈拉汗國,1868年部分地區併入沙皇俄國。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成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屬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9年成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於12月5日加盟蘇聯。1990年8月24日發表主權宣言。1991年8月更名為塔吉克共和國,9月9日宣布獨立。

土耳其

中國史稱土耳其為突厥。奧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的一支,早期居住在中亞一帶,12世紀遷至小亞細亞,依附於塞爾杜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並接受伊斯蘭教。13世紀末建立奧斯曼帝國,16世紀版圖擴及歐洲﹑亞洲﹑非洲,達到鼎盛,並於16世紀末開始衰落。19世紀至20世紀初,逐漸淪為英、法、德等國的半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領土只剩小亞細亞中部﹑東部和黑海沿岸地區。1919年,凱末爾領導民族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王朝,擊退外國侵略,1923年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凱末爾當選首任總統。同年,《洛桑條約》確定土耳其現今的邊界。

土庫曼

土庫曼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便有人在此生活。歷史上先後被波斯人、馬其頓人、突厥人、阿拉伯人統治。11世紀建立塞爾柱帝國,這是土庫曼歷史上最輝煌時期。12~16世紀歸屬蒙古和帖木兒帝國統治,16~19世紀屬希瓦汗國,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屬沙皇俄國。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成立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10月27日宣布獨立,改國名為「土庫曼」。1995年12月12日被聯合國承認為「永久中立國」。

烏克蘭

10世紀前後,東斯拉夫各部落在今烏克蘭地區結合形成古羅斯部族,並建立了基輔羅斯國家。約從14世紀起,烏克蘭人開始脫離古羅斯而形成具有獨特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單一民族,相繼受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等國的統治。17~19世紀,在第聶伯河中游一帶以基輔、波爾塔瓦和切爾尼戈夫為中心形成了現代烏克蘭民族。

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里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1939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波蘭被分割佔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烏克蘭民族主義和民族獨立傾向迅速抬頭,開始了獨立步伐。1990年7月16日,烏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表國家獨立宣言,正式宣布脫離蘇聯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12月8日,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在明斯克簽署「別洛韋日協定」,宣布蘇聯不再存在,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烏克蘭的獨立最終完成。

烏茲別克

歷史上,波斯人、馬其頓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韃靼人曾在此建立過國家。9~11世紀,烏茲別克民族形成。13世紀被蒙古人征服。14世紀中葉,阿木爾?帖木兒建立以撒馬爾罕為都城的帝國。16~18世紀,烏茲別克人建立了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浩罕國。19世紀60~70年代,部分領土(現撒馬爾罕州和費爾干納州)併入俄羅斯。1917~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10月,成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定9月1日為獨立日。1991年12月29日舉行獨立後首次總統大選,2000年1月9日和2007年12月23日舉行總統大選,卡里莫夫在三次選舉中均獲勝。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立,烏茲別克作為創始國之一加入該組織。2005年5月13日,烏茲別克發生「安集延事件」。2012年,中烏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匈牙利

公元896年,馬扎爾游牧部落從烏拉爾山西麓和伏爾加河一帶移居多瑙河盆地。公元1000年,聖?伊什特萬建立封建國家,成為第一位匈牙利國王。1526年,土耳其入侵,匈牙利封建國家解體。1541年一分為三,分別由土耳其蘇丹、哈布斯堡王朝和埃爾代伊大公統治。1699年起,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統治。1848年,爆發革命和自由鬥爭。1849年4月,建立匈牙利共和國。1867年,成立奧匈二元帝國。1919年3月,建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1946年2月,匈牙利國會宣布廢除帝制,成立共和國。1949年8月20日,宣布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並頒布憲法。1956年10月,爆發匈牙利事件。1989年10月18日,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10月23日,匈牙利共和國成立。2011年4月,通過《基本法》,改國名為匈牙利。

亞美尼亞

公元前9~前6世紀,在現亞美尼亞境內建立了奴隸制的烏拉杜國。公元前6~前3世紀,阿凱米尼得王朝和塞琉古王朝統治亞美尼亞,建立大亞美尼亞國,後兩次被土耳其和伊朗瓜分。1804~1828年,兩次俄伊戰爭以伊朗失敗告終,被伊朗佔領的東亞美尼亞併入俄羅斯。1918年5月28日,達什納克楚瓊領導建立亞美尼亞第一共和國。1920年1月29日,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1922年3月,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同年12月30日作為該聯邦成員加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直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1990年8月23日,亞美尼亞最高蘇維埃通過獨立宣言,改國名為亞美尼亞共和國。1991年9月21日,亞美尼亞舉行全民公決,正式宣布獨立。12月21日,亞美尼亞加入獨聯體。

伊朗

伊朗古稱波斯,中國史書上稱「安息」,是一個具有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公元前6世紀,由居魯士大帝建立的大一統帝國——波斯帝國盛極一時。公元7世紀以後,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先後侵入並統治伊朗。公元9~10世紀,伊朗東部地區文化昌明,如大詩人費爾多西用波斯文寫成的長篇史詩《列王記》是波斯文學的輝煌成就。1258年,成吉思汗子孫旭烈兀滅阿巴斯王朝,建立以伊朗為中心的伊利汗國。18世紀後期,伊朗東北部的土庫曼人愷伽部落統一伊朗,建立愷伽王朝。19世紀以後,伊朗淪為英國、俄國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1979年1月,國王被迫出走,2月1日流亡國外的宗教領袖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回國,2月5日,霍梅尼任命「自由運動」領袖邁赫迪-巴扎爾甘為臨時政府總理,並於2月11日接管了政權。這一天被定為伊朗國慶日,巴列維王朝宣告滅亡。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政教合一政權。

印度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2世紀滅亡,小國分立。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統治200多年。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1857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轉載請註明來自撲克投資家(puoketrader)

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撲克投資家,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領域最權威的『知識庫』,每天都在增加中……


推薦閱讀:

黃金與珠貝,屬於楚國人的絲綢之路
蠶絲用來做衣服,在古代是剛需么?為何商代甲骨文中就有規模養殖桑蠶的記載?
修建一條從錦州經過克什克騰旗,烏拉特後旗,酒泉,羅布泊到喀什的海水「新遼大運河」,有可行性有嗎?

TAG:知识 | 地缘政治 | 丝绸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