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9軍大砍的淵源及一些誤解

這是幾年前與一些古兵器收藏同好進行的關於29軍大砍刀的一些討論,只是始終沒有整理成文,我自己手上都沒有保存了,偶然發現還在,先做個資料留存吧。有用者自取就可。裡面有些內容涉及到資料圖片,那得花時間才能從我自己的機器備份里整理出來。再就是當時因是同好之間交流,不是正經寫論文考據,於是裡邊有的資料就沒有標明出處。這些我就都先不管了……

有不少朋友希望能補充圖片,這樣看起來更清楚。於是從網上找了些暫時先用著,有的可能與文字不太匹配,但大概能砍明白是什麼就是。大家將就著先用著,抱歉抱歉。

---------------------------------------------

發表於 2008-4-11 01:02

胡亂說幾句,得罪,得罪。

關於29砍,就我們目前看見的資料,至少可以分兩大類。

一是元寶格平頭砍;二是類似鐵尺格的尖頭砍。

其中以第二種類似鐵尺格的尖頭砍比較罕見,我有印象的是皇甫江先生手中有一把。目前市場上多為第一種元寶格平頭砍。

補充圖:鐵尺格尖頭砍。圖片來自網路。

大慶兄之前所說的那種類似鐵尺格的尖頭砍,也就是皇甫江先生有的那種,雖然有照片為證是29軍所用,但我手上也有張照片,說明為喜峰口前線的29軍將士,圖中戰壕里的戰士全持元寶格平頭砍,這可說明在喜峰口作戰的29軍所部至少還使用了元寶格平頭砍。且目前看來,銅格的大家意見幾乎一致,可以基本確認為29砍。

補充圖:元寶格大砍。圖片來自網路。

事實上,我認為29砍的制式很可能幾經變異,而且不是自抗戰後開始的,應該是自抗戰前就開始了。

西北軍前身是馮玉祥的部隊,而馮玉祥有一支手槍隊,組建於1916年,據資料:「馮的手槍隊,是從全軍部隊中身材比較魁梧、體格比較強壯、手腳比較敏捷者中選拔出來組成的。它的武器,是以短兵器的手槍為主,每人配備七六二自來得手槍1支、子彈200粒,七九(或六五)騎槍1支、子彈100粒,六五勃郎寧小手槍1柄、子彈50粒和4斤重的大砍刀1把。」

1918年,馮玉祥在湘西夜襲桃源時,100名精壯的手槍隊員,身背大刀,經過一夜冒雨苦戰,攻克桃源。

1923年直奉大戰「廊坊之戰」中,上校參謀馬英圖受前敵總司令張之江之命,率主要由滄州武術健兒組成的敢死隊,持大刀短槍為全軍開路,一舉攻克天津。為此受到馮玉祥的通令嘉獎。

補充圖:馬英圖像。圖片來自網路。

1925年,馮玉祥任西北邊防督辦,其所屬軍隊改稱西北邊防軍,這就是「西北軍」的由來。

1926年9月馮玉祥在五原誓師後,馮系軍隊才正式被稱為西北軍。 馮玉祥的軍隊自第16混成旅時起,歷經國民軍(1924年)、西北邊防軍(1925年)、國民軍聯軍(1926年)、國民革命軍(1927年)等多次名稱變化,1930年中原大戰失敗,殘餘部隊被改編為吉鴻昌部第22軍、孫連仲第26軍和宋哲元29軍等部,人們仍習慣稱之為西北軍。

29軍使用砍刀是先起自馮玉祥手槍隊,後來才逐漸普及到各部。西北軍最早使用的12式刀法,有1925年前後的教材可以為證。1925年6月蘇聯顧問普里馬科夫在北京鹿鍾麟的司令部看見約六百名身著白上衣的士兵在揮舞大刀,一共作了25個劈殺動作,這是西北軍早期軍訓教材《劈刀12法》,練時左右重複一遍,加上收刀勢,正好為25個勢子。

而後來使用的刀法則有《破鋒八刀》,此有29軍人士和一些武術家的口述和回憶錄為證,也沒太大疑問。

但其傳承淵源卻有多種說法,目前我所知道的就有練無極刀的李堯臣,苗刀一脈郭長生和陝西馬鳳圖,這幾家不說刀法不一,使用的刀款也很不一樣,無極刀倒是很像那種類似鐵尺格的尖頭砍。

苗刀則是大長刀,其刀形細長,長度和明斬馬刀極像,應該無法在軍中普及。

在這一時期,西北軍引進武術教官的部隊很多,由於駐地不一所以到軍中傳授的人也不一樣,這也是上面所說關於西北軍刀法有很多種來歷的原因之一。

西北軍的29軍,其所部繁多,同時武術高手還比比皆是,吉鴻昌、佟鱗閣、趙登禹、張自忠等幾位大將都是箇中好手,而29軍與有「劍仙」之稱的督軍武當派李景林淵源頗深,目前知道的就有通過李及張之江的關係,從當時的國術館專門組建了一個刀劍研究所來研究軍中格鬥和刀劍使用技巧,而去過29軍傳授武術的武術家相當多,流派各異,再加吉、佟、趙、張等將領本人也都是高手,趙登禹曾徒手格殺猛虎被稱為打虎將軍,吉鴻昌更有西北軍第一刀之稱。

所以此次刀法教材的改變,還有各部隊引進武術教官的流派不一樣,加上部隊駐地不一,如果導致各部所使用的大刀款式變革,我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不變才比較奇怪。

發生在1933年喜峰口3月9日著名的夜襲戰,是29軍宋哲元部109趙登禹旅的王長海團所為,那戰出戰500名大刀隊,格殺日寇1200餘人,500壯士生還僅20餘人,可以想見此戰之激烈,面對上了30刺如同粗棍子一樣的38大蓋和日本刀,其大刀倖存下來也必然傷痕纍纍崩口無數,而且當時是否打掃戰場收回戰刀也很成問題。若是那20名倖存勇士之一的刀帶回家刻上字……不說了……容我做個夢先,回頭撞見一把……

3月10日,日軍大舉反攻,趙將軍身自搏殺,負傷。

3月11日,趙將軍又一次率部揮刀夜襲對方炮兵陣地,同行的還有佟澤光旅,格殺日軍500多。

喜峰口戰役前後合計殺敵5千多,武術家馬鳳圖長子馬廣達當時為營長,也參與了此次戰鬥,負傷,戰後傷發逝世。另外還有說在這一戰中,趙將軍有兩口價值180塊銀元的戰刀均被砍缺了刃口……話說……這兩把刀不知道上了那裡……我也得做做夢……

說正經的。

其實我要說的,是此戰參戰部隊極多,除29軍各部之外,尚有中央軍三個師,分別為中央軍第2師(師長黃傑)、25師(師長關麟征)和83師(師長劉戡)三個師北上,統由第17軍軍長徐庭瑤指揮;另外還有東北軍王以哲部等,所以喜峰口一戰絕不止29軍一路人馬在打。

到了1937年的蘆溝橋,佟鱗閣為29軍軍長,此戰29軍大刀隊均有出擊。據資料:

「7月7日,盧溝橋戰鬥,8日上午10時稍停。11至12時,日軍兩次向蘆溝橋發炮一百八十餘響,蘆溝橋車站附近被敵佔領。同時敵人又由永定河東岸向西岸進攻。企圖強奪蘆溝橋。橋西金振中營守軍一個排,頑強戰鬥,全排壯烈殉難,宛平城西門城樓某連長見之,怒火滿腔,不待命令,即派兵一排,手持大刀,飛速馳援,一遇日軍,舉刀就劈,殺得鬼子鬼哭狼嚎。當時《北平時報》登載一篇文章說:「佟副軍長善冶軍。二十九軍紀律嚴明,勇於作戰。而於老百姓則秋毫不犯,佟將軍訓練之力也。當七七後,軍士於烈日下守城,每一隊前,置水一桶,用開水以止渴。商民感激欲泣,競獻西瓜,堅卻不受。對老百姓恭而有禮,殺敵則勇猛無倫,堪稱模範軍人。」

7月12日,《世界日報》以《日賊侵犯宛蘆,被我軍擊退;廿九軍之大刀隊大殺日賊》為標題,報道二十九軍戰果如下:  

(一)11日,日軍二百多名,進攻大王廟,被宋部大刀隊迎頭痛擊,血肉相搏,此隊日軍被砍斷頭顱者三分之一,人心大快。  

(二)日軍新廾到之援軍,昨日圖攻南苑(在北平南六公里,為中國空軍根據地)。二十九軍大刀隊急向日軍衝鋒,相與肉搏,白刃下處,日軍頭顱即落,遂獲大勝,日軍向丰台退卻。

(三)日軍前鋒,昨擬沿鐵路橋攻過永定河。華軍對河隱伏,不發一槍,迨日軍行近,大刀隊突起,揮刀大殺,日軍頭顱隨刀而下。後路日軍大亂,紛紛潰退,華軍即用機關槍掃,日軍傷亡無數,兩軍肉搏,歷二小時之久。」

從以上資料可以知道,西北軍全軍各部都有使用大刀,而其使用大刀的歷史,則自沿革自1916年起到1937年全面爆發抗戰為止,已經有20餘年之多,前面有刀友說29軍照片中還有刀款近晚清的,那很可能是西北軍在馮玉祥時期使用的刀,到西北軍被歸入國軍編製爆發全面抗戰後,應該至少有部分要使用國軍制式砍,所以所謂的29砍,我認為應該是西北軍砍刀,具體29軍使用的是什麼款式,還有待更進一步考證。不過,我個人傾向於是元寶格大砍,雖然戰場實證照片很少,但那些慰問29軍的婦女們手持大刀的這一證據,應該有足夠的權威性。

補充圖:這張照片清晰標示了喜峰口戰役中29軍所部使用的一種大砍形制。還有另一種形制則是第一、二兩張照片里的鐵尺格尖頭砍,那也是喜峰口戰役的照片。因此當時至少有兩種形制的29軍大砍。圖片來自網路。

補充圖:國軍其他制式大砍刀。圖片來自網路。

最後,我想說的是,西北軍在長長21年里編製及歸屬不一的變化,還有教材以及傳授刀法的教官流派不一,加上時代的變化,大砍款式有變化一點不奇怪,只要是29軍用的,就是29砍,擴大一點說,凡是西北軍大砍,也可以籠統地叫29砍,因為西北軍及29軍的編製變化太多,其部隊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分得很清楚是不可能的,等於是手足相連的關係,29是西北軍的代表,也是我們抗日英雄的代表之一,把西北軍大砍都叫29大砍也不為過,這個我想應該不會有太大反對意見吧。

羅嗦,羅嗦,告退。


推薦閱讀:

史上最偉大的五個母親,你最佩服哪一個?
《中派主義與第四國際》
誰能仿照《99%的中國人都不知道的32個歷史真相》寫一篇靠譜點的?
屠戮東京:二戰時被遺忘的東京大轟炸

TAG:武器 | 军事 | 历史 |