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喬貝河的視聽享受

文/黃橙

喬貝河(Chobe River)是贊比西河(Zambezi River)的重要支流,也是波札那與納米比亞的界河。搭乘一艘遊艇在喬貝河上尋覓、觀賞河馬、羚羊、白頭雕、翠鳥、白鷺……那是無比美妙的視覺享受和聽覺享受。

喬貝河像是生性散漫、不守規矩的精靈,河道時寬時窄,有時看起來像湖泊,有河汊、小島、沼澤、蘆葦、睡蓮……岸上濃蔭匝地,水中蘆葦隨風起伏。無數鳥類和野獸在其間繁衍生息。據統計,棲息在喬貝河周圍的鳥類多達400餘種,經常會有不知名的大鳥從蘆葦叢中飛出,嚇你一跳。

喬貝河風情

天空湛藍,有雲飄著,有鳥飛過。這一望無際的河面居然沒有一艘船兒與我們的遊艇遙相呼應,彼此壯膽。

喬貝河水清澈柔和,與任何美麗的河流沒什麼不同,只是這河岸的風光多了難得一見的自由生靈:朱鷺、睡蓮鳥、斑紋翠鳥、白頭雕、長尾鸕鶿……還有叫不上名的脖子長得像竹竿的大鳥。唉,都怪自己頭髮短,見識也短。

鳥類的樂園

遠遠的望見水裡漂浮著的色塊,有人開始製造緊張氣氛了:「河馬!河馬!」忽然想起影片《乞力馬扎羅山的雪》那個主人公就是落水後被河馬咬傷的。那時他也像我一樣拿著照相機!於是,提醒自己,興奮是可以的,忘情是不可以的。

有人安慰我說,河馬很善良,只吃草,不吃人。瞧那1米有餘的大嘴,還有那長達30公分的鋒利巨齒,不高興時頂你一下,不粉身碎骨也難保全身而退啊!河馬吃不吃人,與傷不傷人,是兩碼事呀!

河馬漂浮在水裡

在我看來,河馬是一群比人無聊許多的動物,4個人湊在一起就摸麻將、打撲克了,它們好幾十隻湊在一起,居然什麼事都不做。任那些鸕鶿把它們的身體當作小島,從「這座島」飛到「那座島」。如此看來,河馬真的挺善良哦。鳥兒不怕的動物十有八九都是善良的。

河馬偏愛群居,不像我這樣喜歡獨行,估計這與它們的婚姻制度有很大的關係。在非洲,河馬有「河中之王」的稱號。能稱王的必定是強者,強者的邏輯等同於霸道,尤其是強中之強者。像「森林之王」獅子就是王者多妻,河馬亦不例外。只有最強悍的雄河馬才有權與一隻又一隻雌河馬交配,以保證族群的優秀。

我無法知曉眼前的河馬群中有多少只雄雌。不論雄雌,河馬的身軀都龐大得令人恐懼。它們2000多公斤的體重,足以與大象一比高下。想想人胖到100公斤就喘不過氣來了,其身體的渺小與意識的自大反差極大。

河馬偏愛群居

河馬皮厚卻怕暴晒,這也是它們整天泡在水裡的重要原因,然而,河馬真被曬到時,自有神奇的防護招數:汗水竟然能在數分鐘內由透明轉為鮮紅色,防晒效果特別好。有人據此發明了「河馬汗防晒霜」。有一位科學家列舉了自己相信神的七大理由,其中一大理由就是河馬會流「血」汗,神愛河馬呢。

古希臘人也愛河馬,用河馬這樣抒情的名字命名這麼醜陋的動物,本身就表明了古希臘人更喜歡從本質上認識事物,就像他們絲毫不會因為蘇格拉底外表醜陋而不敬重他的哲學智慧。古希臘人認為,河馬在水下舉止優雅,身手敏捷,與陸地上奔跑的馬兒很相似。倘若河馬有知,不知是否會反問:「罵我吧?」 畢竟笨拙的模樣,是明擺著的。 

河馬整天泡在水裡

追蹤研究河馬的科學家與古希臘人有共識,他們通過細心觀測發現,河馬確是大智若愚的動物。它們水陸兩棲,晝伏夜行,身手不凡啊!別看它們整天在水裡一動不動,那是在養精蓄銳。等到夕陽西下,夜色闌姍,它們就上岸覓食,疾馳的速度竟然可達每小時48公里,簡直就像解放牌卡車。河馬的吼聲也不遜色於卡車的大喇叭,115分貝,聲震千米之外。河馬的胃口很好,每頓晚餐要吃掉45公斤以上的植物。應該慶幸它們不喜歡食肉,不然,喬貝河方圓百里之內還能千禽紛飛,百獸爭霸嗎?

在波札那,有一個河馬吃素來歷的傳說,頗為有趣,轉述如下:原來河馬是食肉動物,不生活在水裡。由於它粗短的四肢和醜陋的長臉,很不討其它動物的喜歡,河馬對此深感苦惱。有一天,河馬遇到河神,懇求河神讓它生活在水裡,這樣它的的缺點就會被河水遮蓋住。可是,河神一聽就搖頭:「不行,不行,你是肉食動物,你來了,我河裡的魚蝦豈不要遭殃!」河馬為了求得水中生存,迅速向河神表決心,願意從此改吃素,並隨時接受河神的檢查。河神答應了河馬的請求。從此以後,河馬就快樂的生活在水裡了。當我們看到河馬在水中張大嘴巴,那是河馬在向河神表明嘴裡沒有魚蝦;每次大便後河馬總是用它的短尾快速的將糞便打碎,那也是為了接受河神的檢查,糞便里也沒有魚蝦的腥味。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很輕易的就記住了河馬的兩個示威動作:張開大嘴以示兇猛;用糞便為標記以示領域。

只要仔細觀察,我們就會驚奇地發現,河灘上不停吃草的河馬身後必定跟著一群鳥兒,那是因為河馬大量吃草,拉出的屎中有草籽,是鳥兒的糧食。大自然界有自己的運行規則,基本上能做到物盡其用,不浪費。

在喬貝河上,我們遇見了好幾個河馬群,我們的船兒總是小心地繞過它們,不敢驚動這些主兒。這種食草動物暴躁起來,一點不遜色於雄獅,一旦「萬馬奔騰」起來,無異於翻江倒海。而這小遊艇可經不了什麼風浪啊!

喬貝河遠遠超越了我對非洲蠻荒猛惡的想像,這裡原始而清麗的景象,像中國的魏晉南北朝,還是明清的鄉野?

在喬貝河上觀鳥是重頭戲,白頭雕、白鷺、黑鷺、斑紋翠鳥、長尾鸕鶿、鎚頭鳥、埃及鴨…… 

觀鳥是喬貝河上的重頭戲

遊艇在喬貝河上緩緩行進,駕船者以魚鷹一樣的眼睛在搜尋著偌大的水域,不時他會帶給我們驚喜。我們在河岸的樹頂,或者水中央的浮木枯枝上,常能見到張著翅膀的長尾鸕鶿,導遊說它們在曬羽毛呢。當地人將長尾鸕鶿叫做蛇鳥或雨傘鳥,因為它的脖子很長,在潛水捕魚時,扭動的脖子像蛇一樣靈動;雨傘鳥這一綽號來自於它的羽毛不防水,每次捕魚後都要張開雙翅曬羽毛,像我們每次用完雨傘都要晾乾。羽毛不防水的好處是:浮力小,潛水又快又深,方便逮魚。 

長尾鸕鶿

長尾鸕鶿張開翅膀呆立在那裡,看起來很傻很天真,不過,我要說,那是非常迷人的,因為它的黑色羽毛有著金屬般的光澤,在陽光下竟然泛著銀光。它飛翔的時候,長頸和腳均伸直,從河面上掠過,煞是好看。水裡長尾鸕鶿張開翅膀呆立在那裡,看起來很傻很天真,不過,我要說,那是非常迷人的,因為它的黑色羽毛有著金屬般的光澤,在陽光下竟然泛著銀光。它飛翔的時候,長頸和腳均伸直,從河面上掠過,煞是好看。水裡的魚兒望見這樣的鳥影必定魂飛魄散,四處潰逃了。

喬貝河上還有一種鳥比長尾鸕鶿更惹人喜歡,中國水墨畫般的斑紋翠鳥,通身只有黑白兩色,有清雅的詩意。翠鳥有近百個種類,大多身披斑斕的羽毛,因為太美艷竟引來殺身之禍。中國明、清宮廷曾熱衷於擺翠鳥畫屏,一扇畫屏不知要用多少只翠鳥的羽毛才能製成呢。想來生活在非洲的翠鳥還是幸運的,至少沒有被拔毛的恐怖命運。

斑紋翠鳥

在喬貝河上,常見到斑紋翠鳥緊貼水面飛行,發出尖厲的「唧--唧--唧--」的哨聲,這樣的聲音很有侵略性,不像畫眉的啼鳴能惹出少婦的秀閣春怨來。千萬別小看了斑紋翠鳥,雖然它的體型比麻雀大不了多少,可是那尖利的長嘴宛若出鞘的劍,能以閃電式的速度扎入水中捕魚,其江湖名氣絲毫不讓長尾鸕鶿。瞧它頭上幾綹張揚的冠羽,黑臉上一道長長的白色眉紋,英氣逼人吶;渾身黑白線條和斑點,愛憎分明,極像是江湖上獨往獨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客。  

從左至右分別為:白鷺和黑鷺、白頭雕和鎚頭鳥

在青青水草和清脆的鳥聲中穿行,久了,彷彿自己也成了一隻「猩猩」,成了喬貝動物界的一員。同行者只聽見到我手持長焦照相機不斷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響,有人好心地勸我別成了「相奴」,唉,他不知道我的樂趣。我看了,我拍了,我還能再看,再回味。如果這麼愜意的旅程很短暫,說結束就真的結束了,那是很不完美的,不是么?

本文來自Enjoy雅趣「慢旅行」專欄,轉自泛舟喬貝河的視聽享受_Enjoy雅趣

推薦閱讀:

陸地巨獸體型前十位的分別是什麼?
為什麼河馬和鱷魚能在一個池塘不打架?
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TAG:旅行 | 河流 | 河马 | 鸟纲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